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高中歷史教材教法的構想--以「明的衰落」為例
書刊名:歷史教育
作者:鄭冠榮
出版日期:1997
卷期:1
頁次:頁191-208
主題關鍵詞:高中歷史教材教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119
期刊論文
1.呂士朋(19780700)。明代在國史上的地位。東海大學歷史學報,2,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琇環(1995)。現行國中歷史教科書的探討--以兩岸三地的清史教材為例。人文及社會科教學通訊,6(2),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仲麟(19930600)。明代的太監與宦禍。歷史月刊,65,62-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元(19930200)。談高中歷史教師的語言表達。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3(5)=17,4-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國祁(19921200)。歷史人物的評價。歷史月刊,59,88-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趙川明(1992)。提升學生學習歷史興趣之我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3(4),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邱仲麟(19940600)。明代自宮求用現象再論。淡江史學,6,125-1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樑楷(19930200)。圖表對歷史教學的效益--以西洋史教學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3(5)=17,23-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丹(1994)。明英宗襌讓與奪門之變。歷史月刊,79,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文傑(1992)。無錫「東林書院」巡禮。歷史月刊,53,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其鈞(1992)。細數十三陵。大地地理雜誌,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國楨、陳支平(1995)。明史新編。臺北:雲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咏吟(1996)。教學原理。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廷玉(1994)。明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錢穆(1982)。國史大綱。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陽(1973)。明朝的皇帝。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91)。台北歷史散步。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梁嘉彬(1979)。中國歷史圖説(十)明代。台北:新新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岳南、楊仕(1996)。風雪定陵。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88)。博覽中國1北平。台北:中國百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87)。放眼中國4故都北平。台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谷應泰(1976)。劉瑾用事。明史紀事本末。台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偉業。通城擊。綏寇紀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仁宇(1987)。世間已無張居正。萬曆十五年。台北:食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金庸(1983)。袁崇煥評傳。碧血劍。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邱仲麟(1989)。歷代爭議。獨裁良相--張居正。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仁宇(1987)。戚繼光--孤獨的將領。萬曆十五年。台北:食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英德(1991)。土木堡英宗蒙塵。明史故事選。北京: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