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孤獨的旅行者--從巴特《明室》看保羅.奧斯特《孤獨及其所創造的》
書刊名:雲漢學刊
作者:柯欣汝
出版日期:2019
卷期:37
頁次:頁66-84
主題關鍵詞:孤獨及其所創造的保羅.奧斯特羅蘭.巴特明室攝影The Invention of SolitudePaul AusterRoland BarthesCamera LucidaPhotograp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施恩惠(20130600)。通往他者的記憶:保羅.奧斯特自傳《孤獨及其所創造的》中的生成主體。中外文學,42(2)=441,65-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瓊(2013)。《孤獨及其所創造的》創造了什麼?--論奧斯特小說的若干重要主題和基本敘事模式。外國文學,2013(2),67-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嚴建強(2011)。博物館與記憶。國際博物館,2011(1),23-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Shimojo, Keiko(20100930)。Writing in a Shipwreck: Family, Identity, and Memory in Paul Auster's The Invention of Solitude。宮崎大学教育文化学部紀要.人文科学,23,27-36。  new window
5.Sammarcelli, F.(2014)。A museum of one's own: The journey of the eye/I in Paul Auster's The Invention of Solitude。Word & Image,30(1),31-38。  new window
6.王建(1997)。孤獨意識產生根源探析。青海社會科學,1997(1),62-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綺玲(19980900)。「事後靜下來,不由自主悟得一引向盲域的局部細節?」--談《明室》中「刺點」的幾個定義矛盾。中外文學,27(4)=316,94-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順裕(2017)。偶遇孤獨:保羅‧奧斯特作品中的記憶與書寫(博士論文)。淡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arrett, William、段德智(1992)。非理性的人 : 存在主義哲學研究。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arthes, Roland、Howard, Richard(2000)。Camera Lucida: Reflections on Photography。London:Vintage。  new window
3.Fromm, Erich、劉林海(2007)。逃避自由。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路況(20160000)。思想與明星:中西文藝類型的系譜與星圖。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Auster, Paul、吳美珍(2012)。孤獨及其所創造的。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Taylor, Charles、韓震(2017)。自我的根源。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Sontag, Susan、艾紅華、毛建雄(2002)。論攝影。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羅佐歐(20160421)。茨維塔耶娃:為愛而生,因愛而死,https://www.douban.com/note/5530795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Heidegger, Martin、陳映嘉、王慶節(1987)。世界之為世界。存在與時間。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