:::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承傳與創新--高陽清代歷史小說與中國小說敘事傳統
書刊名:藝見學刊
作者:陳薏如
作者(外文):Chen, Yi-ju
出版日期:2016
卷期:11
頁次:頁39-50
主題關鍵詞:高陽歷史小說中國小說敘事傳統Gao YangHistorical novelNarrative tradition of Chinese nove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12
高陽的歷史小說與傳統的世情小說、筆記小說、時事小說及掌故野聞類歷史小說有著承傳的關係,包括世態人情的描寫、較不注重因果律、在小說中插入非事件、珠花式結構的運用及以野史筆記入小說等。這種創作方式雖然導致小說較缺乏統整感,卻因此創造出更寬廣、更逼近常俗的歷史小說閱讀趣味。
Gao Yang's historical novel has inherited relation with traditional secular novel, literary sketches, current event novel, and anecdotes historical novel, including description of realities and human feelings, paying less attention to causality, and plotting non-event, fancy bead structure and unofficial history into the novel. Although this kind of novel writing method leads to lack of sense of integration, it creates a wider and more common fun in reading historical novel.
期刊論文
1.康來新(19980200)。謎事--清史疑案與高陽紅學小說。歷史月刊,121,94-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陽(1986)。談歷史劇的製作應兼顧歷史軌跡與戲劇法則。今日生活,233,2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大春(20080800)。我所繼承的中國小說傳統。印刻文學生活誌,4(12)=60,46-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商偉(1999)。晚明的小說、日用類書與印刷文化。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1999/07/16-17)。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鄭穎(2006)。野翰林--高陽研究。台北:印刻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葉秋(2003)。歷代筆記概述。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平原(1997)。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Plaks, Andrew H.(1996)。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陽(1993)。水龍吟。臺北:聯合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陽(1993)。恩怨江湖。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陽(1993)。曹雪芹別傳。臺北:聯合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陽(1995)。清朝的皇帝。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陽(1996)。玉座珠簾。臺北:皇冠文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高陽(1996)。清宮外史。臺北:皇冠文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高陽(1997)。小白菜。臺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高陽(1997)。慈禧前傳。臺北:皇冠文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竹坡(1981)。第一奇書--竹坡本金瓶梅。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子平(1996)。中國近現代通俗歷史小說史略。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平原(1990)。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金健人(1988)。小說結構美學。木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也行(19920612)。高陽小說中的天地,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尹章義(19920608)。說故事的人,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佩芬(19920608)。尊敬與遺憾,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清嫣(19920529)。作品型態複雜的小說家--龔鵬程談高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德威(1986)。「說話」與中國白話小說敘事模式的關係。從劉鶚到王禎和 : 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浦安迪(1977)。談中國長篇小說的結構問題。中國古典文學比較研究。台北:黎明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江少川(1997)。高陽和他的歷史小說。解讀八面人生--評高陽歷史小說。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米琳娜(1991)。晚清小說情節結構的類型研究。從傳統到現代--19至20世紀轉折時期的中國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冷時峻(1994)。前言。孽海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椒青(1989)。[清代軼聞]序。清代軼聞。中華書局: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陽(1956)。茶味何如鄉味深。筆與槍。臺北:遠東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康來新(1993)。新世界的舊傳統--高陽紅學初探。高陽小說研究。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大春(1995)。以小說造史--論高陽小說重塑歷史之企圖。文學不安--張大春的小說意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大春(1995)。江水江花豈終極--論高陽歷史小說的敘述密旨。文學不安--張大春的小說意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照(1993)。歷史小說與歷史民族誌--高陽作品中的傳承與創新。高陽小說研究。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