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專跆拳道社團參與者休閒效益對幸福感之預測力
書刊名:運動休閒管理學報
作者:秦玉芳張瓊云畢璐鑾
作者(外文):Chin, Yu-fangChang, Chiung-yunPi, Lu-luan
出版日期:2020
卷期:17:2
頁次:頁18-29
主題關鍵詞:心理效益教育效益正向情感生活滿意度Psychological benefitsEducation benefitsPositive emotionLife satisfa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2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林昕翰、畢璐鑾(20100800)。社區大學舞蹈課程休閒效益之研究--以臺北市社區大學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9(2),82-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長發、簡彩完(20140600)。自行車參與者休閒態度、休閒效益及幸福感之研究--以臺北市地區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1(2),43-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Robinson, D. W.(1992)。A descriptive model of enduring risk recreation involvement。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4(1),52-63。  new window
4.Pi, L.-L.、Lin, Y.-H.、Chen, C.-Y.、Chiu, J.-C.、Chen, Y.-M.(2014)。Serious leisure, motivation to volunteer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volunteers in recreational events。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19(3),1485-1494。  new window
5.楊宜昌、張家昌、蘇泰源(20150900)。大專跆拳道選手參與動機研究。彰化師大體育學報,14,165-1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畢璐鑾、黃純湘、陳麗華、郭正德(20170600)。健走旅遊參與者之休閒涉入、休閒效益對再遊意願之影響。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7(1),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珈瑛(20170900)。瑜珈參與者心流體驗、休閒效益對幸福感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4(3),74-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Diener, E.(1984)。Subjective well-being。Psychological Bulletin,95(3),542-575。  new window
9.洪致瑩(20190600)。臺灣高齡者休閒運動涉入之研究。休閒與社會研究,19,27-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蕙娟、陳露菁(20141000)。跆拳道館學員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臺中市跆拳道館為例。運動與健康研究,3(3),23-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Tadesse, Michael Emru(2017)。Martial arts and adolescents: Using theories to explain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Asian martial arts on the well-being of adolescents。Ido Movement for Culture: Journal of Martial Arts Anthropology,17(2),9-23。  new window
12.陸洛(19980100)。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 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創文、鍾志強、陳金宏(20150900)。路跑參與者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休閒運動期刊,14,111-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昕翰、鄭溫暖、邱榮基、畢璐鑾(20111200)。臺北市社區大學舞蹈課程知覺服務品質與休閒效益。運動休閒管理學報,8(2),55-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余瑋舲(2009)。大臺北地區自行車參與者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霽翔(2000)。跆拳道運動在台灣發展過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泯辰(2016)。跆拳道道館營運模式之研究--以森林道館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瑞辰(2018)。臺灣師範校院學生體育課程滿意度、休閒運動態度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煜鈞(2018)。健走旅遊參與者之認真休閒、幸福感與再遊意願(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枋薇菁(2017)。跆拳道選手運動員認同、運動熱情與運動幸福感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孫嘉孝(2016)。跆拳道選手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及自覺訓練效果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方設計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志杰(2009)。大專院校學生體育性社團活動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之研究--以花東地區大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康龍豐(2009)。臺灣地區劍道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智慧(2008)。現代跆拳道運動教學與訓練。臺北市:大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行政院主計處(20171228)。國民幸福指數簡介,https://www.dgbas.gov.tw/ct.asp?xItem=30702&ctNode=2389&mp=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行政院主計處(20130307)。我國幸福指數架構及內容,https://www.dgbas.gov.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20200130)。全國跆拳道館,http://www.tpetkd.org.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弘光盃(2018)。2018第11屆弘光盃全國大專跆拳道錦標賽秩序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