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邱妙津的死亡行動美學與書寫
作者:周芬伶 引用關係
書刊名:芳香的祕教 : 性別、愛慾、自傳書寫論述
頁次:283-311
出版日期:2006
出版項:臺北:麥田
主題關鍵詞:邱妙津死亡行動美學書寫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
期刊論文
1.劉亮雅(19970800)。愛慾、性別與書寫:邱妙津的女同性戀小說。中外文學,26(3)=303,8-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妙津(2005)。假面偶。印刻文學生活誌【辭世十周年紀念】:邱妙津--完成與未完成的生命寫作,1(10),57-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銀河(2003)。酷兒理論。北京:文化藝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三島由紀夫、劉慕沙(1984)。憂國。臺北:三三書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彼得.蓋伊、梁永安(2002)。弗洛依德傳。臺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施明正(2003)。島上愛與死。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費雷思、陳婷(2001)。藍調石牆T。臺北:新新聞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瑞克里芙•霍爾、嚴韻(2000)。寂寞之井。臺北:女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邱妙津(1995)。寂寞的群眾。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邱妙津(1991)。鬼的狂歡。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邱妙津(1996)。蒙馬特遺書。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邱妙津(1994)。鱷魚手記。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utler, Judith P.(1990)。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Routledge。  new window
12.紀大偉(1997)。酷兒啟示錄。台北:元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