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建構預防網路犯罪整合安全體系之研究新取向
書刊名:中央警察大學學報
作者:林宜隆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I-long
出版日期:1998
卷期:33
頁次:頁375-395
主題關鍵詞:網路犯罪電腦犯罪犯罪理論犯罪偵查整合安全體系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9)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2
  • 點閱點閱:70
     在網際空間(Cyberspace)之下,網際網路(Internet)可說是現今資訊社會最重 要的應用,它固為人類在資訊的流通與掌握上帶來莫大的便利,但相對的,正因為它發 展太過快速,且本身具備強大的資訊流通功能,在自由的濫用與適當規範的缺乏下,導 致應用時在法律規範面所引發之問題也逐漸浮現,其中最嚴重的,莫過於網際網路已成 為各種犯罪滋生的溫床,除目前網路色情、網路召妓與網路銷贓等犯罪事件,乃至教導 如何製作炸彈、販賣軍火等煽惑他人犯罪外,未來勢將隨著資訊教育的普及與網際網路 的發達,而有無窮蔓延惡化的趨勢。 鑑於網路犯罪(Cybercrime)問題日益猖獗嚴重,立法部門固然立即因應時勢需要 ,制定公布「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及修正刑法相關條文,但前者係屬電腦處理個 人資料之規範,而後者則主要係將「電磁記錄」視為法律上之文書及動產。由此觀之, 顯然行政機關及學者專家關注與研究之焦點仍僅著重於電腦犯罪(Computer Crime ) 上,此一發展除未能瞭解網路犯罪實際現象面與偵查面之複雜性、匿名性、隱密性、專 業性及廣泛性外,對於當前網路漫無規範之亂象亦缺乏一套有效的整體安全管理機制與 政策,且在觀念上似缺乏宏觀的視野與遠見。 本文研究之目的係藉由釐清網路犯罪與電腦犯罪之關係,以及探討網路犯罪之犯罪 學與犯罪偵查學理論基礎,嘗試對網路犯罪問題提出一個新的研究取向一以犯罪偵查觀 點出發,並以此為基礎,建構包含偵查、安全技術、法律規範與政策制度等構面之網路 犯罪預防整合安全體系。而在世界各先進國家均深受網路犯罪危害之苦的同時,未雨綢 繆及早因應,俾有助於國家社會迎接這一波新的資訊革命,享受網際網路所帶來的迅捷 與便利,並提昇國家競爭力,而能免於遭受網路犯罪所可能造成莫大威脅與危害。
期刊論文
1.Bawden, Brian(1992)。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Prevention and Prosecution of Computer Crime。Computer Law and Security Report,1992(May./Jun.)。  new window
2.林宜隆(1998)。網路使用的犯罪問題與網路安全管理之探討。警大學報,32,495-5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歐文(19971100)。網路犯罪引發網路立法效應。通訊雜誌,46,16-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宜隆(19971200)。網路犯罪與網路預防之探討。犯罪學期刊,3,139-1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Tipton, Hal(1993)。Computer Crime-Investigating Inside the Corporation。Computer Fraud & Security Bulletin,1993(Feb.),4-10。  new window
6.張真誠、婁德權(19970600)。資訊系統安全之對策。資訊與教育,59,4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廖緯民(1997)。德國通過全球第一部網路單法。資訊法務透析,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宜隆(19920700)。竊盜犯罪偵查專家系統之研製。警政學報,21,225-2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蘇宏文(1997)。網路犯罪罪難逃。法律與你,50,101-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榮堅(19960700)。電腦犯罪的刑法問題。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5(4),197-2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Horning, Richard Allan(1996)。Has Hal Signed A Contact: The Statute of Frauds in Cyberspace。Computer and High Technology Law Journal,12。  new window
12.陳建勳(1997)。國內首度起訴電腦駭客案的偵辦過程。網路,511,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蘇宏文(1997)。網路犯罪罪難逃。法律與你,49,105-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宜隆(1996)。網路使用的犯罪問題。第七屆中美防制犯罪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廖有祿(1997)。從犯罪學觀點探討電腦犯罪的實證研究法。第二屆資訊管理學術暨警政實務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吉鶴(1997)。論流向偵查理論。1997台北國際科學警察學術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82-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宜隆(1997)。網路使用犯罪問題之探討。第三屆國際資訊管理研究暨實務研討會。嘉義:中正大學資管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宜隆、楊鍵樵(1997)。整合性犯罪偵查專家系統之研究現況與未來趨勢。1997全國計算機會議(NCS'97)。台中:東海大學資訊科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文雄(1995)。電腦犯罪之預防與偵查(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Hafner, K.、Markoff, J.(1991)。Cyberpunk: Outlaws and Hackers on the Computer Frontier。John Brockman Asso., Inc.。  new window
2.資策會(1998)。Internet簡訊。資策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Dertouzos, Michael L.、羅耀宗(1997)。資訊新未來。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莊忠進(1994)。電腦犯罪偵查與立法之研究。莊忠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春金(1996)。犯罪學。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吉鶴(1996)。犯罪偵查理論。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尚青松(1994)。電腦叛客。台北:天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Stoll, Clifford(1989)。The Cuckoo's Egg: Tracking a Spy Through the Maze of Computer Espionage。John Brockman Asso., Inc.。  new window
9.白方平、Stoll, Clifford(1996)。捍衛網路。台北:天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欽勇(1997)。跨世紀資訊商戰。台北:天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山田、林東茂(1997)。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Mc Namara, Connie(1996)。追捕電腦色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葉茂林(1995)。Internet涉及的法律問題。第三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東茂(1996)。德國近年來的經濟刑法發展趨勢。危險犯與經濟刑法。五南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onser, James A.、Carsone, Louis P.、Snyder, Robert(1988)。Investigating Computer-Related Crimes Involving Small Computer System。Critical Issues in Criminal Investigation。Palmiotto:Armstong State College。  new window
4.陳麗玲(1994)。電腦犯罪及防制之道。電腦法。群彥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