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張深切的「臺灣性」與「中國性」及其相關之問題
書刊名:鵝湖
作者:林安梧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An-wu
出版日期:1998
卷期:24:2=278
頁次:頁2-11
主題關鍵詞:臺灣性中國性連續體日本多元而一統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5
     本論文旨在經由張深切全集的閱讀、理解,集中的點出其中的一個焦點:「臺灣性」與「中國性」。 筆者經由張氏著作的脈絡爬疏,指出「臺灣性」與「中國性」並不是矛盾的敵體,而是一「臺灣、中國連續體」。再者,筆者亦因之而隨文釐清了當前的臺灣研究多喜站在「臺灣、中國斷裂體」的理解角度上,這是不應理的,但卻值得深入疏理。三者,筆者指出張氏於中國文化及世界文化之融和貫通問題上,他亦有著獨到的見地,值得重視。 最後,筆者以為臺灣海峽兩岸的問題可以藉由張深切的臺灣性與中國性的啟發,站在文化中國的立場,以「臺灣、中國連續體」的思考面向開啟一新的未來。
期刊論文
1.林安梧(1989)。「從單元獨統」到「雙元互濟」。鵝湖月刊,14(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深切(1998)。北京日記.書信.雜錄。臺北市:文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深切(1998)。我與我的思想。臺北:文經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柯林吾。歷史的理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深切(1998)。里程碑--黑色的太陽。台北:文經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安梧(1992)。台灣、中國--邁向世界史。台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正傑(1992)。中華春秋策。肥皂箱上。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安梧(1996)。論柯林烏的「歷史的想像」。契約、自由與歷史性思維。台北:幼獅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芳明(1998)。《里程碑》解說。里程碑--黑色的太陽。台北:文經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英哲(1998)。《我與我的思想》解說。里程碑--黑色的太陽。台北:文經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英哲(1998)。張深切的政治與文學。北京日記、書信、雜錄。台北:文經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廖仁義(1998)。台語觀點的「中國哲學研究」--《孔子哲學評論》與張深切的哲學思想。孔子哲學評論。台北:文經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夫之。大行府君行述。船山全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安梧(1994)。從「單元而統一」到「多元而一統」--以「文化中國」一概念為核心的理解與詮釋。文化中國:理念與實踐。台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