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五代志怪傳奇之記異題材研究
作者:黃東陽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ung-yang Huang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王國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傳奇志怪五代唐代傳說佛教小說道教小說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1
  在刻意鍛鍊的哲學理論以及致力文辭的詩文創作之外,唐五代文人亦好纂寫奇事異聞,其撰寫目的若摒除具宣教使命的宗教應驗不計,作品較多以近於隨興輕佻的態度面對,無庸端正意念去細繹、推敲其中是否存有與聖道相違的異說,使得這些故事所載錄的人物心理、場景鋪陳頗貼近當時民間社會,讓妖魅精怪與神仙人鬼皆能置身在相同的時空�堙A至於文人更可利用記述日常所不能遭遇的異常經驗,讓精神活動得到暫時的滿足與疏離,取得紓解情感的文學管道。正因著記述者(文人)在小說創作�娷\脫了宗經文論的傳統束縛,甚至特別興味小說所可承負的變異情節,讓被記述者的觀感(含括一般民眾的所有人物)能被接近完整的記述下來,即便是前朝故實的傳寫,亦再次地被賦予記錄者自身的思維,而富含時代的色彩。因此本論文已就志怪、傳奇所援用記異的題材予以析論,體現出相去於端坐廟堂思辯甚遠的社會意識:是含括著真實與異想世界的整體面貌,表呈著萬物變化的運作法式與信仰體系,亦標誌出在小說演變長河�堜痁郁t更深刻的發展意義。以下便簡說本論文所演繹的論述重點,作為結論。
第一節 呈現社會的意識
  在充斥神鬼妖魅不稽的載聞�堙A傳遞著當時社會意識所體認萬物流變的理則,使得看似僅侷限於個別的獨立經驗,卻能體現著共通的集體意識。就其運作的主要脈絡而言,是承續起傳統信仰�堣H格天的概念,將人事發展及萬物變遷都統攝在上天意志的執行�堙A構成以天意(道)為運行主軸的世界觀:
一、 就人事來說,乃是將天道運行演繹更趨苛細,進而延展至個人命運,令原本僅止於命定、預示君國大事的興替衰亡,也應用在尋常人一生的遭遇上,而這正是唐五代時最為盛行的定命觀,務使所有與人攸關的一切事物,皆囊括在意志天設定的範圍內。既然人生已被預設,便可倚重人神的仲介由宗教形式(若卜筮、作法、面相、入夢)探測天意,使得預見天命成為當時傳說的要題,投射在當時袁天綱、李淳風等具神祕色彩的箭垛式人物上。命定人生雖然看似消極,卻提供在人世多舛�塈壯蚚纗S者一種非人為因素的解釋,讓失意者不因失敗而否定自我,間接地產生撫慰人心的正面力量。這亦是唐人潛意識�媢麊懋|以及人生的觀感。
二、 至於對萬物流傳的設想,仍未脫陰陽五行的氣化宇宙論、物理觀。唐五代承繼起漢時已被劃規成天人交感的氣化機制,亦將氣的異變作為妖怪精魅出現的主要理據;此外尚考量時間亦能促使萬物變異的特質,讓氣的變異與時間的催化,成為促使器物甚至動植物得到人格意識的主要力量來源。換言之,若能結合個人意志與物件本體,便可化身精魅。而這思考進路,是與生人結合魂魄、身軀的概念有所對應與契合,故當精魅或魂魄所寄居的原形物件、軀體消滅及受傷害時,精魅便可剪除,亡魂則會受苦,惟將陰陽賦與褒貶的意涵,判定精魅的陰氣必會傷害稟陽氣的生人。代表個人主要意識的魂亦是由氣所組成,當人死後魂便離身成為鬼或神,與人因睡夢致使暫時離開軀體的生魂性質相同,由此人可在夢�婸P神鬼交通,甚至得到他們所給予的未來啟示。以單純的氣化物理觀,來看待、解釋所有超現實的現象與人格,成為當時的普遍觀感。
三、 這些對現實世界的預想也延伸至人死後的歸所。唐五代小說少見前往天界(天堂)的描述,畢竟道教天堂本是不死神仙的居所,而佛教極樂世界則為超脫輪迴者所專設,與一般群眾保持相當的距離。在依循原始信仰的質樸想像下,靈魂僅能在埋葬屍骨的墓穴�堜腔禰肏e的活動,唯在地下又另外建立起仿傚陽世生活的陰間規模,作為陰魂共同的活動區域,至於未得安葬的靈魂便淹留在屍體處未能離去,為遇鬼事件提供了墓地、殯宮外的另一場地,如此便可將神鬼與生人置諸相同的活動空間;由於釋教小說皆務將靈魂帶往地獄審判,以顯宗教的威信,而產生人死後陰魂必須前往陰府結算生前善惡、甚至繼續在具有與世隔絕的他界生活,若如此便阻斷了魂與身體在人死後的依存關係,而與前說有所扞格成為歧出。
在天意預設的機制與規律下,讓具人格意志個體的活動,以及萬物流轉的變化皆必須依循而不能踰越,雖劃定出想像不可超出的界線,卻也建立起神仙鬼魅合理地在故事�婸P生人接觸的基礎,沈潛在當時人們的意識�堙C
第二節 刻劃宗教的體貌
  宗教雖欲提供宣慰人心的淨土,卻在鞏固己身宗教利益的企圖下排擠著其他信仰,於是佛道兩教亦在入唐後爭競愈顯激烈,就史籍所錄,兩派多就教義展開攻防,用以辨分信守宗教的合理與優越,進而求取政治力量對宣教活動的支持。這些義理上的往來申辯,除了不適用於小說既定的敘事體例外,亦與此類宗教性小說所擁有的任務不同,畢竟前者面對的乃是嫻熟於教義的飽學文士,後者則是貼近於民間的一般群眾,就此時期的佛道小說而言,是體現著當時社會信仰的真實風貌。入唐後的佛道小說,亦不例外地承繼起六朝規模與敘事:
一、 以應驗作為主軸的佛教故事,除了多青睞代表應驗原理的報應聞錄外,六朝廣傳的救苦觀音信仰以及唐代新興《金剛經》的持驗靈驗,皆是當時最為興盛的佛教主題。這些故事皆突顯著現世的持奉利益,引導著觀音信仰繼續維持原有的救苦職志,進而統攝密教及淨土觀音的能力,擴展觀音的慈悲形像與救贖大能,俾使強化持念聖名必得解救的必然性;至於《金剛經》也仿傚著人們所熟習的觀音應驗模式,另行擇選佛教聖賢來運作《金剛經》大能,甚至直接賦予經書人格特質,救濟眾生,讓原本以「自力救贖」作為原理的《金剛經》,竟採取觀音「他力救贖」的途徑。而這環結信守方便與利益廣大的絕對關係,成為佛教應驗小說最為突出的敘事特色。
二、 道教小說雖接續起六朝仙傳、仙遇的編纂職志,復就母題而言,除仙傳少有變化外,仙境遊歷則更易了不能回歸的母題,傳揚著修仙可成的印象;思想方面則已融入忠孝節義等國家意識,告知道教教義趨向入世的事實。而道教徒在見識了佛教應驗的流行現實與傳教力量後,也以自造道教應驗記作為回應。在這些作品�堮i開佛道兩教的法力對抗,以道勝佛敗的既定形式,來貶低甚而否定信奉佛教的價值,成為道教小說新生的類型。
三、 此外尚有鑑於社會對良善的追求而抽繹儒釋道�堿菄顒熒妝嚏A以善惡(不具有特定宗教意識的通俗道德觀)有報作為基礎,又摻入了道教積善成仙、佛教輪迴報應而形成微具宗教規模的勸善理論。勸善思想雖未積極地排擠佛道兩教,卻亦強調著善惡報應的獨立與超然,勉人行善換取福報,雖悖於當時盛行的「定命」思想而未能廣傳,卻是宋代以後勸善書大盛的先聲。
另外,小說�堣]反映出這些立論各異的宗教信仰在宣教的企圖下,是以尋求民眾的認同作為要務,對於群眾深信不疑或與教義相違的民間信仰(若法術科儀、鬼魅邪神作崇等),未見就教義來駁斥其合理性,反倒藉由降伏靈怪或表現神異來證明己身信仰的優越與實用性,兼容了民間淫祠的傳統信仰。由此更可突顯這些宗教小說所具備的宣教使命,也說明了可在這些作品�塈銧M到具體、完整的信仰實況。
第三節 體驗小說的發展
  唐五代小說本取意於六朝志怪,張皇著殊方異物與神鬼精魅的傳聞,讓「變異」情節成為小說�堛漸D要命題。當作者的命意不再止於異變的載記與宗教的應驗,更偏向著體察人事上尤其情感的特異時,竟讓記異題材不再是演繹的主題,退為映襯主題的附庸,而這取意的不同,已提點言情、歷史小說對記異題材的援用方式,建立起後世小說大盛的基礎:
一、提供演論的題材
  六朝志怪多止於純粹記事的撰寫,入唐後敘事已趨向細密,增益對話。手法雖不同於六朝,然而記異的目的則未更改。這些作品反映著人們對於智識不能理解的現象及事物的深厚興趣,傳繼著志怪初肇時的原來精神。唐五代時既使志怪已有偏好文采的趨向,但僅以傳述異聞來滿足人們的單純興味也未曾更易,而這演繹「記異」的手法與好異的精神,不僅是後來若洪邁《夷堅志》、張潮《虞初新志》等直接仿效的文言典範外,亦指點後來宋話本及神魔小說在演述故事時的創作迷津。
二、作為命題的映襯
  部份創作者以觀察人事的特異作為命題,多採傳記(尤其人物別傳)的體例撰寫作品,卻仍對記異的情節多有援引。亦即異變已不再是故事的主體,卻又具有烘托、深化主題的積極作用。譬如沈既濟〈任氏〉一文載狐妖故事,意旨卻落於人情的諷喻,又〈枕中記〉一篇為神仙點化,實寄寓人生若夢的慨歎,至若〈補江總白猿傳〉、〈周秦行紀〉用虛幻之筆求得誹謗的果效,顯然和記怪述異的創作心態大相逕庭。
  因此志異雖涉不稽,卻在唐五代小說作手的重新演繹、運作下,已建立起多樣的小說式樣,指引著後世有心從事小說創作者的依循方向。或借用奇幻之筆以寄孤憤,或僅將靈怪當作點綴以事創作,皆是小說作手習用的技倆。至若提供文人詩文撰寫的素材,馳騁想像的場域,更是小說創作外,發揮著難以數計的文學影響。
引用書目

凡例
一、書目範圍僅止於正文引用,其他若索引、目錄之屬雖有參考,皆不收錄。
二、共分古籍、專著及單篇論文三部份:
�Q古籍含括今人輯錄、點校成果,依經史子集為次;
�R至於專著則兼收學位論文,依研究主題略分宗教習俗、小說專題及思想學術三類,門類下以性質近者相從;
�S單篇論文以發表先後為序。
古籍
周易集解纂疏清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中華2004年
周禮正義清阮元校刊藝文1996年
春秋左傳正義清阮元校刊藝文1996年
緯書集成安居香山中村璋八 輯河北人民1994年
說文解字漢許慎著徐鉉校香港中華1998年

史記會注考證漢司馬遷 撰瀧川資言校注天工1989年
漢書漢班固撰鼎文1999年
魏書北齊魏收撰廣文1995年
南齊書梁蕭子顯撰鼎文1999年
北齊書唐李百藥撰鼎文1999年
北史唐李延壽撰鼎文1999年
隋書唐魏徵等撰鼎文1997年
舊唐書後晉劉昫撰廣文1995年
新唐書宋歐陽脩撰廣文1995年
南唐書宋陸游撰中華1936年
水經注魏酈道元注世界1983年
唐律疏議箋解劉文俊校釋中華1996年

老子道德經魏王弼注文史哲1997年
墨子閒詁春秋墨翟撰清孫詒讓注中華2001年
莊子纂箋戰國莊周撰錢穆箋注東大圖書1993年
呂氏春秋校釋秦呂不韋編陳奇猷點校學林1995年
新序校釋漢劉 向撰      石光瑛校釋、陳新整理中華2001年
淮南子校釋漢劉 安撰張雙棣點校北京大學1997年
淮南鴻烈解漢劉安撰藝文1968年
潛夫論箋校正漢王 符著彭鐸等點校中華1997年
論衡校釋漢王充撰黃暉點校中華1996年
顏氏家訓集解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點校中華2002年
風俗通義漢應卲撰王利器注漢京文化事業1983年
雞肋編宋莊綽著蕭魯陽點校中華1997年
少室山房筆叢明胡應麟撰上海2001年
日知錄清顧炎武撰徐文珊點校明倫1979年

妙法蓮華經姚秦鳩摩羅什譯上海古籍1994年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姚秦鳩摩羅什譯上海古籍1994年
佛說觀無量壽經劉宋畺良耶舍譯上海古籍1994年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上海古籍1994年
請觀世音經佚名新文豐1983年
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唐釋道宣撰新文豐1983年
續高僧傳唐釋道宣編上海古籍1994年
宋高僧傳宋釋贊寧撰范祥雍點校中華1996年
景德傳燈錄宋道原上海古籍1994年
佛祖統紀宋求那跋陀羅譯上海古籍1994年
法苑珠林校注唐釋道世編    周叔迦、蘇晉仁校注中華2003年
敦煌變文校注黃征、張涌泉點校中華1997年

抱朴子內篇校釋晉葛洪撰王明點校中華1996年
養性延命錄梁陶弘景撰上海古籍1989年
真誥梁陶弘景撰上海古籍1989年
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梁陶弘景撰新文豐1983年
上清黃庭內景經唐務成子撰中華2003年
雲笈七籤宋張君房編李永晟點校中華2003年
列仙傳校箋漢劉 向撰王叔岷點校中研院文哲所1995年
神仙傳晉葛洪撰自由1989年
洞仙傳        (道教研究資料第一輯)六朝見素子撰嚴一萍輯校藝文1974年
墉城集仙錄五代杜光庭撰莊嚴1995年
仙傳拾遺       (道教研究資料第一輯)五代杜光庭撰嚴一萍輯校藝文1974年
續仙傳南唐沈汾自由1989年
廣黃帝本行記唐王瓘撰新文豐1983年

山海經校注袁珂校注里仁1995年
拾遺記晉王 嘉撰齊治平校注中華1981年
搜神記晉干 寶撰汪紹楹校注里仁1999年
博物志校證晉張華撰范寧點校明文1981年
觀世音應驗記三種譯注董志翹譯注江蘇古籍2002年
冥報記唐唐臨撰 方詩銘輯校中華1992年
冥報拾遺唐郎餘令撰方詩銘輯校中華1992年
金剛般若經集驗記唐孟獻忠編新文豐1983年
廣異記唐戴 孚著方詩銘輯校中華1992年
朝野僉載唐張 鷟撰趙守儼點校中華1997年
大唐新語唐劉肅撰     許德楠、李鼎霞點校中華1997年
杜陽雜編唐蘇鶚撰藝文1965年
三水小牘唐皇甫枚撰藝文1968年
玄怪錄唐牛僧孺撰程毅中點校文史哲1989年
續玄怪錄唐李復言撰程毅中點校文史哲1989年
宣室志唐張讀撰藝文1965年
酉陽雜俎唐段成式撰方南生點校漢京文化事業1983年
嶺表錄異唐劉恂撰魯迅輯校人民文學1999年
錄異記前蜀杜光庭撰中文1980年
燈下閒談五代佚名國家圖書館藏傳錄藝風堂藏江鄭堂鈔本
醉翁談錄南宋羅燁撰古典文學1957年
歷代小史明李栻編江蘇廣陵古籍1989年
顧氏文房小說明顧元慶輯刊新興1960年
古小說鉤沈魯迅輯校人民1999年
述異記梁任昉撰、明陳榮輯新興1959年
唐宋傳奇集魯迅輯校人民文學1999年

藝文類聚唐歐陽詢編上海古籍1999年
太平廣記宋李昉等編汪紹楹點校中華2003年
全唐文清董誥等編中華1983年

專著
一、宗教風俗
隋唐佛教史稿湯用彤撰木鐸1988年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湯用彤撰臺灣商務1998年
隋唐佛教文化(日)礪波護著韓昇、劉建英譯上海古籍2004年
密宗概論張曼濤編大乘文化1979年
佛教概論周紹賢撰臺灣商務1995年
原始佛教思想論(日)木村泰賢著、歐陽瀚存譯商務1999年
淨土概論釋慧嚴撰東大圖書1998年
金剛經哲學的通俗詮釋吳汝鈞撰臺灣商務1997年
漢唐佛教思想論集任繼愈撰人民1994年
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呂澂撰濟魯1996年
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孫昌武撰高等教育1996年
文壇佛影孫昌武撰中華2001年
中國民間目連文化劉禎撰巴蜀1997年
敦煌壁畫佛像圖研究陳國寧撰嘉新水泥1973年
藏密觀音造像李翎撰宗教文化2003年
兩晉佛教居士研究紀志昌撰國立臺灣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2004年

中國道教史任繼愈撰上海人民1990年
淨明道研究黃小石撰巴蜀1999年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湯一介撰三民1988年
魏晉神仙道教──抱朴子內篇研究胡孚琛撰臺灣商務1995年
不死的探求──抱朴子李豐楙撰時報文化事業1998年
讖緯與道教蕭登福撰文津2000年
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蕭登福撰文津2001年
道教與民俗蕭登福撰文津2002年
道教與唐代文學孫昌武撰人民文學2001年
誤入與謫降──   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李豐楙撰學生1996年

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蕭登福撰學生1989年
道教與密宗蕭登福撰新文豐1993年
道佛十王地獄說蕭登福撰新文豐1996年
佛教與儒道的衝突與融合 ──以漢魏兩晉時期為中心彭自強撰巴蜀2000年
道家道教與中土佛教初期經義發展蕭登福撰上海古籍2003年
西王母信仰研究魏光霞撰淡江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1994年
西王母神話仙話演變之研究黃才容撰國立臺灣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2001年

古神話選釋袁珂撰人民文學1996年
中國的神話與傳說王孝廉撰聯經1994年
中國民間信仰烏丙安撰上海人民1995年
驪龍之珠的誘惑 ──民間敘事寶物主題探索程薔撰學苑2003年
中國狐文化李劍國撰人民文學2002年
追尋一己之福 ── 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蒲慕州撰允晨文化1995年
墓葬與生死 ──  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蒲慕州撰聯經1993年
夢的迷信與夢的探索劉文英撰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

勸善成仙 ──道教生命論理李剛撰四川人民1994年
中國善書與宗教鄭志明撰學生1993年
民間勸善書袁嘯波撰上海古籍1995年
宋代勸善書研究林禎祥撰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二、小說專題
中國小說史略魯迅撰里仁1994年
中國小說史李悔吾撰洪葉文化1995年
話本小說概論胡士瑩撰丹青1983年
唐前志怪小說史李劍國撰天津教育2005年
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王國良撰文史哲1984年
六朝志怪小說考論王國良撰文史哲1988年
六朝志怪小說他界觀研究謝明勳撰中國文化大學 中研所博士論文1981年
六朝志怪小說故事考論謝明勳撰里仁1999年
六朝小說本事考索謝明勳撰里仁2003年
唐代小說史程毅中撰人民文學2003年
唐人小說李宗為撰中華2003年
唐代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康韻梅撰里仁2005年
宋元小說研究程毅中撰江蘇古籍1998年

佛教與中古小說夏廣興撰佛光山2001年
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李豐楙撰學生1986年
許遜與薩守堅 ──鄧志謨道教小說研究李豐楙撰學生1997年
古典小說與民間文學謝明勳撰大安2004年
唐人小說與政治卞孝萱撰鷺江2003年
唐代非寫實小說之類型研究李鵬飛撰北京大學2004年

顏之推冤魂志研究王國良撰文史哲1995年
冥祥記研究王國良撰文史哲1999年
搜神後記研究王國良撰文史哲1978年
唐人小說研究 ──纂異記與傳奇校釋王夢鷗撰藝文1997年
唐人小說研究二集 ──陳翰異聞集校補考釋 王夢鷗撰藝文1973年
唐人小說研究三集 ──本事詩校補考釋   王夢鷗撰藝文1972年
唐人小說研究四集 ── 玄怪錄及其後繼作品辨略王夢鷗撰藝文1978年
唐人小說校釋(上集)王夢鷗撰正中1994年
唐人小說校釋(下集)王夢鷗撰正中1996年
唐傳奇箋證周紹良撰人民文學2000年
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李劍國撰南開大學1998年
中國文言小說書目寧稼雨撰齊魯1996年

三、學術思想
新編中國哲學史勞思光撰三民1999年
中國文化史導論錢穆撰河北教育1999年
古讖緯研討及其書錄解題王槃撰國立編譯館1991年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顧頡剛撰中華1996年
中國上古史導論楊寬撰藍燈1993年
中古史學觀念史雷家驥撰學生1990年
中古學術論略張蓓蓓撰大安1991年
事死如生 ── 倫理與中國文化王計生撰百家2002年
四庫提要辨證余嘉錫撰雲南人民2004年
靈魂與心錢穆撰聯經1976年
余嘉錫文史論集余嘉錫撰岳麓書社1997年

單篇論文
唐人小說概述王夢鷗撰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三1979年
中國魏晉以後的仙鄉故事小川環樹撰、張桐生譯中國古典小說論集第一輯1988年
唐代胡人識寶藏寶傳說王國良撰文學與社會1990年
漢代儒學的宇宙觀念盧央撰孔子誕辰2540周年紀念與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1992年
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余英時撰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1992年
唐五代的仙境傳說王國良撰唐代文學研究第三輯1992年
西王母的演變王景琳撰道教與傳統文化1992年
敦煌本持誦金剛經靈驗功德記綜論鄭阿財撰敦煌學第20輯1995年
偽經與觀音信仰于君方撰中華佛學學報第8期1995年
從偶像崇拜到觀想天國──論西方淨土變相之形成 寧強撰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紀念文集 1996年
佛教的接受與傳統命觀的改變中�騅怏羹�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1996年
敦煌泗州僧伽經像與泗州和尚信仰羅世平撰敦煌吐魯番學研究論集1996年
命運可預知而不可改變之觀念的產生陳寧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6卷第2期1996年
漢代藝術中的天堂圖像和天堂觀念巫鴻撰歷史文物第6卷第4期1996年
搜神記的生命觀鄭志明撰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1997年
從天道觀看董仲舒融合陰陽與儒學的天人合一思想陳麗桂撰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1997年
天堂與地獄──漢代的泰山信仰劉增貴撰大陸雜誌第94卷第5期1997年
敦煌靈應小說的佛教史學價值──以持誦金剛經靈驗功德記為例鄭阿財撰唐研究第4卷1998年
敦煌佛教靈應故事綜論鄭阿財撰佛教與文學──      佛教文學與藝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年
金剛般若靈驗記探究王國良撰山鳥下聽事,簷花落酒中──唐代文學論叢 1998年
論古代中國的吃菜信仰芮傳明撰中華文史論叢第63輯2000年
釋修辭立其誠:原始儒家的天道觀與語言觀──兼論宋儒的章句學梅廣撰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5期2001年
試論道教的命運觀呂鵬志撰社會科學研究2002年第5期2002年
唐王度古鏡記之鑄鏡傳說辨析──兼論古鏡制妖的思考進路黃東陽撰中國文學研究第17期2003年
三尸信仰初探林禎祥撰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11期2004年
中國原始變形神話試探樂蘅軍撰古典小說散論2004年
隋唐五代小說采摭佛典題材探微夏廣興撰佛經文學研究論集2004年
六朝觀世音信仰之原理及其特徵──以三種觀世音應驗記為線索黃東陽撰新世紀宗教研究第3卷第4期 2005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