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孫文思想與中華現代性--一個「政治發展」的觀點
書刊名:宗教哲學
作者:劉久清
作者(外文):Liu, Chiu-chin
出版日期:2018
卷期:84
頁次:頁11-34
主題關鍵詞:孫文思想政治發展現代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Hungtingon, Samuel P.(1965)。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Decay。World Politics,17(3),386-430。  new window
2.白銳(2004)。政治發展理論的思想史根源剖析。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7(5),642-6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久清(20130500)。文化的全球在地化、多元現代性與中山思想。孫學研究,14,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Wiarda, Howard J.(1990)。Rethinking Political Development: A Look Backward over Thirty Years, And a Look Ahead。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4(4),65-82。  new window
圖書
1.塞繆爾.杭廷頓、張岱云、聶振雄、石浮、寧安生(1994)。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eld, David、李少軍、尚新建(1995)。民主的模式。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鴻瑜(1995)。政治發展理論。台北:桂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Fukuyama, Francis(2014)。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 Fro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the Globalization of Democracy。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Press。  new window
5.吳文程(2007)。政治發展與民主轉型:比較政治理論的檢視與批判。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亞力(1979)。政治發展與民主。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江炳倫(1973)。政治發展的理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Fukuyama, Francis、黃中憲、林錦慧(2017)。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史前到法國大革命。北市: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Fukuyama, Francis、林麗雪(2017)。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工業革命到民主全球化的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北市: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Huntington, Samuel P.(1996)。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Foreword by Francis Fukuyama。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1.Pye, Lucian W.(2009)。政治發展面面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Fukuyama, Francis(2011)。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 From Prehuman Times to the French Revolution。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new window
13.呂亞力(1995)。政治發展。黎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孫中山(1989)。三民主義自序。國父全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中山(1989)。修改章程之說明。國父全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久清(2013)。個體自主性、民主與中華現代性。中華現代性的探索:檢討與展望。台北市:政大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文(1989)。中國革命史。國父全集。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孫文(1989)。三民主義。國父全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沈清松(20130000)。導論:從西方現代性到中華現代性的探索與展望。中華現代性的探索:檢討與展望。臺北:政大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孫文(1989)。唯有革命才能建立中國的新政體(譯文)。國父全集。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孫文(1989)。中國之現狀與未來(譯文)。國父全集。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孫文(1989)。實行革命建立共和國家。國父全集。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孫文(1989)。學生須以革命精神努力學問。國父全集。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孫文(1989)。通令宣布北京偽政府亂國盗權罪狀。國父全集。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孫文(1989)。三民主義。國父全集。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孫文(1989)。正式政府成立後之政策。國父全集。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孫文(1989)。周柬白輯「全國律師民刑新訴狀匯覽」序言。國父全集。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孫文(1989)。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六講。國父全集。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孫文(1989)。為說明建國政府之任務昭告國人文。國父全集。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孫文(1989)。中華民國七年元旦大元帥布告。國父全集。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孫文(1989)。憲法為立國之基礎。國父全集。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孫文(1989)。辭大元帥職之通電。國父全集。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孫文(1989)。復北京蔡元培論國法存廢與美贊助書。國父全集。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