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廣異記》中泰嶽三郎與華山府君之互文關係和歷史詮釋--兼論唐五代其他山神搶婚故事
書刊名:興大中文學報
作者:李昭鴻
作者(外文):Lee, Chao-hung
出版日期:2021
卷期:49
頁次:頁79-108
主題關鍵詞:戴孚廣異記泰山神華山神山神搶婚Dai-FuGuang Yi JiGod of TaishanGod of HuashanBride kidnapping of mountain god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91
期刊論文
1.杜貴晨(1997)。中國古代小說「三複情節」的流變及其美學意義。齊魯學刊,5,8-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白文固(20020500)。歷代僧道人數考論。普門學報,9,87-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長東(2004)。本命信仰考。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1),54-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昱東(20101200)。唐代科舉制度的演進。空大人文學報,19,179-2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邵穎濤(2011)。巡遊泰山地府題材小說流變與冥界觀的演進。學術論壇,2011(7),90-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東海(20100600)。山嶽.經典.世變--唐華山賦之山嶽書寫變創及其帝國文化觀照。漢學研究,28(2)=61,267-2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丁肇琴(20110700)。唐代小說與華山關係之探討。人文社會學報.世新大學,12,233-2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真(2010)。唐代社會關於道士法術的集體文學想像。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6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杜貴晨(1997)。古代數字「三」的觀念與小說的「三復」情節。文學遺產,199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杜貴晨(2016)。略論泰(太)山與太行山、華山等之互稱及其對文學的影響。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邵穎濤(2009)。唐代華山神靈異小說探析。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Z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郭靜(2009)。《聊齋誌異.胭脂》與「三復情節」。語文學刊,200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凱月(2017)。神話語境下的山神祭祀習俗與初民意識--以《山海經》為例。大眾文藝,20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應橋(2010)。試論我國古代的「天帝」形象。洛陽理工學院學報,2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賈海建(2014)。神怪小說中的山神故事與山神信仰。民族文學研究,20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賈海建(2016)。魏晉六朝時期泰山府君與泰山神關係考論。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縉(2017)。北宋華山信仰初探。中原文化研究,20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永平(2004)。論唐代的山神崇拜。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姚政志(2017)。宋代東嶽信仰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宮磊(2007)。宋真宗封禪探究(碩士論文)。山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緒民(2013)。唐代小說中唐玄宗形象之塑造及其演變(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蔣巧伶(2018)。明清小說中的搶親故事的承衍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熊賢勇(2013)。《廣異記》重寫研究--以人神類小說為例(碩士論文)。西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蕭登福(2006)。道教地獄教主--太乙救苦天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孚、方詩銘(1992)。廣異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華(1985)。博物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干寶、李劍國(2007)。新輯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國良(1979)。唐代小說敘錄。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班固、顏師古、王先謙(1982)。漢書補注。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夢鷗(1973)。唐人小說研究(二集):陳翰《異聞集》校補考釋。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段成式、許逸民(2015)。酉陽雜俎校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應劭(1966)。風俗通義。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夢鷗(1983)。唐人小說校釋。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劍國(2017)。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邵穎濤(2014)。唐代敘事文學與冥界書寫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薛用弱(1966)。集異記。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昉(1987)。太平廣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賈二強(2002)。唐宋民間信仰。福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葛洪、孫星衍(1962)。抱朴子。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唐臨(1997)。冥報記。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004)。太一救苦護身妙經。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004)。洞真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內真經。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安琪、黃萃婷(2007)。西嶽華山:神格化及與道教之關係。神話與文學論文選輯2006-20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燕萍(2012)。角色與行動、霸力和人神戰--論唐代華山神的四篇搶婚小說。神話、仙話、鬼話:古典小說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