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電影與歷史教育--以在臺放映商業片中日本人形象的轉變為中心的探討
書刊名:歷史教育
作者:吳競洪王聲風
出版日期:1999
卷期:5
頁次:頁151-175
主題關鍵詞:電影歷史教育商業片日本人形象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22
期刊論文
1.劉森堯(19821000)。電影與現代社會。大學雜誌,161,40-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焦雄屏(19920700)。臺灣電影的大陸情結--從家鄉到異鄉。廣播與電視. 政大,1,65-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美璇(19851200)。電影電視與全民教育。新竹師專學報,12,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雅博(19710400)。電影、電視與廣播對教育之關係。國教世紀,6(10),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德煌(19710600)。電影是教學的主要工具嗎?。教育資料科學月刊,2(5),46-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McClain, Carl、徐進夫(19790700)。電影、電視與德育。臺灣教育,343,25-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衛又青(19790500)。「愛國電影」專輯。綜合月刊,126,32-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戴寶村(19881210)。歷史戲劇與歷史教育。中國論壇,27(5)=317,33-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榮芳(19881210)。救救「歷史劇」。中國論壇,27(5)=317,3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胡昌智(19881210)。我們的電視歷史劇!?。中國論壇,27(5)=317,36-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周標楷(1992)。以影視輔助中國史教學。中華民國大專院校中國歷史教學討論會,(會議日期: 1992/06/05)。中國歷史學會:政大歷史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呂婉如、黃禕婷、蕭令杰。試論遷台後國(初)中中國現代史教材內容之演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蔣慧仙(1993)。臺灣電影⋅國族敘事與性別政治: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俐容(1996)。臺灣電影中國族圖像的轉變(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仲孚(198507)。歷史科教學在公民教育上的運用。公民教育之問題與對策。台灣省教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