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廖鴻基《討海人》中的張力結構
書刊名:文學前瞻
作者:沈詠智
出版日期:2020
卷期:20
頁次:頁29-40
主題關鍵詞:廖鴻基討海人張力結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蕭義玲(20091200)。流動視域,詩性之海:廖鴻基「討海人」寫作中的歸家之路。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4,165-1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喬國強(2008)。「隱含作者」新解。江西社會科學,200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秀枝(20081200)。廖鴻基《討海人》中的民間信仰與文化。海洋文化學刊,5,99-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國安(2012)。論夏曼.藍波安與廖鴻基海洋書寫的差異。人文社會科學研究,6(4),26-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志盛(20130300)。廖鴻基的生命腳跡及其著作。國立高雄海洋科大學報,27,201-2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智雄(20130600)。回歸文本:論廖鴻基《討海人》的寫作特色。海洋文化學刊,14,83-1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廖鴻基(2012)。漂流監獄。臺中: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Genette, Gérard、王文融(1990)。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廣倉(2006)。結構主義文學批評方法研究。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鴻基(1996)。討海人。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鴻基(2006)。腳跡船痕。INK印刻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廖鴻基(2006)。海天浮沉。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沃爾夫岡‧伊瑟爾(1978)。閱讀行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廖鴻基(1999)。走不完的海灘路。來自深海。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