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朝的文和武
書刊名: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
作者:高明士
作者(外文):Kao, Ming-shih
出版日期:1998
卷期:48
頁次:頁145+147-166
主題關鍵詞:關隴集團文武合一官職勳爵文廟武廟文宣王武成王文舉武舉關帝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3)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4
     殷周時代,文、武本為一途。戰國以來,文、武分途發展,於是官制與教育,各 趨兩端。漢以來,因為獨尊儒術,通經、通儒之議再起。所以就官制而言,到唐朝時,文、 武官制甚完備。官僚制度完成階、官(職)、勳、爵四要素。其中職事官分文、武,散官( 階)亦分文、武,勳官為武人職稱,爵則不分文、武。在官僚政治的運行上,可以靈活展開 。唐朝為提振武風,發揚武德,武則天於長安二年,在貢舉科目中增設武舉;玄宗於開元十 九年在兩京及天下諸州各置太公廟一所。肅宗上元元年再追封為武成王,其廟制是淮文宣王 廟辦理。這些措施,顯然有鑑於關隴集團具有文、武合一特質,而唐初以來文風興盛,乃作 文、武的平衡發展。從價值觀來考察時,至少提供二元甚至多元的人生理想目標,可使社會 顯得更加活潑。唐朝在文、武方面的突破發展,具有時代的特殊性,值得注意。
Other
1.呂思勉(1982)。讀史札記,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貝塚茂樹(1986)。政治と社会,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西村元佑(1978)。唐代前半期に於ける勳官の相對的價の消長と絕對的價值。愛知學院大學文學部紀要,8,2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松永雅生。唐代の勳官について。西日本史學,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西村元佑(1978)。唐代前半期に於ける勳官の相対的価値の消長と絶対的価値。愛知学院大学文学部紀要,8,2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松永雅生。唐代の勳官について。西日本史学,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高明士(1989)。唐代的武舉與武廟。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臺北:中華民國唐代學者聯誼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樹藩(1976)。中國文官制度史。臺北市: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國軍事史》編寫組(1987)。中國軍事史。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昫。舊唐書。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杜佑。通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寅恪(1981)。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思勉(1983)。讀史札記。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俊文(1989)。敦煌吐魯番唐代法制文書考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林甫。大唐六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大庭脩(1982)。秦漢法制史の研究。東京: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高明士(1984)。唐代東亞教育圈的形成。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大庭脩(1982)。秦漢法制史の研究。秦漢法制史の研究。日本,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曾繁康(1953)。緒論。中國政治制度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樹藩(1976)。緒論。中國文官制度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貝塚茂樹(1967)。政治と社會。古代殷帝國。日本,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池田溫(1970)。律令官制の形成。世界歷史,5。日本,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紹侯(1980)。軍功爵制試探。軍功爵制試探。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曾我部靜雄(1968)。西魏、北周、隋、唐の勳官、勳級と我が勳位について。律令を中心とした日中關係史の研究。日本,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995)。賓貢科的起源與發展。唐史論叢,第六輯。西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涇(0)。大唐郊祀祿。大唐郊祀祿。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顧頡剛(0)。武士與文士之蛻化。史林雜識初編。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田昭林(1987)。中國軍事史,第三卷。中國軍事史,第三卷。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寅恪(1981)。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篇。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朱紹侯(1980)。軍功爵制試探。軍功爵制試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顧頡剛。武士與文士之蛻化。史林雜識初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池田温(1970)。律令官制の形成。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曾我部静雄(1968)。西魏、北周、隋、唐の勳官、勳級と我が勲位について。律令を中心とした日中関係史の研究。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曾繁康(1955)。中國政治制度史。中國政治制度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高明士(1992)。隋代的教育與貢舉。唐代研究論集(第4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高明士(1995)。賓貢科的起源與發展。唐史論叢(第六輯)。西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顧炎武。日知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禮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新唐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商君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唐)王涇。大唐郊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唐會要,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資治通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高明士(1992)。隋代的教育與貢舉。唐代研究論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