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程頤對張載心性思想之繼承和發展
書刊名:哲學與文化
作者:張金蘭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Zhang, Jin-lan
出版日期:2018
卷期:45:9=532
頁次:頁99-110
主題關鍵詞:張載程頤程顥二重結構人性論心性關係心知之學Zhang ZaiCheng YiCheng HaoDual-structure theory of human natureRelationship between heart and natureTheory of mind and knowled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常裕、孫堯奎(1999)。張載心性理論對張伯端內丹學說的影響。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3),6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程宜山(1985)。關於張載的「德性所知」與「誠明所知」。哲學研究,1985(5),65-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劉述先(2004)。儒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儒家倫理研討會。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向世陵(2011)。理學與易學。長春:長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君毅(2006)。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錢穆(2004)。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韋政通(2003)。中國思想史。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曉東(2006)。識仁與定性:工夫論視域下的程明道哲學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蒙培元(1989)。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1984)。宋明理學史。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夫之(1975)。張子正蒙註。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祥俊(2006)。道通為一--北宋哲學思潮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溫偉耀(2004)。成聖之道--北宋二程修養功夫論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植鍔(1992)。北宋文化史述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呂思勉(1996)。理學綱要。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勞思光(2005)。新編中國哲學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載、章錫琛(1978)。張載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黎靖德、王星賢(1986)。朱子語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余敦康(1997)。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闡釋。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載、林樂昌(2015)。張子全書。西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程顥、程頤、王孝魚(1981)。二程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