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Towards Cultural-Political Identity--Views from Taiwan, China, Japan and the West
書刊名:漢學研究
作者:馬漢茂
作者(外文):Martin, Helmut
出版日期:1996
卷期:14:1=27
頁次:頁1-51
主題關鍵詞:臺灣文學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
     最近五十年中國大陸,有數本臺灣文學史出版,其中有幾本臺灣也翻版,造成臺 灣境內激烈討論,何以臺灣的學者沒有編自己的、具權威性的文學史。本篇論文概括性檢討 現存的文學史資料,並評價臺灣、日本、大陸於此方面的研究,也稍微涉及臺灣文學史應以 何模式介紹於西方。中國大陸的臺灣文學史研究是政府所需要且由政府補助;臺灣正好相反 ,政府對於本土文學保持中立,而繼續持有「中華民國文藝」的觀念;日本學者則關注精密 的微觀研究,尤其是日據時代的臺灣文學。   本文具體討論三部臺灣學者撰述的文學史:陳少廷、葉石濤、彭瑞金,均完成於一九七七 至九一年間;另討論五本本土文學評論集,作者為:葉石濤、李喬、鄭清文、彭瑞金、劉春城 ,均由高雄派色出版社於一九九二年出它們對於八十年代迄九十年代初文學情況,作了深動 描述。   在臺灣編臺灣文學史主要的困難是政治文化性的,此外臺灣文學史家對現代文學史理論 的方法論也還陌生。本文結論:在中國或在臺灣,現存的臺灣文學史不論是由個人作家完成 、或集體創作,他們 的工作速度都太快,而且在不太理想的情況下完。 撰寫臺灣文學史的初步階段已近結束,臺灣很快有它自己的有一個新的社會認同。未來的臺 灣文學史將會是此新的臺灣社會認同的基點,不論是在東亞的範圍抑或是在國際的範圍內 。
期刊論文
1.Fokkema, D. W.(19850900)。Literary History:A comment on some Problems in Literary Historiography with reference to Anna Balakian, ed., The Symbolist Movement (1982)。Tamkang Review,16(1),1-15。  new window
圖書
1.彭瑞金(1992)。瞄準臺灣作家。Kaohsiung。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彭瑞金(1980)。泥土的香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彭瑞金(1991)。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松永正義(1986)。臺灣現代小說選。臺灣現代小說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國當代文學資料叢書。中國當代文學資料叢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正惠(1993)。戰後臺灣文學經驗。戰後臺灣文學經驗。Taipei。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92)。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Getto, G.(1981)。Storia delle Storie Letterarie。Storia delle Storie Letterarie。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齊邦媛(1990)。千年之淚:反共懷鄉文學是傷痕文學的序曲。千年之淚:當代臺灣小說論集。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龍應台(1985)。龍應臺評小說。龍應臺評小說。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