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地方政府土地徵收行為與土地財政關連性:財政分權、地方競爭與政績升遷壓力視角
書刊名:發展與前瞻學報
作者:柳金財
作者(外文):Liu, Chin-tsai
出版日期:2021
卷期:34
頁次:頁117-145
主題關鍵詞:土地徵收農民維權地方競爭政績考核土地財政Land expropriationPeasants' collective behavior of protecting their rightsTax assignment systemLocal competitionOffici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Land fina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Saich, Tonty、Yang, Xuedong(2003)。Innovation in China's local governance: Open Recommendation and Selection。Pacific Affairs,76(2),185-208。  new window
2.王曉陽(2007)。重新審視土地出讓改革:一個國有產權和公共財政的框架。當代財經,2007(2),34-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軍杰、周衛峰(2005)。基於政府間競爭的地方政府經濟行為分析--以『鐵本事件』為例。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5(1),49-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建英(2008)。基於地方政府競爭視角的地方財政風險成因分析。山東經濟,149,94-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華耕(2009)。基於制度角度分析地方政府間競爭行為失範的成因。企業經濟,2009(11),126-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官永彬(2011)。財政分權體制下地方政府競爭的激勵機制分析。重慶師範大學學報,2011(4),30-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滔、楊慶媛、丰雷(2006)。土地出讓市場的博奕分析:利益背景與政府行為過程。中國土地科學,20(4),18-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衛峰、李軍杰(2005)。開發區基礎設施投資與招商引資--以H開發區和T開發區為例。學海,2005(1),128-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柏必成(2011)。我國地方政府競爭行為及其解釋。學習論壇,27(10),58-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德富、涂雲龍(2007)。我國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行為分析。現代商業,200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寇丹(2011)。論我國地方政府競爭對地方治理的效用:基於官僚制理論視角的分析。遼寧大學學報,39(5),138-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燕、楊振斌、趙迪(2006)。新農村建設中的地方政府行為特徵淺析。世界農業,2006(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世賢(2004)。關鍵要規範地方政府投資行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安錄(2007)。緊縮地根下政府的職能和行為規範--兼論土地政策在國民經濟宏觀調控中的運作。理論月刊,2007(4),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恆龍、陳憲(2006)。財政競爭對地方公共支出結構的影響--以中國的招商引資競爭為例。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6(6),57-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愛群、張家康(2012)。對土地財政轉型的探討。改革與開放,2012(5),18-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麗萍(2008)。關於政府「土地財政」行為的分析。商業文化,200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蔣伏心、林江(2010)。晉升錦標賽、財政週期性與經濟波動: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財貿經濟,2010(7),44-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周飛舟(2006)。分稅制十年:制度及其影響。中國社會科學,2006(6),100-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莉、王賢彬、徐現祥(2011)。財政激勵、晉升激勵與地方官員的土地出讓行為。中國工業經濟,2011(4),35-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陶然、袁飛、曹廣忠(2007)。區域競爭、土地出讓與地方財政效應:基於1999-2003年中國地級城市面板數據的分析。世界經濟,2007(10),15-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陶然、陸曦、蘇福兵、汪暉(2009)。地區競爭格局演變下的中國轉軌:財政激勵和發展模式反思。經濟研究,2009(7),2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靳濤(2008)。引資競爭、地租扭曲與地方政府行為。學術月刊,40(3),83-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Cai, Hongbin、Treisman, Daniel(2005)。Does Competition for Capital Discipline Governments? Decentral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Public Polic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5(3),817-830。  new window
25.郭豔茹(2008)。中央與地方財政競爭下的土地問題:基於經濟學文獻的分析。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8(2),59-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柳金財(20111200)。中國大陸分稅制實施與地方政府土地財政形成:問題與影響。育達科大學報,29,85-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Edin, Maria(2003)。State Capacity and Local Agent Control in China: CCP Cadre Management from a Township Perspective。The China Quarterly,173,35-52。  new window
28.劉迪平、陳媛媛、劉強(2008)。尋租、晉升、二元農地產權與地方政府徵地行為的邏輯思考。商業研究,375,139-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汪東升(2013)。調整利益分配關係,遏制地方政府的土地違法違規行為。行政與法,2013(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柳金財(20111200)。中國地方政府擴張性徵地行為之制度根源--產權多元、公共利益模糊及法律變通。公共事務評論,12(2),39-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李克垣(2020)。農村宅基地的徵收及補償。上海律師,202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周彬(2013)。土地財政、公共服務和地方政府行為。山西財經大學學報,35(6),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楊志安、湯旖璆(2015)。地方政府橫向競爭與中央治理政策對土地財政不同發展階段影響研究:基於區域集群、主成分分析結果的動態面板分析。財經論叢,2015(3),32-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柳金財(20120700)。中國大陸地方政府土地徵收機制與土地財政形成:地方競爭的分析視角。育達人文社會學報,8,21-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金志雲(2008)。雙重激勵下的地方政府間競爭行為的博奕分析:以投資支出競爭為例。安徽大學學報,32(2),123-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趙合雲(2011)。「土地財政」的生成機制:一個逆向軟預算約束理論的分析框架。財政研究,2011(10),37-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李勇剛、高波(2013)。政治激勵機制下的土地財政與經濟增長:基於市級面板數據的空間計量分析。南京社會科學,2013(12),15-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劉婧娟(2012)。「分稅制」與「土地財政」:我國土地徵收問題之誘因分析。法學雜誌,2012(7),171-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于舒揚(2011)。淺談財政分權下的地方競爭效應。思想戰線,2011(S1),128-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陳頌東(2009)。中國的分稅制與地方財政自給能力。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9(3),92-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王敬堯、宋哲(2007)。分稅制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財政投入研究:以中國十省市為分析對象。公共管理研究,2007(5),69-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陳萍(2004)。農村稅費改革與鄉鎮財政體制改革研究:以遼寧為例。社會科學輯刊,2004(5),84-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董再平(2008)。地方政府「土地財政」的現狀、成因與治理。理論導刊,2008(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席皓、劉凌旗(2016)。分稅制下縣級政府財政能力與民眾政治信任:基於全國代表性樣本的實證分析。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16(6),58-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田秀娟、周飛舟、趙陽(2003)。從農村稅費改革看鄉鎮財政困境和出路。宏觀經濟研究,2003(9),35-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王雍軍、李民吉(2002)。中國的政府間轉移:目標、制度及實施機制。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洪江(2008)。試析中央與地方在分稅制問題上的博奕與改善。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5),66-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孔善廣(2007)。分稅制後地方政府財事權非對稱性及約束激勵機制變化研究。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7(1),36-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高琳、高偉華(2018)。競爭效應抑或規模效應:轄區細碎對城市長期經濟增長的影響。管理世界,2018(12),67-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孫正、陳旭東、蘇曉燕(2019)。地方競爭、產能過剩與財政可持續性。產業經濟研究,2019(1),75-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張富強、蟻佳純(2013)。新型城鎮化建設與地方政府土地財政依賴症的克服。法治論叢,2013(4),225-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宋振玲、趙漣漪(2011)。論我國土地儲備制度的目標定位。遼寧行政學院學報,13(11),1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陳曉芳(2011)。我國土地儲備制度正當性考辨:以收儲範圍為視角。北京大學學報,48(5),117-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白淑軍、李憲坡(2004)。我國土地儲備制度研究進展綜述。湖北大學學報,31(3),319-3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羅輔林(2013)。新型城鎮化或將成為『土地財政』的解藥。雲南農業,2013(10),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熊暉(2006)。異化與回歸:我國城市土地儲備制度的正當性考辨。現代法學,2006(4),159-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田春華(2008)。11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國土地儲備制度建設的現狀與發展。國土資源,2008(3),38-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錢凱(2006)。我國土地出讓金改革的觀點綜述。經濟研究參考,2006(95),4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王玉波(2013)。土地財政對城市化的正負效應。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56-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余麗生(2011)。「土地財政」的財政學思考。財政研究,2011(3),19-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辛波(2015)。土地財政與土地金融耦合的風險及管控。當代財經,20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張力(2011)。我國土地儲備制度對房價的影響。現代經濟信息,2011(15),52-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魏紅蕾(2016)。我國土地財政中的地方政府行為與負效應研究。統計與管理,2016(8),53-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黃小虎(2010)。解析土地財政。中國改革,2010(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馬震(2020)。土地財政、地方政府行為與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基於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7年數據的分析。商業研究,202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2011)。地方之惑:土地財政何去何從。城市住宅,2011(10),16-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樊繼達(2011)。治理土地財政:一個公共經濟分析框架。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1(4),43-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胡娟、陳挺(2019)。財政分權、地方競爭與土地財政:基於一般均衡框架。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3),84-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龔麗貞(2019)。土地財政之源:壓力所迫還是晉升誘惑?基於東部沿海發達城市數據的實證分析。財經論叢,2019(5),2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周黎安、李宏彬、陳燁(2005)。相對績效考核:關於中國地方官員晉升的一項經驗研究。經濟學報,2005(1),57-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劉鵬(2009)。三十年來海外學者視野下的當代中國國家性及其爭論述評。社會學研究,2009(5),189-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周黎安(2007)。中國地方官員的晉升錦標賽模式研究。經濟研究,2007(7),36-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王美涵(2005)。土地出讓金的財政學分析。財政研究,2005(4),37-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天勇(2008)。中國行政體制改革30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永(2006)。南中國三農問題調查。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時紅秀(2007)。財政分權、政府競爭與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亞平(2007)。當代中國地方政府間競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黎安(2008)。轉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員激勵與治理。上海:格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顯明(2008)。市場化進程中的地方政府行為邏輯。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栗翹楚(20210604)。財政部: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等劃轉稅務部門徵收,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n1/2021/0604/c1004-32122987.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益刊(20210611)。20餘年土地出讓收入:從500多億元增至8.4萬億元,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71576598_114986-sh.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德彪(20200415)。賽迪余德彪:2020年土地投資重點關注這些城市?,https://twgreatdaily.com/cLSdhnEBrZ4kL1ViQvv-.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210614)。中國政府對土地出讓收入出手市場關注,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4/55317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程曉容(20190525)。蘇聯崩潰前9大徵兆折射今日中國,http://c.cari.com.m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1643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柳金財(20161101)。中國地方政府土地徵收行為造成的治理危機,https://www.storm.mg/article/183711?page=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天勇(20080222)。賣地財政的危害及改革措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長安(20100823)。土地問責關鍵是切斷「利益鏈」,http://big5.ce.cn/cysc/fdc/fc/201008/23/t20100823_20484052.s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賢金、李璐璐、陳志剛(2008)。中國土地出讓制度:發展、績效與改革。城市經濟與土地政策:發展、績效、改革。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Oi, Jean C.、Shukai, Zhao(2007)。Fiscal Crisis in China's Township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Grassroots Political Reform in Contemporary Chin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