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符號學觀點閱讀幾米《同一個月亮》裡的等待美學
書刊名:臺北市立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類
作者:陳宜政
作者(外文):Chen, Yi-cheng
出版日期:2018
卷期:49:2
頁次:頁1-24
主題關鍵詞:符號學幾米同一個月亮繪本文學SemioticsJimmyUnder the Same MoonPicture-bookLitera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0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徐嘉政、陳薇后(20001100)。童書翻譯之文化現象--以繪本的主題選擇為例。兒童文學學刊,4,174-1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明燁(20020300)。童書旋風初探--由2001年惠特比文學獎談起。全國新書資訊月刊,39,4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劉鳳芯(2000)。臺灣之圖畫書批評語言與討論語彙。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臺北:富春文化事業。313-3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珮琦(2000)。1989-1999年臺灣地區兒童圖畫書中兩性角色之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鄭雪玫(1983)。兒童圖書館理論實務。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錢鍾書(2007)。管錐編。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素霞(2002)。臺灣兒童圖畫書導賞。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Wellek, René、Warren, Austin、劉象愚、邢培明、陳聖生、李哲明(1984)。文學理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毅衡(2012)。符號學。新銳文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arthes, Roland、敖軍(2000)。流行體系:符號學與服飾符碼。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余鴻榮、Nietzsche, Friedrich Wilhelm(2001)。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臺北市: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Iser, Wolfgang、金惠敏(1991)。閱讀行為。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朝平(2000)。藝術概論。台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Berk, Laura E.、古黃守廉、姜元御、曾幼涵、陳亭君、李美芳、黃立欣(2015)。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臺北:雙葉書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erthoud, Ella、Elderkin, Susan、趙永芬(2018)。故事藥方:不想洗澡、愛滑手機、失戀了怎麼辨……給孩子與青少年的閱讀指南。臺北:小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Wölfflin, Heinrich、曾雅雲(1997)。藝術史的原則。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幾米(2017)。同一個月亮。臺北:大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廚川白村、顧寧(1976)。苦悶的象徵。臺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趙毅衡(1990)。文學符號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許芳菊(2017)。幾米專訪(上):《同一個月亮》--面對恐懼的童書,https://parenting.com.tw/article/50754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