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審美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書刊名:藝術學報
作者:林政華
出版日期:1995
卷期:56
頁次:頁215-226
主題關鍵詞:審美教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8
     愛美雖然是人的天性,人類自幼就喜歡美、追未美;但是,無可諱言的,世上卻存在著一股反作用力,不論有意的或無意的,在破壞美、毀損美。為了要讓人人知道什麼是美,如何去追求、創造美,並消除破壞美的因素和阻力,「審美教育」在今天是越形重要了。 筆者即有鑒於此,而從事美學的探究,撰寫本論文,就審美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兩條進路,全面而深入地探討此一攸關人們生活品質提升的美學課題。讀者閱讀本論文之餘,將可對美以及審美教育的相關方面,了解透徹,從而認同審美教育的定要性,在工作上、日常生活中,表現美的創造力,使自己及周圍的大小環境,都能得到美化,自動為締造美的人生,美的環境,而付出偉大的力量,共期美好新世界的到臨。
期刊論文
1.李石杰。東方雜誌。東方雜誌,19(2),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俊傑(1992)。略論美育的功能。美育,2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蘇霍姆林斯基(1983)。帕夫雷什中學。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華力進(1980)。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光潛(1982)。歌德談話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樊美筠(1990)。兒童的審美發展。兒童的審美發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戚廷貴(1989)。美學:審美理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Croce, Benedetto。美學原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仇春霖(1988)。美育原理。北京:中國青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滕守堯(1997)。審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朱光潛(1979)。美學。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魯迅(1981)。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政華(1989)。兒語三百則與理論研究。兒語三百則與理論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豐子愷。藝術趣味。藝術趣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政華(1995)。瓶頸與突破。瓶頸與突破。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Plato(1963)。文藝對話集。文藝對話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蔡元培(1979)。蔡元培先生全集。蔡元培先生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同華(1989)。美學與藝術講演錄續編。美學與藝術講演錄續編。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黎金(1978)。愛迪生。愛迪生。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普列漢諾夫(1923)。普列諾夫美學論文集。普列諾夫美學論文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983)。名人名言錄。名人名言錄。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林清奇(1988)。美與藝術。美與藝術。安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987)。精神文明和美育。劉海粟藝術文選。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梁啟超(1983)。中國韻文裏所表現的情感。中國韻文裏所表現的情感。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高平叔(1987)。蔡元培美育論集。蔡元培美育論集。湖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