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乙一與乙三基址試說殷代的測影台
作者:石璋如
書刊名: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臧振華 (主編)
集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會議論文集;4
頁次:199-234
出版日期:1997
出版項: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4
期刊論文
1.郭寶鈞(1933)。B區發掘之二。安陽發掘報告,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良琼(1983)。卜辭中的「立中」與商代的圭表測影。科技史文集,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石璋如(19951200)。殷虛地上建築復原第七例--論乙一及乙三兩個基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4),953-9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政烺(1973)。卜辭裒田及其相關諸問題。考古學報,1973(1),93-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秉權(19750600)。甲骨文中所見的「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6(3),347-3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石璋如(1959)。殷墟建築遺存。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沫若(1971)。殷契粹編。臺北: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潤海(1983)。中國天文史話。台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平子(1969)。學曆散論。台北: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金沂(1984)。天文學及其歷史。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島邦男(1970)。殷虛卜辭綜類。台北:台灣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靜農(1972)。楚辭天問新箋。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遵媯、崔振華(1984)。中國天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董作賓、嚴一萍(1965)。甲骨學六十年。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董作賓(1945)。殷曆譜。台北: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屈萬里(1969)。尚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約瑟、陳立夫、黃文山(1974)。中國之科學與文明。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秉權(1957)。殷虛文字丙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