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彭真和北京市的「大躍進」運動:工農生產及城市建設(1958~1960)
書刊名:中國大陸研究
作者:鍾延麟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ung, Yen-lin
出版日期:2017
卷期:60:3
頁次:頁93-119
主題關鍵詞:彭真北京市大躍進十大工程Peng ZhenBeijing municipalityGreat Leap ForwardTen Grand Building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
  • 點閱點閱:4
中共「大躍進」運動造成的危害已眾所周知。「文革」前跨足中央和地方工作的彭真,如何投入此一運動的問題,現有相關文獻較少聚焦在他擔任中共首都領導人的角色和活動,亦即其如何領導和管理北京市的「大躍進」運動,以及造成的政策影響。本文指出:在京畿農業和工業「大躍進」上,彭真親自開會鼓吹農業高產指標,動員投入大煉鋼鐵行列,並藉機發展當地的有關產業。在城市建設上,彭真戮力準時完成中央交付的首都「十大工程」任務,既為國慶十周年獻禮,也為「大躍進」宣傳和助陣。無可否認地,彭真在運動期間亦有成效不彰、可資爭議的市政規劃和舉措。彭真在北京市推行運動不遺餘力,致使中共的首善之區也出現了欲速不達的弊病和缺糧饑饉的危機。彭真晚年回顧相關歷史時,因為「十大工程」的正面聲譽和影響,特別重視記述其自身對之的指導。
Befor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erupted, Peng Zhen w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entral leader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a top officia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 national capital. This article examines Peng Zhen's roles, policies and consequences during the Great Leap Forward (GLF) in the Beijing Municipality.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like other local Party bureaucrats, Peng encouraged and set up the unrealistic grain production quotas and mobilized the local cadres to implement the steelmaking campaign in Beijing City. At the same time, he also considered the GLF to be a rare opportunity to facilitate loc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lbeit succeeding in completing the "Ten Grand Buildings" at all costs to demonstrate the great achievements and spirit of the GLF, he carried out some controversial local building projects during the campaign. Consequently, Peng could not shirk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dverse effects brought by the devastating campaign in Beijing.
期刊論文
1.鍾延麟(20141100)。周恩來與彭真關係之研究(1928~1976)。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42,261-3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hung, Yen-Lin(2015)。The Unknown Standard-Bearer of the Three Red Banners: Peng Zhen's Roles in the Great Leap Forward。The China Journal,74,129-143。  new window
3.鍾延麟(20150900)。「文革」前彭真對中共首都的管理:政治方針、領導方式和幹部政策。中國大陸研究,58(3),123-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民三(2010)。1959-1960年貴州糧政日記。炎黃春秋,2010(8),44-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新華通訊社(1959)。對在北京種試驗田缺乏信心,十個省的勞模返回本省(1959年1月22日)。內部參考,2691,8-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新華通訊社(1958)。北京市糧食、副食品供應緊張,飯館、旅店擁擠(1958年11月22日)。內部參考,2640,35-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新華通訊社(1959)。當前全國鋼鐵生產為什麼沒有完成計劃?(1959年2月21日)。內部參考,2713,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新華通訊社(1959)。政治掛帥、計劃分配、安排生產:北京市委三管齊下扭轉市場供應緊張局面(1959年1月30日)。內部參考,2698,1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鍾延麟(20160600)。彭真在「文革」前中共對外關係中的角色和活動(1949~1966)。中國大陸研究,59(2),67-1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新華通訊社(1959)。與工業建設的同時,相應興建水源工程,北京、遼寧二地積極扭轉供水緊張的局面(1959年3月5日)。內部參考,272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共北京市委劉仁傳編寫組(2000)。劉仁傳。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海文、王燕玲(2002)。世紀對話--憶新中國法制奠基人彭真。北京:群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Potter, Pitman B.(2003)。From Leninist Discipline to Socialist Legalism: Peng Zhen on Law and Political Authority in the PRC。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原北京市委毛澤東思想紅旗兵團(1967)。舊北京市委彭真反革命修正主義集團罪惡活動大事記(1949-1966)。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凡(2003)。憶征程。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1998)。社會主義時期中共北京黨史紀事。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彭真傳》編寫組(2012)。彭真年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銳(1999)。「大躍進」親歷記。海口:南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邱會作(2011)。邱會作回憶錄。香港:新世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1997)。社會主義時期中共北京黨史紀事。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2011)。中國共產黨北京歷史。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彭真傳》編寫組(2012)。彭真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彭真傳》編寫組(2012)。彭真年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滿運來(2002)。北京日報社大事紀要(1949-2002)。北京:北京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葉子龍(2000)。葉子龍回憶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鄭天翔(1989)。回憶北京十七年。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趙鵬飛(2006)。雪泥鴻爪話當年。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劉涌(2007)。我的文革歲月,http://www.mps.gov.cn/nl6/nl327/n4834/nl452620/1472880.html。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馬句(2003)。彭真和北京城市建設。彭真市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共北京市委(2003)。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北京市工業發展問題向中央的報告(1958年5月3日)。北京市重要文獻選編(1958年)。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共北京市委工業工委研究室(2002)。彭真與北京工業。彭真在北京。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申予榮(2002)。彭真與北京城市建設規劃的制定。彭真在北京。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大明(2014)。紀念我終生難忘的老領導鄭天翔同志。鄭天翔紀念文集。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首鋼總公司黨委組織部黨史辦公室(2002)。彭真關心首鋼二三事。彭真在北京。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孟志元(2013)。志元記述。並不遙遠的記憶。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永源(2003)。新中國成立初北京城牆存廢之爭。彭真市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其錕、儲傳亨(2014)。風範永存。鄭天翔紀念文集。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宏量、王朝雨(2002)。跟隨劉仁同志到農村蹲點。永遠難忘劉仁同志。北京:群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馬句(2014)。懷念敬愛的老領導鄭天翔同志。鄭天翔紀念文集。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彭真(2004)。在郊區五級幹部會議上的講話(1959年3月16日)。北京市重要文獻選編(1959年)。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彭真(2003)。在農業躍進誓師大會上的講話(1958年8月17日)。北京市重要文獻選編(1958年)。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彭真(1992)。站在革命和建設的最前線(1958年11月25日)。站在革命和建設的最前線:彭真同志關於北京工作的言論選編。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道一(2013)。我在北京親歷的一些歷史事件與反思。風雨征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彭靜雲(2003)。彭真:北京現代工業的奠基人。彭真市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鄭天翔(2002)。被顚倒的事實終被顚倒過來。永遠難忘劉仁同志。北京:群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仁(2004)。在市委工業交通系統五級幹部會議上的講話提綱(1960年5月5日)。北京市重要文獻選編(1960年)。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