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抗戰期間湖南常德鼠疫的防治(1941~1942)
書刊名:中華軍史學會會刊
作者:許峰源
出版日期:2018
卷期:23
頁次:頁421-447
主題關鍵詞:常德鼠疫衛生署軍醫署伯力士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陳致遠、朱清如(2011)。六十年來國內外日本細菌戰史研究述評。抗日戰爭研究,2011(2),138-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忠厚(2011)。侵華日軍細菌戰研究述論。抗日戰爭研究,2011(3),153-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詩恒、張華(2006)。關於常德鼠疫及其控制方案的報告。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1(6),13-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皮國立(20150300)。中日戰爭前後蔣介石對化學戰的準備與應對。國史館館刊,43,53-55+57-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皮國立(2015)。近代中國的生化戰知識轉譯與傳播(1918-1937)。上海學術月刊,47(2),145-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孟曉旭(2011)。日軍侵華細菌戰研究述論。抗日戰爭研究,2011(3),106-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麗梅(2006)。近10年來侵華日軍細菌戰研究綜述。北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7(4),53-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軍(2006)。常德石公橋細菌戰受害者口述歷史調查7例。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1(2),2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金成民(2008)。日本軍細菌戰。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吉林省社會科學院(1989)。細菌戰與毒氣戰。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Harris, Sheldon H.(2002)。Factories of Death: Japanese Biological Warfare, 1932-1945, and the American Cover-Up。Routledge。  new window
4.朱清如(2015)。控訴:侵華日軍常德细菌戰受害調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華(2015)。罪證:侵華日軍细菌戰史料集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成周、廖應昌(1997)。侵華日軍细菌戰紀實。北京: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先初(2004)。人道的顛覆:日軍侵湘暴行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致遠(2015)。紀實:侵華日軍常德細菌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森村誠一(1981)。悪魔の飽食:「関東軍細菌戰部隊」恐怖の全貌。東京都:光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森村誠一、駱為龍、陳耐軒(2014)。惡魔的飽食--日本731細菌戰部隊揭秘。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解學詩、松村高夫(2000)。戰爭與惡疫:七三一部隊罪行考。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謝爾頓.H.哈里斯、王選(2000)。死亡工廠:美國掩蓋的日本細菌戰部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聶莉莉(2015)。傷痕:中國常德民眾的細菌戰記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許峰源(2016)。抗戰期間浙江鼠疫的防治(1940-1941)。20世紀中國人物傳記與數據庫建設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