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小學三年級英語教學追蹤輔導後續實驗教學
書刊名:教育研究資訊
作者:曹逢甫吳又熙謝燕隆
出版日期:1994
卷期:2:3
頁次:頁111-122
主題關鍵詞:三年級小學後續英語教學實驗教學輔導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9)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8
     本實驗的目的在回答以下三個問題:第一,提早學習一種外語是否成效較好?第二,提早學習一種外語,對學習者之國語文學習會否產生影響?第三,「由語音而文字」的外語教學是否能產生較佳之教學成效。實驗結果顯示:第一,提早學習一種外語,學習者在掌握聽與說兩種技能方面確實較好,在文法閱讀方面卻不盡然。第二,提早學習一種外語,對學習者之國語文沒有不良影響。第三,由於「由語音而文字」的教法較符合語言之習得之自然順序,因此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以及同學配合的意願上都比較好。也因此而容易產生較好之學習效果。
期刊論文
1.Sorenson, Arthur(1967)。Multilingualism in the Northwest Amazon。American Anthropologist,69(6),670-684。  new window
2.Scovel, Tom(1969)。Foreign accents,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cerebral dominance。Language Learning,19(3/4),245-254。  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周中天、徐加玲(1989)。兒童提前學習英語對其日後英語能力影響之研究 (計畫編號:NSC78-0301-H003-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曹逢甫(1992)。小學三年英語教學追蹤輔導後續實驗計劃:第一年研究成果報告。台北市: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懿麗(1987)。國小兒童學習英語之實驗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曹逢甫(1993)。小學三年英語教學追蹤輔導後續實驗計劃:第三年研究成果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曹逢甫(1993)。小學三年英語教學追蹤輔導後續實驗計劃:第二年研究成果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乃冬(1992)。台灣地區大學生的第二語言學習信念與學習策略(博士論文)。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ickerton, Derek(1981)。Roots of language。Ann Arbor, Michigan:Karoma。  new window
2.Lenneberg, Eric H.(1967)。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new window
3.邱億明(1990)。國小雙語文教學實驗計劃。新竹: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rown, H. Douglas(1987)。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Walsh, T. M.、Diller, K. C.(1981)。Neurolinguistic considerations on the optimum age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universals in language learning aptitude。Rowley, Massachusetts: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new window
2.Zangwill, O.(1971)。The neurology of language。Linguistics at large。New York:The Viking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