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傳奇文”溯源看魯迅、陳寅恪的“小說”觀念
書刊名:嶺南學報
作者:張麗華
作者(外文):Zhang, Lihua
出版日期:2017
卷期:復刊8
頁次:頁159-182
主題關鍵詞:中國小說史略志怪傳奇胡應麟韓愈與唐代小說元白詩箋證稿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
  • 點閱點閱:41
期刊論文
1.陳寅恪(19300500)。敦煌本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演義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1),6-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u, Laura Hua(1995)。From Xiaoshuo to fiction: Hu Yinglin's Genre Study of Xiaoshuo。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55(2),339-371。  new window
3.孫遜、潘建國(1999)。唐傳奇文體考辨。文學遺產,1999(6),34-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知堂(1936)。關於魯迅。宇宙風,1936(29),2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Doran, Robert(2007)。Literary History and the Sublime in Erich Auerbach's 'Mimesis'。New Literary History,38(2),353-369。  new window
6.Tsche, Yinkoh(1936)。Han Yü and T'ang Novel。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1(1),39-43。  new window
7.陸揚(2015)。陳寅恪的文史之學--從1932年清華大學國文入學考試試題談起。文史哲,20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孔慶東、張彥(2011)。論魯迅、陳寅恪對唐傳奇的考評。學術界,20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克敵(1998)。誦經說法與小說家言--試論陳寅恪關於佛教與中國古代小說演變關係的研究。中國文學研究,199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克敵(2015)。魯迅的魏晉文學研究及與劉師培、陳寅恪相關研究之比較。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浦江清(1944)。論小說。當代評論,4(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雲眉(1955)。讀陳寅恪先生論韓愈。文史哲,195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運熙(1957)。試論唐傳奇與古文運動的關係。文學遺產,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任美鍔(1931)。讀〈唐人小說〉。中國新書月報社,1(6/7),27-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汪辟疆、章璠(1931)。唐人小說在文學上之地位。讀書雜誌,1(3),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董乃斌(1990)。從史的政事紀要式到小說的生活細節化--論唐傳奇與小說文體的獨立。文學評論,199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關詩珮(2007)。唐"始有意為小說":從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看現代小說(fiction)觀念。魯迅研究月刊,200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金仿、李軍均(2003)。唐人"始有意為小說"的現象還原--從胡應麟的"實錄"理念出發。鄂州大學學報,200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寅恪(1930)。三國志曹冲華佗傳與佛教故事。清華學報,6(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雲(2014)。北大藏魯迅〈中國小說史大略〉鉛印本講義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珏(20071200)。中唐傳奇文「辨體」--從「陳寅恪命題」出發。漢學研究,25(2)=51,75-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范煙橋(1927)。中國小說史。蘇州:秋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箴一(1939)。中國小說史。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寅恪(2001)。寒柳堂集。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Watt, Ian P.(1957)。The Rise of the Novel: Studies in Defoe, Richardson and Fielding。Berkeley,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5.譚正璧(1935)。中國小說發達史。上海:光明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程千帆(1980)。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寅恪(2001)。講義及雜稿。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錢鍾書(2007)。錢鍾書集•談藝錄。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小南一郎、童嶺、伊藤令子(2015)。唐代傳奇小說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振鐸(1932)。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北京:北平樸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胡應麟(2001)。少室山房筆叢。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寅恪(2001)。元白詩箋證稿。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寅恪(2001)。論韓愈。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寅恪(2001)。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瑶(1982)。小說與方術。中古文學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福堂(1983)。〈中國小說史略〉的版本演變。魯迅著作版本叢談。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麗華(2011)。[現代中國"短篇小說"的興起--以文類形構為視角]導論。現代中國"短篇小說"的興起--以文類形構為視角。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寅恪(2001)。支湣度學說考。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魯迅(2005)。〈中國小說史略〉題記。中國小說史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魯迅(2005)。〈中國小說史略〉日本譯本序。中國小說史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魯迅(2005)。唐之傳奇文。中國小說史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魯迅(1979)。小說史大略。中國現代文藝資料叢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魯迅(2005)。六朝小說和唐代傳奇文有怎樣的區別?--答文學社問。且介亭雜文二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北京魯迅博物館魯迅研究室、魯迅(1986)。中國小說史大略。鲁迅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寅恪、程會昌(2001)。韓愈與唐代小說。講義及雜稿。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蔡鴻生(2000)。從小說發現歷史--〈讀鶯鶯傳〉的眼界和思路。中華文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