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原鄉兒少性侵案之處遇歷程與工作反思:以屏東縣兒少保護工作為例
書刊名:社區發展季刊
作者:沈慶鴻戴如玎周祝滿高信傑
作者(外文):Shen, Ching-hungTai, Ju-tingChou, Chu-manKao, Hsin-chieh
出版日期:2020
卷期:169
頁次:頁256-270
主題關鍵詞:兒少性侵害兒少保護原鄉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7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胡淑貞、吳慧敏(20010700)。兒童時期性侵害盛行率及相關因子研究:以臺南市和花蓮市高中職學生為例。公共衛生,28(2),135-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惟真、卓雅苹(20171100)。臺灣少年性侵害循環影響因子與司法處遇之探討。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20,249-2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Nickson, A.、Dunstan, J.、Esperanza, Z.、Barker, S.(2011)。Indigenous practice approaches to women, violence, and healing using community development: A partnership between indigenous and nonindigenous workers。Australian Social Work,64(1),84-95。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聖峯、張佳樺、呂建鋒(2014)。是「愛」 ? 還是「礙」?部落男童性侵害案件跨專業多元處遇初探。「精進與傳承--2014家庭暴力及性侵害跨界處遇與研究」研討會,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高雄市政府社會局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黃源協、莊正中、童伊迪、侯建州、陳恰雯、陳美淑(2008)。建立原住民族社會安全體系之規劃。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妙容、洪素珍(2012)。兒童及少年家內性侵害被害人社工處遇模式之研究--安置評估與創傷復原 (計畫編號:PG10102-0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素珍(2008)。內政部「男童及少年安置機構性教育及性侵害防治計畫」結果需求評估。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內政部(2018)。內政部統計年報:人口年齡分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書昀、韋愛梅、王珮玲(2018)。兒少受虐現況問題暨保護工作成效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洪文惠(2018)。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性侵害防治工作模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原住民族委員會(2019)。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郭雅真(2007)。童年期遭受性侵害成年女性倖存者個別諮商經驗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衛生福利部(2015)。兒童及少年保護工作指南。臺北:衛生福利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屏東縣(2018)。屏東縣兒童及少年保護案件統計資料,屏東縣政府社會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18)。兒童及少年保護、性侵害犯罪防治統計資訊,https://dep.mohw.gov.tw/DOPS/lp-1303-105-xCat-cat02.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Korff, J.(2019)。Sexual abuse in Aboriginal communities,https://www.creativespirits.info/aboriginalcuIture/health/aboriginal-sexual-abuse#fn4。  new window
4.Harrison, D.(2014)。Indigenous children suffer more abuse,https://www.smh.com.au/politics/federal/indigenous-children-suffer-more-abuse-20140708-3bl9n.html。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沈慶鴻(2014)。親密關係暴力防治之現況檢視:原住民觀點。部落、家庭與照顧:原住民族生活經驗。台北:雙葉書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麗珍、李明政(20100000)。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福利與健康政策評估。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