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齊白石人物畫及其繪畫內在意義試析
書刊名: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
作者:胡懿勳
作者(外文):Hu, Yi-hsun
出版日期:1996
卷期:3
頁次:頁141-166
主題關鍵詞:齊白石人物畫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8
     本文承本館舉辦海峽兩岸齊白石收藏展所發行的圖錄《白石畫冊》中,拙作<齊 白石人物畫的內在涵意>一文之基礎增補有關齊白石人物畫所傳承明、清兩代諸家的風格關 係,並擴大其自身之草蟲、水族、山水繪畫題材的比較,藉以了解齊白石的繪畫在內容取向 之差異。此差異性說明了齊白石的繪畫題材、表現形式與創作觀照,由於背景條件之不同而 產生互動效應,亦由不同類別的繪畫題材中析釋齊白石整體創作的主從關係。繼而,將齊白 石的繪畫創作置於整體大環境中觀察其創作內容之層理性意義;從中國近代水墨繪畫發展的 社會背景條件中,探討齊白石作品的內在意含,較能釐清研究上幾項在討論繪畫內容上模糊 未明的觀點。文中所引徵的作品以「海峽兩岸齊白石收藏展」中的展品為主要依據,再以相 同類型或題材的作品作為排比輔證的資料,增加以作品為實例以期能應證論述的觀點。 當論及齊白石應酬的、維生的、承襲傳統的、形式化的作品之層理性意義時,並未表示同時 涉及其藝術價值判斷的諸項審美課題。齊白石以其多能、多藝、多產的藝術成就聞名於世, 並對現代中國水墨畫發展引起感染作用,故應對其繪畫有正確恰當的觀察角度,以免出現過 之或不及評價。從齊各類繪畫中比較分析,以其人物畫最能反應出「民間味」的特質,在幾 經社會環境巨大變動,其創作仍保持表現風格的自主性,此即顯示,齊白石的創作歷程與風 格均未如其他同時期創作者受大環境制約,在有意或無意之間反映出時代背景對創作的要求 或限制,這種現象表明齊白石的創作自主性與其創作歷程的背景有直接關聯。 齊白石整體繪畫的重要性有如歷史演進的進程之中,每一個時代轉換時所標幟出的「歷史變 點」;它代表著一種不同於前人創作時的視覺意象的醞釀,同時給予後人一個有價值的參考 架構。
期刊論文
1.郎紹君(1996)。齊白石。中國美術巨匠週刊,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易恕孜(19630100)。白石老人生平略記。傳記文學,2(1),25-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齊璜、張次溪(19630800)。白石老人自述。傳記文學,3(2),4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1992)。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賽四大家研究。浙江:浙江美術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因(1987)。元明繪畫美學。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小山、張少俠(1986)。中國現代繪畫史。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次溪。齊白石自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名家翰墨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萬青力。並非衰落的百年--十九世紀中國繪畫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