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近代社會性質之商榷
書刊名:二十一世紀
作者:胡成
出版日期:1991
卷期:3
頁次:頁28-36
主題關鍵詞:中國性質社會近代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龐樸(1986)。文化結構與近代中國。中國社會科學,198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馬敏(1989)。過渡特徵與近代形態。歷史研究,198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旭麓(1988)。關於近代史線索的思考。歷史研究,198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時岳(1984)。中國近代史主要線索及其標誌之我見。歷史研究,198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澤厚(1986)。論中國現代三次學術論戰。走向未來,198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時岳(1988)。關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思考。歷史研究,198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姜義華(1988)。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嬗變軌迹的新探尋。近代史研究,198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泰來(1988)。關於中國近代史體系問題。湘潭大學學報,198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Remer, C. F.(1933)。A Study of Chinese Boycott。Baltmore:John Hopktin Press。  new window
2.Feuerwerker, Albert(1968)。The Chinese Economy, 1912-1949。Ann Arbor: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Wallerstein, Immanuel Maurice(1979)。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 Essay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197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Sills, David L.(1968)。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New York:Macmillan & Free Press。  new window
6.黃宗智(1986)。華北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Wallerstein, Immanuel Maurice(1976)。The Modern World-System。New York:Academic Press, Inc.。  new window
8.中國史學會(1961)。洋務運動。上海:上海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87)。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Feuerwerker, Albert(1958)。China's Early Industrialization: Sheng Hsuan-huai (1844-1916) and Modern Enterpris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1.嚴復。嚴復詩文選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方顯廷(1931)。中國的工業化。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吉爾伯特.羅茲曼、國家社會科學基本「比較現代化」課題組(1988)。中國現代化。南京:江蘇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梁啟超(1984)。變法通議。梁啟超選集。上海:上海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敦偉(1938)。十年來的中國工業。十年來的中國。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論清代後期外國銀幣的流通
2. 鄉村再建中的“鄉紳”--日本東北地區鄉村的田野調查經驗對中國社會的啟示
3. 評佐藤仁史,《近代中國の鄉土意識:清末民初江南の在地指導層と地域社會》(研文出版,2013年)
4. 權錢之間:周瑞金先生談改革
5. 評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和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6. 劉正剛,《東渡西進--清代閩粵移民臺灣與四川的比較》(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7. 論醫學與政治--近代國家發展的政治社會考察
8. 評:陳姃湲:《從東亞看近代中國婦女教育--知識份子對「賢妻良母」的改造》 (臺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 2005)
9. Hu Siao-chen's Cainü Cheye Weimian: Contributions and Questions [書評:胡曉真, 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 (臺北:麥田出版社, 2003)]
10. 司法檔案以及清代中國的法律、經濟與社會研究
11. 無聲亦有聲--評介呂芳上等編《無聲之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社會、文化)(1600-1950)》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3)
12. 游移於傳統與現代之間 [書評: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臺北市:一方出版社, 2002)]
13. 探尋中國法律傳統的近代意義--《中國法律近代化論集》主題述評
14. 評介Sex, 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y Matthew H. Sommer [by Matthew H. Sommer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5. 評王伯琦先生著《近代法律思潮與中國固有文化》 (臺北:法務通訊雜誌社, 1993)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