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爭中的軍事委員會:蔣中正的參謀組織與中日徐州會戰
作者:蘇聖雄
出版日期:2018
出版項:臺北:元華文創
集叢:頂尖文庫;EA010
ISBN:9789863939672
主題關鍵詞:軍事參謀中日戰爭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張瑞德(19950600)。抗戰時期國軍的參謀人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4(下),741-7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魏大銘(19970800)。魏大銘自傳序[魏大銘遺稿]。傳記文學,71(2)=423,8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維真(20090500)。戰爭與國家塑造--以戰時中國(1931-1945)為中心的探討。漢學研究通訊,28(2)=110,5-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蔣緯國(1976)。抗戰史話:八年抗戰是怎樣打勝的。中央月刊,8(11),92-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維開(20051200)。國防會議與國防聨席會議之召開與影響。近代中國,163,32-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蔣緯國(1976)。抗戰史話:八年抗戰是怎樣打勝的。中央月刊,8(6),124-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蔣緯國(19750700)。八年抗戰是怎樣打勝的。中央月刊,7(9),119-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君山(20120900)。抗戰時期西南運輸的發展與困境--以滇緬公路為中心的探討(1938-1942)。國史館館刊,33,57-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正華(20060600)。國防委員會的成立與運作(1933-1937)。國史館學術集刊,8,73-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有禮(1989)。廣州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溯源。近代史研究,198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瑞德(20040300)。無聲的要角--侍從室的幕僚人員(1936-1945)。近代中國,156,141-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美莉(20150900)。中共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推展,1959-1966--以上海經驗為中心。新史學,26(3),145-2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君山(20141100)。抗戰前期國民政府軍火採購之研究(1937-1939):以楊杰在俄法之工作為主線。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42,79-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段瑞聰(2014)。蔣介石與抗戰時期總動員體制之構建。抗日戰爭研究,2014(1),34-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戸部良一(2010)。日中戦争をめぐる研究動向。軍事史学,4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蘇聖雄(2015)。國史館藏《蔣中正總統文物》之其他系列介紹。檔案季刊,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韓信夫(1994)。台兒莊戰役及其在抗戰中的歷史地位。近代史研究,199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蘇聖雄(2014)。1939年的軍統局與抗日戰爭。抗戰史料研究,20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鄭鐘明(2009)。徐州會戰中中國軍隊自身存在的缺陷。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增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鄧宜紅(1996)。蔣介石與第五戰區--兼論《李宗仁回憶錄》中的幾處失實。民國檔案,199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熙明(2010)。國民政府軍在豫中會戰前期的情報判斷。近代史研究,20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培平(1993)。台兒莊大戰5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抗日戰爭研究,199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劉中權(1995)。抗戰中的軍令部第二廳。紅巖春秋,199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葉銘(2009)。從日本軍方資料看南京保衛戰中國軍隊損失。軍事歷史研究,200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楊晨光(20130600)。徐州會戰之研究。軍事史評論,20,181-2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黃肇珩、胡有瑞(1977)。七七抗戰四十週年紀念座談會紀實。近代中國,2,69-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傅寶真(1999)。德國赴華軍事顧問關於「八‧一三」戰役呈德國陸軍總司令部報告。民國檔案,199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曾景忠(1994)。蔣介石與徐州會戰。近代史研究,199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傅寶真(19901200)。抗戰前及初期之德國駐華軍事顧問。近代中國,80,155-1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傅寶真(19900800)。抗戰前及初期之德國駐華軍事顧問。近代中國,78,129-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陳廷縝(1982)。在何應欽的參謀總長辦公室三年。貴陽文史資料,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陳長河(1987)。抗戰時期的國民黨政府軍令部。民國檔案,198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陳長河(1988)。國民黨政府參謀本部組織沿革概述。歷史檔案,1988(1),110-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陳三井、馬天綱、郭廷以、沈雲龍(19961200)。劉士毅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8,59-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郭廷以、李毓澍、陳存恭(19910200)。晉閻的司庫--李鴻文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2,159-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戚厚杰(2010)。略論抗戰中國民黨軍隊與民眾的關係。民國檔案,20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戚厚杰(1996)。抗戰爆發後南京國民政府國防聯席會議記錄。民國檔案,199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張國寬(2001)。我所知道的軍令部。鍾山風雨,20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張玉法(1994)。兩岸學者關於台兒莊戰役的研究。文史哲,19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張立華(1995)。試論台兒莊戰役後國民黨最高當局增兵徐州地區的戰略意圖。山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齊福林(1989)。日本學者對中國抗日戰爭史研究述評。中共黨史研究,198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馬振犢(1995)。德國軍事總顧問與中國抗日戰爭。檔案與史學,199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馬仲廉(1998)。關於徐州會戰時間之我見。抗日戰爭研究,199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馬仲廉(1998)。台兒莊戰役的幾個問題。抗日戰爭研究,199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秋浦(2010)。抗戰時期蔣介石手令制度評析。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段瑞聰(20131200)。日本有關中日戰爭研究之主要動向及其成果(2007-2012年)。國史研究通訊,5,87-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沈雲龍、謝文孫(19910200)。征戰西北--陝西省主席熊斌將軍訪問紀錄。口述歷史,2,45-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辛達謨(19711100)。法爾根豪森將軍回憶中的蔣委員長與中國。傳記文學,19(5),46-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林治波(1994)。台兒莊大捷後盲目決戰誰擔其咎。軍事歷史,199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呂偉俊(1993)。台兒莊大戰5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山東社會科學,199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余子道(2014)。蔣介石與淞滬會戰。軍事歷史研究,20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張瑞德(2005)。遙制:蔣介石手令研究。近代史研究,2005(5),27-49+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蘇聖雄(20151200)。蔣中正對淞滬會戰之戰略再探。國史館館刊,46,61-1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皮國立(20150300)。中日戰爭前後蔣介石對化學戰的準備與應對。國史館館刊,43,53-55+57-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蘇聖雄(20130900)。蔣中正建立「現代國家」之思想及實踐初探。史原,復刊4=25,115-1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蘇聖雄(20120600)。國史館數位檔案檢索系統之運用--以「行營」研究為例。國史研究通訊,2,198-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宋希濂(1962)。蘭封戰役的回憶。文史資料選輯,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杜聿明(1961)。淮海戰役始末。文史資料選輯,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秋宗鼎(1982)。蔣介石的侍從室紀實。文史資料選輯,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晏勛甫(1962)。記豫東戰役及黃河決堤。文史資料選輯,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謝藻生(1995)。我所知道的南昌行營。世紀行,19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葉銘(2016)。抗戰時期國民黨軍參謀教育體系初探。抗日戰爭研究,20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葉銘(2017)。抗戰時期軍令部作戰指導業務初探。抗日戰爭研究,20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葉銘(2014)。軍令部與戰時參謀人事。抗日戰爭研究,20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萬建強(2004)。國民黨南昌行營秘錄。黨史文苑,200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陳紅民(19970200)。抗戰時期國共兩黨動員能力之比較。二十一世紀,39,47-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陳長河(1994)。抗戰時期的第二戰區兵站總監部。軍事歷史研究,199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陳長河(1993)。抗戰期間國民黨政府的兵站組織。歷史檔案,1993(3),104+123-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陳長河(1993)。1926-1945年國民政府的兵站組織。軍事歷史研究,199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陳長河(1991)。抗戰時期的後方勤務部。軍事歷史研究,199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笹川裕史(2014)。中國的總力戰與基層社會--以中日戰爭‧國共內戰‧朝鮮戰爭為中心。抗日戰爭研究,20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戚厚杰(1989)。國民黨政府時期的軍事委員會。民國檔案,198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張瑞德(2015)。侍從室與國民政府的情報工作。民國研究,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張建基(1988)。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演變述略。軍事歷史研究,198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張皓(2011)。從漢中行營到北平行營:蔣介石、李宗仁對戰後全局的角逐。歷史教學問題,20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姜克實(2014)。台兒莊戰役日軍死傷者數考。歷史學家茶座,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王建強(1999)。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始末。民國春秋,199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楊伯濤(1961)。黃維第十二兵團被鐵記。文史資料選輯,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望月敏弘(2010)。第二次上海事変をめぐる研究動向--過去二十年来の日本‧台湾‧中国の成果を中心に。現代史研究,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姜克實(2015)。日本軍の史料から見る滕県作戦の実記録--1938年3月16-18日、中国‧山東。文化共生学研究,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姜克實(2015)。滕県作戦における日本軍の虐殺記録--日本軍史料の盲点を突く。年報日本現代史,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姜克實(2015)。坂本、瀬谷支隊の台児庄撤退の経緯--1938年4月。岡山大学文学部紀要,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姜克實(2015)。日本軍の戦史記録と台児庄敗北論。岡山大学文学部紀要,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姜克實(2016)。坂本、瀬谷支隊の台児庄撤退の経緯(二)--台児荘反転関係電報綴を通して。岡山大学社会文化科学研究科紀要,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姜克實(2016)。台児庄の戦場における日本軍の装甲部隊。文化共生学研究,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姜克實(2016)。坂本、瀬谷支隊の台児庄撤退の経緯(三)--1938年4月。岡山大学文学部紀要,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姜克實(2016)。台児庄戦役における日本軍の死傷者数考証。軍事史学,5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姜克實(2016)。台児庄派遣部隊の初戦。岡山大学文学部紀要,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姜克實(2017)。台児庄作戦の概観。岡山大学社会文化科学研究科紀要,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姜克實(2017)。台児庄派遣部隊の再戦:第二回攻城。岡山大学文学部紀要,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劉維開(20040500)。國防最高委員會的組織與運作。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1,135-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張鑄勳(20161200)。析論蔣中正在中國抗日戰爭初期的戰略指導。國史館館刊,50,97-99+101-1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劉曉鵬(20131200)。敵前養士:「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前傳,1937~197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82,145-1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力(1996)。足食與足兵:戰時陝西省的軍事動員。慶祝抗戰勝利五十周年兩岸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國近代史學會: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497-5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蘇聖雄(2011)。論蔣委員長於武漢會戰之決策。國防大學慶祝建國100年「抗日戰史」學術研討會。臺北:國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鄭鐘明(2009)。徐州會戰中國軍隊失利的原因(碩士論文)。首都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煒曾(2012)。從地方到中央:論徐永昌與民國(1927-1949)(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銘(2013)。抗戰時期國民政府軍令部研究(1938-1945)(博士論文)。南京大學,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佑慎(2017)。國防部的籌建與早期運作(1946-1950)(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古順銘(2010)。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研究(1917-1928)(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美華(1998)。國民政府軍政組織史料‧第三冊:軍政部。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7)。抗日戰史第4冊:華東地區作戰。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黑野耐(2004)。参謀本部と陸軍大学校。東京:講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von Clausewitz, Carl、鈕先鍾(2003)。戰爭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Van de Ven, Hans J.(2003)。War and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5-1945。RoutledgeCurzon。  new window
6.藤原彰、陳鵬仁(1996)。解讀中日全面戰爭。水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薛毅(2005)。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之邁(1946)。中國政府。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Romanus, Charles F.、Sunderland, Riley(1956)。Stilwell's Command Problems。Washington, D.C.:Office of th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 Department of the Army。  new window
10.Stilwell, Joseph W.、White, Theodore H.(1948)。The Stilwell Papers。New York:William Sloane Associates。  new window
11.林秀欒(1969)。各國總動員制度。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羽(2004)。戰爭動員發展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9)。革命文獻。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惠、李昌華、岳思平(1987)。侵華日軍序列沿革。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57)。革命文獻。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鳳翰、張力、毛金陵(1991)。丁治磐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雲漢(1982)。抗戰前華北政局史料。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79)。革命文獻。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Dorn, Frank(1974)。The Sino-Japanese War, 1937-41: From Marco Polo Bridge to Pearl Harbor。N.Y.:MacMillan。  new window
20.亞.伊.趙列潘諾夫、王啟中(1975)。蘇俄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第一部:中國國民革命初期戰史回憶(1924-1927)。臺北:國防部情報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Holmes, Richard(2001)。The Oxford Companion to Military Hist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2.戚厚杰、劉順發、王楠(2001)。國民革命軍沿革實錄。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郭汝瑰(1987)。郭汝瑰回憶錄。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君山(2010)。全面抗戰前的中日關係(1931-1936)。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之邁(1945)。中國政府。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郭廷以、賈廷詩、馬天綱、陳三井、陳存恭(1989)。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張燕萍(2008)。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經濟動員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李啟明(1982)。中國後勤體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黃仁宇(2004)。大歷史不會萎縮。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玉貞(19960000)。孫中山與共產國際。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張霈芝(1999)。戴笠與抗戰。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步平、榮維木(2010)。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全史。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Tilly, Charles(1992)。Coercion, capital, and European states, AD 990-1992。Blackwell。  new window
34.朱浤源、張瑞德、潘光哲、蔡說麗(1994)。羅友倫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蔣緯國(1977)。蔣委員長如何戰勝日本。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蔣緯國(1995)。蔣委員長中正先生抗日全程戰爭指導。臺北:中華戰略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馬振犢(2012)。慘勝--抗戰正面戰場大寫意。北京: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徐勇(1993)。征服之夢--日本侵華戰略。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Dupuy, Trevor Nevitt、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3)。認識戰爭:戰鬥的歷史與理論。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黃杰(1984)。淞滬及豫東作戰日記。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國防部情報局(1962)。國防部情報局史要彙編。臺北:國防部情報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蔣緯國(1978)。國民革命戰史第三部--抗日禦侮。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股份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張朋園、林泉、張俊宏、郭廷以(1996)。王微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2)。抗日戰史--全戰爭經過概要。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張朋園、林泉、張俊宏(1989)。於達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王世杰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劉壽林、萬仁元、王玉文、孔慶泰(1995)。民國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中山大學歷史系孫中山研究室(1981)。孫中山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汪正晟(2007)。以軍令興內政--徵兵制與國府建國的策略與實際(1928-1945)。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7)。國軍後勤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9)。國軍後勤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0)。國軍後勤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施宣岑、趙銘忠(1987)。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簡明指南。檔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孫震(1979)。八十年國事川事見聞錄。臺北:四川文獻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5)。革命文獻。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1)。抗日戰史--徐州會戰。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何應欽(1985)。日軍侵華八年抗戰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郭汝瑰、黃玉章(2002)。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Gorlitz, Waltschen、張鍾秀(1980)。德國參謀本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王正華(1987)。抗戰時期外國對華軍事援助。台北:環球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張憲文(2001)。中國抗日戰爭史(1931-1945)。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Wakeman, Frederic E. Jr.(2003)。Spymaster: Dai Li and the Chinese Secret Servic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63.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2005)。抗日戰爭正面戰場。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Tuchman, Barbara W.(1971)。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 1911-1945。New York:Macmillan。  new window
65.陳鵬仁(1991)。昭和天皇回憶錄。台北:台灣新生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Romanus, Charles F.、Sunderland, Riley(1953)。Stilwell's Mission to China。Washington, DC:Office of th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 Department of the Army。  new window
67.吳湘湘(1973)。第二次中日戰爭史。台北:綜合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徐永昌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林秋敏、葉惠芬、蘇聖雄(2015)。陳誠先生日記。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何應欽(1982)。八年抗戰。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服部卓四郎(1981)。大東亜戦争全史。東京:原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何廉、朱佑慈、楊大寧、胡隆昶、王文鈞、俞振基(1988)。何廉回憶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Mitter, Rana(2013)。Forgotten Ally: China's World War II, 1937-1945。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new window
74.MacKinnon, Stephen R.、Lary, Diana、Vogel, Ezra F.(2007)。China at War: Regions of China, 1937-1945。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75.Chi, Hsi-Sheng(1982)。Nationalist China at War: Military Defeats and Political Collapse, 1937-45。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new window
76.張秉均(1978)。中國現代歷次重要戰役之研究--抗日戰役述評。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郭廷以(1994)。近代中國史綱。臺北:曉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李仲明(2008)。何應欽大傳。北京:團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丁治磐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台兒莊戰役資料選編》編輯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史料編輯部(1987)。台兒莊戰役資料選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中國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會議紀錄彙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王逸之(2011)。徐州會戰--台兒莊大捷作戰始末。臺北:知兵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朱振聲(1975)。李漢魂將軍日記。香港:朱振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白先勇(2012)。白崇禧將軍身影集,上卷:父親與民國1983-1949。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何成濬、沈雲龍(1986)。何成濬將軍戰時日記。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吳延環(1981)。孫仿魯先生述集。臺北:孫仿魯先生九秩華誕籌備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吳延環(1962)。孫連仲回憶錄。臺北:孫仿魯先生古稀華誕籌備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呂芳上(2014)。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堀場一雄(1973)。支那事变戦争指導史。東京:時事通信社出版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田中正明(1985)。松井石根大将の陣中日誌。東京:芙蓉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秦郁彥(1977)。日中戦争史。東京:河出書房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伊藤隆、照沼康孝(1983)。陸軍:畑俊六日誌。東京:みすず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Peattie, Mark、Drea, Edward J.、van de Ven, Hans(2011)。The Battle for China: Essays on the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937-1945。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94.鐘朗華、孫琪華、陳紅濤(1992)。大將風標。鐘朗華:孫琪華:陳紅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蕭李居(2010)。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錢端升(1989)。民國政制史。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錢世澤(2015)。千鈞重負--錢大鈞將軍民國日記摘要。中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魏汝霖(1966)。抗日戰史。臺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廣西文史研究館(1991)。黃紹竑回憶錄。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德瑞、顧全(2015)。日本陸軍興亡史:1853-1945。北京:新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劉庭華(2012)。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統計。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劉沈剛、王序平(1998)。劉斐將軍傳略。北京:團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趙正楷、陳存恭(1996)。徐永昌先生函電言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傳記文學雜誌社(1992)。細說中統軍統。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黃自進、潘光哲(2011)。蔣中正總統五記:遊記。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喬家才(1985)。鐵血精忠傳。臺北:中外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曾曉雯(2005)。軍事史籍出版品簡介。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程思遠(1989)。白崇禧傳。臺北:曉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陳立夫(1994)。陳立夫回憶錄。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郭岱君(2015)。重探抗戰史(一):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1931-1938。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陳布雷(2009)。陳布雷回憶錄。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畢春富(1995)。抗戰江河掘口祕史。臺北:文海學術思想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張瑞德(2015)。山河動: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軍隊戰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張國奎、雷聲宏(1995)。國民革命軍戰役史第四部--抗日,第2冊初期戰役。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張治中(2014)。張治中回憶錄。北京: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張海麟、韓高潤、吳廣權(1987)。第二次世界大戰經驗與教訓。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張明金、劉立勤(2010)。侵華日軍歷史上的105個師團。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2)。抗日戰史--運河垣曲間黃河兩岸之作戰。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徐州突圍編輯委員會(1938)。徐州突圍。漢口:生活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孫元良(1981)。地球人孫元良日常事流水記。孫元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孫宅巍、吳天威(1997)。南京大屠殺:事實及紀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庫特.馮.蒂佩爾斯基希、賴銘傳(2014)。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軍事委員會軍令部(1940)。徐州會戰國軍作戰經驗。軍事委員會軍令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孫震(1983)。楙園隨筆。臺北:川康渝文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軍事委員會軍令部(1940)。武漢會戰期間國軍作戰之經驗教訓。軍事委員會軍令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軍事委員會軍令部第一廳第四處(1938)。高等司令部之參謀業務:總顧問法肯豪森將軍講演錄。軍事委員會軍令部第一廳第四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胡平生(2005)。中國現代史書籍論文資料舉要。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沈醉(1985)。軍統內幕。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周林根(1967)。國防與參謀本部。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周美華(1996)。國民政府軍政組織史料--第一冊,軍事委員會。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林之英(2009)。魯南大會戰。鄭州:大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李新、朱宗震、陶文釗(2011)。中華民國史,第12卷:1947-1949。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李君山(19920000)。為政略殉:論抗戰初期京滬地區作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Hobson, John M.(2004)。The Eastern Origins of Western Civilis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35.劉馥、梅寅生(1986)。中國現代軍事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王正華(19860000)。國民政府之建立與初期成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劉支藩(1961)。我國總動員情況檢討。台北:國防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齊錫生(2012)。劍拔弩張的盟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1941-1945)。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李雲漢(19870000)。盧溝橋事變。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Eastman, Lloyd E.(1984)。Seeds of Destruction: Nationalist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937-1949。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41.李君山(2017)。蔣中正與中日開戰(1935-1938):國民政府之外交準備與策略運用。臺北:政大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李雲漢(1994)。中國國民黨史述.第2編:民國初年的奮鬥。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黃自進(20120000)。蔣介石與日本:一部近代中日關係史的縮影。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Romanus, Charles F.、Sunderland, Riley(1959)。Time Runs Out in CBI。Washington, D.C.:Office of th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 Department of the Army。  new window
145.楊善堯(2015)。抗戰時期的中國軍醫。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唐縱(1998)。唐縱失落在大陸的日記。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吳相湘(1962)。何上將抗戰期間軍事報告。臺北:文星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堀場一雄(1981)。支那事変戦争指導史。東京:原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岡部直三郎(1982)。岡部直三郎大將の日記。東京:芙蓉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武藤章、上法快男(1981)。軍務局長武藤章回想録。東京:芙蓉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田中新一、松下芳男(1978)。田中作戦部長の証言:大戦突入の真相。東京:芙蓉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張公權日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張發奎日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蔣中正日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嚴立三日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鄭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6)。鄭州文史資料(黃河花園口掘堵專輯)。鄭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鄭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59)。革命文獻。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98)。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5輯第2編,軍事。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周美華(1996)。國民政府軍政組織史料--第二冊,軍事委員會。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徐百齊(1937)。中華民國法規大全。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李雲漢、胡春惠、林泉(1992)。尹呈輔先生訪問紀錄。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亞‧伊‧趙列潘諾夫、王啟中(1978)。蘇俄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第七部:蘇俄來華自願軍的回憶(1925-1945)。臺北:國防部情報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張朋園、林泉、張俊宏(1989)。盛文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齊錫生(20170000)。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陸軍部(1971)。陸軍行政紀要(民國5年6月)。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1)。軍政十五年。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袁績熙(1933)。參謀業務。南京:軍用圖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孫建中、國防部(2016)。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一軍軍史。臺北:國防部政務辦公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侯坤宏(2015)。抗日戰爭時期糧食供求問題研究。北京:團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俞大維先生逝世十週年紀念專輯編輯委員會(2003)。國士風範智者行誼:俞大維先生紀念專輯。臺北:俞大維紀念專輯編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祁長松、吳一非(1993)。軍事參謀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李鎧揚(20110000)。役氣昂揚:民國百年役政沿革。臺北:內政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3.李雲漢(1994)。中國國民黨史述‧第3編:訓政建設與安內攘外。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吳淑鳳、張世瑛、蕭李居(20120000)。不可忽視的戰場:抗戰時期的軍統局。臺北:國史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von Clausewitz, Carl、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2005)。戰爭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何應欽上將九五壽誕叢書編輯委員會(1984)。北平軍分會三年。臺北:何應欽上將九五壽誕叢書編輯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羅澤闓(1940)。台兒莊殲滅戰。軍事委員會軍令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8.陳三井、李郁青(1998)。熊九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許承璽(2007)。帷幄長才許朗軒。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0.沢田茂、森松俊夫(1982)。参謀次長沢田茂回想録。東京:芙蓉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蔣緯國、藤井彰治(1988)。抗日戦争八年:われわれは如何にして日本に勝つたか。東京:早稻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安井三吉(1993)。盧溝橋事件。東京:研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3.井本熊男(1978)。作戦日誌で綴る支那事変。東京:芙蓉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4.井本熊男(1979)。作戦日誌で綴る大東亞戦争。東京:芙蓉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5.稲葉正夫(1967)。大本営。東京:みすず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6.外山操(1981)。陸海軍将官人事総覧‧陸軍篇。東京:芙蓉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7.菊池一隆(2009)。中国抗日軍事史:1937-1945。東京:有志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8.戸部良一(1991)。失敗の本質:日本軍の組織論的研究。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9.高山信武(1978)。參謀本部作戦課:作戦論爭の实相と反省。東京:芙蓉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0.笹川裕史、奧村哲(2007)。銃後の中國社會:日中戰爭下の總動員と農村。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山田朗(2002)。昭和天皇の軍事思想と戦略。東京:校倉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種村佐孝(1979)。大本営機密日誌。東京:ダイヤモン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3.上法快男(1978)。元帥 寺內寿一。東京:芙蓉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4.森松俊夫(1980)。大本営。東京:教育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5.秦郁彥(1961)。日中戦爭史。東京:河出書房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6.石島紀之(1985)。中国抗日戰爭史。東京:青木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7.大江志乃夫(1983)。統帥権。東京:日本評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8.川田稔(2012)。昭和陸軍の軌跡:永田鉄山の構想とその分岐。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9.大江志乃夫(1988)。支那事変大東亞戰爭間 動員概史。東京:不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0.大江志乃夫(1991)。御前会議:昭和天皇十五回の聖断。東京:中央公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大江志乃夫(2008)。日本の参謀本部。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2.姫田光義(2006)。日中戦争史研究‧第一巻:中国の地域政権と日本統治。東京:慶応大学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3.服部卓四郎(1953)。大東亜戦爭全史。東京:鱒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4.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1967)。大本營陸軍部(1):昭十五年五月まで。東京:朝雲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5.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1976)。支那事变陸軍作戦(2):昭和十四年九月まで。東京:朝雲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6.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1974)。中國方面陸軍航空作戦。東京:朝雲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7.堀栄三(1996)。大本営參謀の情報戦記:情報なき国家の悲劇。東京:文藝春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8.Chiang, Wego(1979)。How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Won the Eight-year Sino-Japanese War-1937-1945。Taipei:Li Ming Culture。  new window
209.Liu, F. F.(1956)。A Military History of Modem China 1924-1949。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10.MacKinnon, Stephen R.(2008)。Wuhan, 1938: War, Refugees, and the Making of Modem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211.Mann, Michael(2012)。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12.Parker, Geoffrey(2005)。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Warfar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13.Worthing, Peter M.(2016)。General He Yingqin: The Rise and Fall of Nationalist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14.熊式輝、洪朝輝(2008)。海桑集--熊式輝回憶錄(1907-1949)。明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5.黃仁宇(1994)。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6.李宗仁、唐德剛(1988)。李宗仁回憶錄。臺北:李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7.侯坤宏(1990)。役政史料。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8.陳永發(20010000)。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龔學遂(1947)。中國戰時交通史。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秦孝儀(1984)。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張瑞德(19930000)。抗戰時期的國軍人事。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2.張發奎、夏蓮瑛、鄭義(2008)。蔣介石與我:張發奎上將回憶錄。香港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3.陳存恭、張力(1986)。石覺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劉維開(1996)。戰時黨政軍統一指揮機構的設置與發展,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馬仲廉(1994)。評馬振犢《慘勝--抗戰正面戰場大寫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蔣緯國(1981)。中日戰爭之戰略評析。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臺北: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編輯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道炫(2012)。蔣介石與中國傳統兵書。蔣介石的日常生活。臺北市:政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服部聡(2008)。日中戦爭における短期決戦方針の挫折。日中戦争再論。東京:錦正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姫田光義(1999)。中華民国軍事史研究序説。民国前期中国と東アジアの変動。東京:中央大学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笠原十九司(2005)。国民政府軍の構造と作戦--上海‧南京戦を中心に。民国後期中国国民党政権の研究。東京:中央大学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Van de Ven, Hans(2011)。The Sino-Japanese War in History。The Battle for China: Essays on the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937-1945。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7.Lary, Diana(2000)。Defending China: the Battles of the Xuzhou Campaign。Warfare in Chinese History。Brill。  new window
8.盧漢(2013)。第六十軍赴徐州作戰記。正面戰場:徐州會戰--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霍實子、丁緒曾(2002)。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密電檢譯所。文史資料存稿選編‧特工組織。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維開(2011)。蔣中正在軍事方面的人際關係網絡。蔣介石的人際網絡。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鳳翰(2008)。蔣中正學習陸軍的經過。中國近代軍事史叢書,第2輯:民國初年。臺北:黃慶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維開(2013)。《蔣中正與民國軍事》導讀。蔣中正與民國軍事。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維開(2008)。劉鳳翰--中國近代軍事史拓荒者。中國近代軍事史叢書,第5輯:抗戰。臺北:黃慶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詠堯(1966)。我對王芃生先生的一點追思。王芃生先生紀念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斐(1987)。抗戰初期的南京保衛戰。南京保衛戰。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斐(2013)。徐州會戰概述。正面戰場:徐州會戰--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葉鍾驊(2002)。密碼電報研究機構內幕。文史資料存稿選編‧特工組織。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符昭賽(2002)。我所知道的楊杰。文史資料存稿選編--軍政人物。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郭驥(1984)。陳誠。中華民國名人傳。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戚厚杰(1999)。林蔚(1889-1955)。民國高級將領列傳。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瑞德(2015)。國軍成員素質與戰力分析。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第2編:軍事作戰。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瑞德(2015)。軍事體制。抗日戰爭與戰時體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注洪(2005)。國外中國抗日戰爭史研究述評。近十年來抗日戰爭史研究述評選編(1995-2004)。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之淦(1993)。徐永昌傳。國史擬傳。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秋宗鼎(1996)。蔣介石的侍從室紀實。中華文史資料文庫。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居亦橋、江元舟(2005)。跟隨蔣介石十二年。在蔣介石宋美齡身邊的日子:侍衛官回憶錄。北京:團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林桶法(2015)。武漢會戰期間蔣介石的決策與指揮權之問題。戰爭的歷史與記憶(1):和與戰。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李雲漢(1996)。對日抗戰的史料和論。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呂芳上(2015)。近代中國軍事歷史研究的回顧與思考。國軍與現代中國。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何智霖、蘇聖雄(2015)。中期重要戰役。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第2編:軍事作戰。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何智霖、蘇聖雄(2015)。初期重要戰役。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第2編:軍事作戰。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何智霖、蘇聖雄(2015)。後期重要戰役。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第2編:軍事作戰。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安占海(2013)。徐州突圍片斷。正面戰場:徐州會戰--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王維鈞(2000)。同仇敵愾、抗日救亡--回憶參加研究日本密電碼的前前後後。文史資料選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戶部良一、趙星花(2009)。華中日軍:1938-1941--以第11軍的作戰為中心。戰略與歷次戰役。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徐永昌先生治喪委員會(1962)。徐永昌先生事略。徐永昌先生紀念集。臺北:徐永昌先生治喪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沈定(1990)。軍委會參謀團與滇緬抗戰。遠征印緬抗戰。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張振國(1983)。對軍事情報工作的回憶。戰史論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蘇聖雄(2015)。國軍於徐州會戰撤退過程再探。戰爭的歷史與記憶。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張瑞德(2006)。一九三七年的國軍。蔣中正與近代中日關係。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徐乃力(1985)。好男應當兵:對日抗戰時期中國的軍事人力動員。孫中山先生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史。臺北:孫中山先生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段瑞聰(2013)。抗戰、建國與動員--以重慶市動員委員會為例。中外學者論蔣介石。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侯坤宏(2015)。抗戰時期的徵兵。抗日戰爭時期糧食供求問題研究。北京:團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岩谷將(20130000)。蔣介石、共產黨、日本軍--二十世紀前半葉中國國民黨情報組織的成立與展開。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形塑(第二冊):變局與肆應。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李玉貞(2015)。共產國際、蘇聯與黃埔軍校關係的幾個問題。國軍與現代中國。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Worthing, Peter(2015)。何應欽和國民革命軍的發展。國軍與現代中國。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何世同(20150000)。國軍「平型關之戰」與共軍「平型關大捷」。抗日戰爭是怎麼打贏的:紀念黃埔建校建軍90週年論文集。桃園:國防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王奇生(20150000)。抗戰初期的「和」聲。戰爭的歷史與記憶。臺北:國史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1964)。橋本群中将回想応答録(参謀本部作成)。現代史資料(9):日中戦爭。東京:みすず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久保亨(2011)。東アジアの総動員体制。岩波講座 東アジア近現代通史。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波多野澄雄(2006)。日本陸軍における戦略決定、1937-1945。日中戦争の軍事的展開。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姫田光義(2004)。「国民精神総動員体制下における国民月会。重慶国民政府史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姫田光義(2005)。「抗日戦争における中国の国家総動員体制--「国家结動員法」と国家総動員会議をめぐって。民国後期中国国民党政権の研究。東京:中央大学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Ch'i, Hsi-sheng(1992)。The Military Dimension, 1942-1945。China's Bitter Victory: the War with Japan, 1937-1945。Armonk, N.Y.:M.E. Sharpe。  new window
55.陳永發(20150000)。關鍵的一年--蔣中正與豫湘桂大潰敗。中國歷史的再思考。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