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東北研究:文本與路徑
書刊名:中國現代文學
作者:宋偉杰張學昕
作者(外文):Song, WeijieZhang, Xuexin
出版日期:2021
卷期:40
頁次:頁19-33
主題關鍵詞:東北研究東北學東北文藝復興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柳書琴(20181200)。流亡的娜拉:左翼文化走廊上蕭紅的性別話語。清華學報,48(4),763-7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學昕(2021)。班宇的短篇小說,兼及「東北文學」。長江文藝,202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ong, Weijie(2020)。The Metamorphoses of Smokestacks。Cultur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Culture and Axiology,17(2),195-205。  new window
4.劉大先(2020)。東北書寫的歷史化與當代化--以「鐵西三劍客」為中心。揚子江文學評論,2020(4),58-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思(2020)。坍塌感、幽暗之心與理想主義--論班宇小說集《冬泳》的聲音技術。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20(4),67-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叢治辰(2020)。父親:作為一種文學裝置--理解雙雪濤、班宇、鄭執的一種角度。揚子江文學評論,2020(4),67-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洪喆(2016)。重訪工人階級文化空間:工人文化宮與社會主義的城市空間政治。文化研究,2016(3),23-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岩(2019)。世紀之交的東北經驗、反自動化書寫與一座小說城的崛起--雙雪濤、班宇、鄭執瀋陽敘事綜論。文藝爭鳴,2019(11),22-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岩(2018)。雙雪濤的小說與當代中國老工業區的懸疑敘事--以《平原上的摩西》為中心。文藝研究,2018(12),15-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岩(2018)。轉折年代的文化地方性問題與新中國地方文藝生產的形成--以東北文藝為中心。文藝理論與批評,2018(2),70-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喦(2015)。「新東北作家群」的提出及「新東北作家群」研究的可能性。芒種,2015(12),104-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平(2020)。「新東北作家群」論綱。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0(1),174-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叢治辰(2020)。何謂「東北」?何種「文藝」?何以「復興」?--雙雪濤、班宇、鄭執與當前審美趣味的複雜結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20(4),3-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閻晶明、沙憲增、陳曉明、謝有順、施戰軍、孟繁華、王春林、楊慶祥、劉瓊、高暉(2018)。《唇典》:一部書寫東北地域文化的心靈史--《唇典》研討會實錄。作家,2018(2),197-2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曉麗(2019)。「玻璃缸裏的魚」與「飄落的楊絮」--殖民地的弱危美學。學術月刊,2019(3),123-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曉麗(2020)。「滿洲文學」:誰的文學,何種文學,是否實存。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0(1),165-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怡(2020)。成都與中國現代文學發生的地方路徑問題。文學評論,2020(4),73-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中良(2020)。東北作家群的流脈和視域。文藝爭鳴,2020(7),6-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孫郁(2015)。蕭紅與黑土地上的亡靈們。小說評論,2015(3),26-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程巍(2018)。日俄戰爭與中國國民性批判--魯迅「幻燈片」敘事再探。山東社會科學,2018(6),59-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德威(2021)。文學東北與中國現代性--「東北學」研究芻議。小說評論,2021(1),60-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東。跨域流動中的文學與政治:重繪「東北作家群」的認知地圖(博士論文)。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曉麗(2008)。異態時空中的精神世界:偽滿洲國文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毓茂(1996)。東北現代文學大系:1919-1949。瀋陽:瀋陽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嚴家炎(1989)。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遲子建(2010)。白雪烏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Williams, Raymond(1977)。Marxism and Litera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魯迅(1991)。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Dai, Jinhua、Rofel, Lisa(2018)。After the Post-Cold War: The Future of Chinese History。Duk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8.劉岩(2015)。歷史・記憶・生產:東北老工業基地文化研究。中國言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班宇(2018)。冬泳。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逄增玉(1995)。黑土地與東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瑤(1982)。中國新文學史稿。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Song, Weijie(2018)。Mapping Modern Beijing: Space, Emotion, Literary Topograph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3.馮毓雲、羅振亞、黃光偉、汪樹東(2010)。龍江當代文學大系。北方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遼寧省作家協會(2009)。新中國60年遼寧文學精品大系。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福貴(2020)。東北流亡文學史料與研究叢書。春風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大久保明男(2017)。偽滿洲國的漢語作家和漢語文學。北方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曉麗(2017)。偽滿時期文學資料整理與研究。北方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中良(2017)。1931-1945年東北抗日文學大系。黑龍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張維陽,孟繁華(20171101)。大東北的地方誌和心靈史--評劉慶長篇小說《唇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德威(2020)。我們與鶴的距離--評遲子建《候鳥的勇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學昕(2019)。遲子建的「文學東北」--重讀《偽滿洲國》《額爾古納河右岸》《白雪烏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Debord, Guy(2006)。Introduction to a critique of urban geography。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 Anthology。Berkeley, CA:Bureau of Public Secrets。  new window
2.王德威(2019)。豔粉街啟示錄--雙雪濤《平原上的摩西》。平原上的摩西。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