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The Doctrine of Kuei Sheng 貴生 in the Lu-shih Ch'un-ch'iu 呂氏春秋
書刊名: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作者:劉殿爵
作者(外文):Lau, D.C.
出版日期:1992
卷期:2
頁次:頁51-92
主題關鍵詞:呂氏春秋貴生思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
     第一節闡述貴生思想的內容。《呂氏春秋》開宗明義說:「天下莫貴於生。」這是因為「吾生之……利我亦大矣」。大利指的是六欲的滿足,但欲望追求滿足便很容易危害生命,因此必須加以控制。但欲望是人性的內容而「性者所受於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幸而「欲有情,情有節」而「聖人」「異」於常人,能夠「得其情」,這就是說「得其節」。「節」就是「合理的限度」,什麼是合理的限度,是由「貴生」原則來決定的,所謂「由貴生動,則得其情矣;不由貴生動,則失其情矣」。既然認為「生」貴於天下,所以欲望追求滿足時,「利於生者則為」,「害於生者則止」。   第二節提出「貴生」是為誰說法的問題,結論是為人君說法,這由以下一點可以看得出來。《呂氏春秋》稱耳目鼻口為四官,又說「立官者,以全生也。今世之惑主,多官而反以害生,則失所為立矣。」可見《呂氏春秋》著眼於兩者共同之處。四官追求的是心的享受,官的職責是提供人君的享受,兩者都很容易導致生命受到危害,人君要避免「害生」的後果,就要「由貴生動」。至於人民,則與人君不同。人民可以統治,是因為有欲,欲愈多愈容易統治,所以不能讓他們明白「貴生」的道理。士人之中有「以身為人」的,這樣的人就是不承認「天下莫貴於生」。對這樣的人講「貴生」是不會有影響的。   第三節認為「貴生」確是源出楊朱,但楊朱原來的學說是極端的為己主義,不肯拔一毛去「利天下」,也不肯用「一毛」去換取天下。《呂氏春秋》的編者拿楊朱的「為我」和荀子的性論結合起來,變成了一種合理化的享樂主義。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