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刑事第三審自為判決之界限
書刊名:檢察新論
作者:吳巡龍
出版日期:2019
卷期:26
頁次:頁94-108
主題關鍵詞:第三審自為判決刑事訴訟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陳運財(20070400)。刑事訴訟第三審構造之探討。月旦法學,143,47-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樸生(19711000)。刑事訴訟之第二審與第三審。法令月刊,22(10),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運財(20130815)。第三審刑事訴訟之言詞辯論與自為判決。臺灣法學雜誌,230,134-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121200)。中華民國法官協會101年度學術研討會--家事債務之執行、審判效能再提升。法官協會雜誌,14,1-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洪昌宏(20130815)。第三審刑事訴訟之行言詞辯論與自為判決。臺灣法學雜誌,230,126-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Steury, Ellen Hochstedler、Frank, Nancy、陳衛東、徐美君(2002)。美國刑事法院訴訟程序。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連孟琦、法務部(2016)。德國刑事訴訟法。法務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del Carmen, Rolando V.、張鴻巍(2006)。美國刑事訴訟--法律和實踐。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樸生(1999)。刑事訴訟法實務。陳樸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鈺雄(2017)。刑事訴訟法。臺北:林鈺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法務部、朱學瑛(2016)。日本刑事訴訟法暨刑事訴訟規則。法務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謝煜偉(20160000)。最高法院在死刑量刑判斷中的角色與功能:日本與臺灣的比較。變遷中的東亞法院:從指標性判決看東亞法院的角色與功能。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鈺雄(2016)。最高法院如何開庭審理--以刑事案件之開庭標準與審理流程為中心。最高法院之法治國圖像。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