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青少年地方方言的運用與同儕人際關係的影響
書刊名:文化事業與管理研究
作者:王瑞霞黃誌豪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7:3
頁次:頁40-58
主題關鍵詞:地方方言閩南語人際關係人格特質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王玟琳(19980700)。現代青少年衝突面面觀。學生輔導,57,66-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何麗君(2005)。溝通媒介認知、人際溝通能力、溝通滿足對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以電子資訊業與銀行業為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慧玲(2010)。雲林縣國小學生對閩南語的學習動機、班級氣氛及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聰凱(2009)。粗話對人際關係的正面意涵--以大學生為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孟珊(2004)。人際溝通能力量表之發展(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倢舲(2014)。害羞與人際行為對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及人際關係滿意度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史捷(2010)。大學生人格特質、人際溝通能力與愛情態度的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鄔昆如(1989)。人生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ullivan, Harry Stack、韋子木、張榮皋(2000)。精神病學的人際理論。台北:昭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佩芬(2000)。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臺北: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俞約法(2005)。語言國情學及其背景--從語言及文化的背景看蘇聯的文化語言學。語言國情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