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古文字造字創意之研探--以人生歷程為範疇
作者:林宏佳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Horng-jia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許進雄
周鳳五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古文字造字創意出生教育老年魂魄二次葬ancient writingcreation conceptsbirtheducationold agesoulburied twi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39
 本論文欲以古文字與人生禮儀相互結合的方式,經由若干字形的說解,繫聯出人一生中經過的歷程,文中粗分為四大部分,依序簡介如下:
(一) 出生孕育階段:人自胚胎開始孕育,一直到胎兒成形墜地,還有幼兒時期的哺育、養育的階段,反映於文字中則有孕、冥、娩、毓(育)、生、嘉、好、字、乳、保等字,期間更關係到男女性別問題,如「嘉」字。另外,古代嬰兒死亡率高,還有因其他原因(殘缺)加以虐殺的,舉棄、巳、改等字為例。
(二) 成人教育階段:自脫離幼兒時期後,人因年歲漸長,開始承擔更多社會的責任,藉由「學、教」二字說明教育的養成,以及社會賦予成年特徵的「冠、筓」二字。直到生理的長成,進入生育後代的「夫、妻」的身分。以此六字代表成人在學習與身分的代表。
(三) 年壽衰老階段:成年是人生巔峰,之後逐漸衰老,開始進入生命的末期,在生理的衰老方面,藉由「老、 、 、耊、 、耆」等字說明。至於年紀老成,而對年齡延長的渴求,則可從「耇、壽、考」加以表現。最後,以「孝」表達子孫能承老的孝道觀念。
(四) 死亡與靈魂階段:人壽命走盡,必進入未知的死亡歷程。古人對於死亡的形體與概念的描繪,可經由「疾、死、喪、歺、葬」等呈現出來,而「化」字則表達對死亡(生命)的轉化。而在靈魂的觀念上,透過對魂、魄與陰陽的關係加以探討,重新釐清其概念。最後,以「鬼、神、厲」三字作為靈魂在人間的形象,並加以討論。之後,附論本文認為與死亡無關的字形。
人自生至死,可短可長,上述的生命歷程不必然人人都能全部經歷,本文僅是就大結構的觀念予以繫聯探索,藉由古文字的引證,以此明白古人遺留下的人生禮儀,其中可藉由如此明白當初造字者的想像與造字創意,以此理解古人的生活與思想。
In this dissertation I intend to connect different periods of a person’s life by defining certain word forms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ncient writing and decorum. These periods ar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as follows:
Stage One: Pregnancy and Birth
Yun(孕, pregnancy), ming(冥,beginning of delivery), mian(娩, end of delivery)、yu(毓(育), give birth), sheng(生, birth), jia(嘉, auspicious), hao(好, good), zi(字, to name a newborn infant), ru(乳, breast), and bao(保, protect) represent different periods from the moment an embryo starts to grow, the birth of a fetus, to suckling and nurturing an infant. Among these, the word jia(嘉, auspicious) is related to sexual gender. In addition to these, qi(棄, abandon), si(巳, a dead fetus wrapped in a placenta), and gai(改, attack a dead fetus to change luck) symbolically represent high mortality rates, along with abuse and killing of disabled children in ancient times.
Stage Two: Education and Adulthood
A human being takes on more responsibilities that society endows upon him as he passes through infancy. In this stage, the two words xue (學,learning )and jiao (教, teaching) demonstrate how a person is educated. Guan (冠, a headgear) and ji (筓,15 of age) signify socialized characteristics in adulthood, and fu(夫, a husband) and qi(妻, a wife) symbolize periods of physiological maturity and the act of giving birth. These six word forms denote an adult’s learning period and his identity.
Stage Three: Being old
Adulthood is considered the most cherished period in one’s life. Words like lao(老, aged), shu( , an old man who walks slowly), dian( , age spots on an old man’s face), die(耊, aging), mou( , mental confusion that aging brings about), and qi(耆, an old man with contributions) symbolize physiological aging, and neng (耇, age spots), shou(壽, old age), and kao(考, to finish) express the anxiety and longing to elongate life. Lastly, the word xiao(孝, filial piety) is a concept where family members are expected to flatter, respect and obey elders.
Stage Four: Death and Soul
When life comes to an end, one is faced with the uncertainty of death. The ancients depicted the form and concept of death using words such as ji(疾, illness), si(死, death), sang(喪, mourning), e(歺, a broken bladebone), zang(葬, bury). Hua(化, convert) reveal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life to death. When referring to the term ‘soul’, I intend to re-clarify it by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l(魂魄) and yin-yang(陰陽). In conclusion, gui(鬼, ghost), shen(神, god), and li(厲, harsh) represent the image of souls in the world of mortals. In addition, word forms have been added that are not relevant to death.
Of course life can be short or long and not everyone will pass through these proposed four stages. However, by exploring these preeminent concepts and coupling them with those found in ancient writings, more can be known about the decorum that the ancients left behind for us. Understanding can be gained of the imagination of the ancients who first developed words and their systems as well as their creation concepts and eventually, to lead to further comprehension of ancient life and thought.
參考暨引用書目
一、古籍
《十三經注疏》冊1,《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刻本,1976﹚。
《十三經注疏》冊1,《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刻本,1976﹚。
《十三經注疏》冊2,《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刻本,1976﹚。
《十三經注疏》冊4,《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刻本,1976﹚。
《十三經注疏》冊3,《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刻本,1976﹚。
《十三經注疏》冊5,《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刻本,1976﹚。
《十三經注疏》冊6,《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刻本 ,1976﹚。
《十三經注疏》冊7,《春秋公羊傳注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影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刻本,1976﹚。
《十三經注疏》冊7,《春秋穀梁傳注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影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刻本,1976﹚。
《十三經注疏》冊8,《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刻本,1976﹚。
《十三經注疏》冊8,《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刻本,1976﹚。
《十三經注疏》冊8《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刻本,1976﹚。
《十三經注疏》冊8《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刻本,1976﹚。
漢.許慎著、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北京:中國書店,2009影商務印書館刊滕花本)。
漢.許慎著、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四部叢刊.初編》(臺北:商務印書館影靜嘉堂本,1979)。
漢.許慎著、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2007影清同治12年[1873]陳昌治一篆一行本)。
漢.劉熙著,任繼昉纂:《釋名滙校》(濟南:齊魯書社,2006)。
漢.司馬遷撰,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天工書局,1989)。
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晉.郭璞注,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95)。
晉.韋昭注:《國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58年影嘉慶庚申年[1800]黃丕烈影鈔開雕宋明道二年[1099]本)。
梁.顧野王撰,宋.陳彭年等重修:《大廣益會玉篇》(北京:中華書局,1987)。
唐.陸德明著,黃坤堯、鄧仕樑校,《(新校索引)經典釋文》(臺北:學海出版社,1988)。
唐.陸德明著,黃焯彙校,黃延祖重輯:《經典釋文彙校》(北京:中華書局,2006)。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07)。
宋.朱熹:《楚辭集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0)。
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卷1葉6,收入中國東方文化硏究會歷史文化分會編:《歷代碑誌叢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影印清槐廬叢書本)。
宋.呂大臨:《考古圖》(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影四庫全書本)。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92)。
宋.朱熹:《詩集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6)。
宋.李伯謙:《泰軒易傳》,收入嚴靈峰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29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影清光8年刊佚存叢書本)。
清.丁佛言:《說文古籀補補》(北京:中華書局,1988)。
清.方濬益:《綴遺齋彝器攷釋》(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76)。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臺北:廣文書局,1979影中研院史語所傅孟真先生藏書)。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1994)。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1994)。
清.吳大澂:《說文古籀補》,收入:劉慶柱、段志洪主編:《金文文獻集成》(香港:明石文化,2004據清光緒17年[1891]自寫刻本影印),第17冊。
清.吳式芬:《攈古錄金文》,收入:劉慶柱、段志洪主編:《金文文獻集成》(香港:明石文化,2004據1913年西泠印社翻刻光緒21年[1895]吳氏家刻本影印),第11冊。
清.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2004)。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1992影經韵樓藏版)。
清.孫詒讓:《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清.孫詒讓:《古籀拾遺》(臺北:華文書局,1971)。
清.孫詒讓:《契文舉例》,收入《甲骨文研究資料匯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0影1917年孫詒讓稿本)第35冊。
清.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
清.張爾岐:《蒿菴集》(清乾隆38年[1773]濟陽縣署刊本)。
清.張爾岐:《儀禮鄭注句讀》(臺北:學海出版社,1997)。
清.強運開:《說文古籀三補》(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清.陸位崇編:《新刊校正增釋合併麻衣先生人相編》,收入:故宮博物院編:《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影光緒壬午年[1882]重鐫京都文興堂藏板),第424冊。
清.劉心源:《古文審》,收入:劉慶柱、段志洪主編:《金文文獻集成》(香港:明石文化,2004據清光緒17年[1891]自寫刻本影印),第11冊。
清.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
清.顧炎武著,清.黃汝成集釋,栾保羣、呂宗力校點:《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右髻道人編定:《神相水鏡集》,收入《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第424冊。
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臺北:鼎文書局,1977)。
王天海:《荀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王更生:《晏子春秋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吳毓江:《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周振甫:《周易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
李鏡池:《周易通義》(北京:中華書局,2007)。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new window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new window
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商務印書館,2000)。
黃懷信:《逸周書校補注譯(修訂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黃懷信修訂:《逸周書彙校集注(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
裴普賢:《詩經評註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7)。
[日]竹添光鴻:《左傳會箋》(臺北:天工書局,1998)。
二、近現代專著
丁山:《商周史料考證》(北京:中華書局,1988)。
丁鼎:《《儀禮.喪服》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
于省吾:《雙劍誃尚書新證》(臺北:崧高書社,1985)。
于省吾:《雙劍誃殷契駢枝》(臺北:藝文印書館,1958)。
于省吾:《雙劍誃殷契駢枝三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
于省吾:《雙劍誃殷契駢枝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
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等:《桂林甑皮岩》(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編:《小屯南地甲骨》(上海:中華書局,1980-1983)。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編:《中國考古學.夏商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編:《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上海:中華書局,1980-1983)。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1﹚。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編:《殷虛婦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編:《殷墟的發現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中華古文明大圖集編輯委員會編:《中華古文明大圖集.第八部.頤壽》(臺北:宜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樂天文化(香港)公司,1992)。
尹盛平主編:《西周微氏家族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89)。
王文耀:《簡明金文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
王宇信等:《甲骨學一百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北京大學中文系、湖北省文物考古所:《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2000)。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纂:《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弗雷澤(J.G.Frazer)著,汪培基譯, 陳敏慧校:《金枝》(臺北:桂冠出版社,1991)。
白川靜著、王孝廉譯:《中國神話》(臺北:長安出版社,1986)。
白於藍:《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校訂》(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朱歧祥:《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校釋》(臺中:作者自印,2006)。
朱芳圃:《甲骨學文字編》(臺北:商務印書館,1964)。
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2)。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臺北: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03)。
何金松:《漢字形義考源》(武漢:武漢出版社,1997)。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89)。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余雪鴻:《東方生死學》(臺北:華文網股份有限公司,2001)。new window
吳其昌:《殷虛書契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
吳瀛濤:《臺灣民俗》(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77)。new window
宋兆麟:《中國風俗通史.原始社會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
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李玉潔:《先秦喪葬制度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65)。
李玲璞、臧克和、劉志基:《古漢字與中國文化源》(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李珍華、周長楫編撰:《漢字古今音表》(北京:中華書局,1999)。
李家浩:《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1999)。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臺北:維新書局,1968)。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new window
李學勤等:《英國所藏甲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李鏡池:《周易探源》(北京:中華書局,2007)。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2006)。new window
周法高主編,張日昇、徐芷儀、林潔明編纂:《金文詁林》(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
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補》(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82)。
周鳳五、林素清編著:《古文字學論文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
季旭昇:《說文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
屈萬里:《周易集釋初稿》,收入《讀易三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屈萬里:《殷墟文字甲編考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new window
屈萬里:《讀易三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
明義士(Menzies, James M.):《柏根氏舊藏甲骨文字考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影1935年濟南齊魯大學鉛印石印本)。
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著,李之義譯:《漢字的故事》(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6)。
林宏佳:《古文字字形演變之實證-以《說文解字》第一卷為例》(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許進雄先生指導,2003)。
林義光:《文源》,收入:劉慶柱、段志洪主編:《金文文獻集成》(香港:明石文化,2004據1920年寫印本影印),第17冊。
林義光:《詩經通解》(臺北:中華書局,1971)。
林澐:《古文字研究簡論》(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86)。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新蔡葛陵楚墓》(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邱德修:《新訓詁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
邱德修:《楚王子午鼎與王孫誥鐘銘新探》(臺北:學海出版社,1990)。
金祖同:《殷契遺珠》(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金祥恆:《續甲骨文編》(臺北:作者自印,1959)。
姜昆武:《詩書成語考釋》,(濟南:齊魯書社,1989)。
姚孝遂主編:《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
姚孝遂主編:《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中華書局,1992)。
姚萱:《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初步研究》(北京:綫裝書局,2006)。
施謝捷:《吳越文字彙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
胡平生、韓自強編著:《阜陽漢簡詩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胡厚宣:《甲骨續存》(上海:羣聯出版社,1955)。
胡厚宣輯,王宏、胡振宇整理:《甲骨續存補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
唐冶澤:《甲骨文字趣釋》(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
唐蘭:《天壤閣甲骨文存考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濟南:齊魯書社,1986)。
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
唐蘭:《殷虛文字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
夏渌:《評康殷文字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
孫作雲:《天問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
孫屏、張世超、馬如森編校:《孫常敘古文字學論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孫詒讓:《古籀拾遺》(臺北:華文書局,1971)。
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容庚編撰,張振林、馬國權摹補:《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9)。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3)。
徐富昌:《睡虎地秦簡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new window
徐錫臺:《周原甲骨文綜述》(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馬如森:《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8)。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臺北:鼎文書局,1975)。
高明:《古陶文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
高�琚G《秦漢簡牘中法制文書輯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高鴻縉:《頌器考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出版組,1959)。new window
商承祚:《殷契佚存.考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0影1933年南京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硏究所北平影印本)。
常玉芝:《殷商曆法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康殷:《文字源流淺說》(臺北:學海書局,1986)。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文史叢刊95號,1994)。new window
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金文形義通解》(京都市:中文出版社,1996)。
張守中撰集:《睡虎地秦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張亞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華書局,2001)。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張頷:《侯馬盟書》(臺北:里仁書局,1980)。
張寶昌主編:《法醫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張繼宗等:《法醫人類學基礎》(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強運開:《說文古籀三補》,收入收入劉慶柱、段志洪主編:《金文文獻集成》(香港:明石文化,2004據1935年商務印書館石印本影印),第17冊。
曹定雲:《殷墟婦好墓銘文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曹瑋:《周原甲骨文》(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2)。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修訂版)》(臺北:商務印書館,1998)。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許進雄:《中華古文物導覽》(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
許進雄:《古文諧聲字根》(臺北:商務印書館,1995)。
許進雄:《明義士收藏甲骨.釋文篇》(多倫多: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1972-1977)。
許進雄:《殷卜辭中五種祭祀的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68)。
許進雄:《簡明中國文字學(修訂版)》(臺北:學海出版社,2005)。
郭沫若:《卜辭通纂》(臺北:大通書局,1976)。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
郭沫若:《金文叢考.臣辰盉銘考釋》,收入: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第5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郭沫若:《殷契粹編附考釋》(臺北:大通書局,1971)。
郭沬若主編:《甲骨文合集》(上海:中華書局,1977-1983)。
陳文華:《農業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陳邦福:《殷契瑣言》,收入:《甲骨文研究資料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影1934 石印本)第37冊。
陳紹棣:《中國風俗通史.兩周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
陳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陳煒湛:《古文字趣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
陳劍:《殷墟卜辭的分期分類對甲骨文字考釋的重要性》,收入氏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綫裝書局,2007)。
彭邦炯:《甲骨文醫學資料釋文考辨與研究》(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游國恩:《天問纂義》(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3)。
湖北省文物考古所:《江陵九店東周墓》(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編:《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湖北省博物館編:《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黃天樹:《黃天樹古文字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黃文杰:《秦至漢初簡帛文字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黃然偉:《殷周青銅器賞賜銘文研究》(香港:龍門書店,1978)。
楊華:《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臺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7)。new window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楊樹達:《積微居甲文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葉玉森:《研契枝譚》,收入:《甲骨文硏究資料匯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據1929 年北平富晉書社玻璃版北平影印本﹚第30冊。
葉玉森:《殷虛書契前編集釋》,收入:《甲骨文硏究資料匯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影1934年上海大東書局上海影印本)第1-8冊。new window
葉昭渠:《法醫學》(臺北:國立中國醫學研究所,1966)。
董同龢:《漢語音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臺灣中華書局辭海編輯委員會編:《辭海》(臺北:中華書局,1982)。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new window
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商務印書館編輯部:《辭源》(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
潘玉坤:《西周金文語序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蔣伯潛:《文字學纂要》(臺北:正中書局,1972)。
鄧述微主編:《骨科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戴家祥:《金文大字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new window
鍾柏生等編:《新收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
顏兆熊:《高危險妊娠》(臺北:金名圖書有限公司,2009)。
羅家湘:《逸周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
羅福頤:《古璽彙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蘇雪林:《天問正簡》(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饒宗頤、曾憲通編:《楚帛書》(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5)。
[日]高田忠周:《古籀篇》(臺北:宏業書局,1975)。
〔日〕松丸道雄、高嶋謙一編:《甲骨文字字釋綜覽》(東京都:東京大學出版會,1993)。
[法]列維.布留爾(Lucién Lévy-Brü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
Gardiner, Alan Henderson, Egyptian grammar : being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eroglyphs(Oxford:Griffith Institute, Ashmolean Museum, 1994),p.448。
三、單篇論文
陳全方、陳馨:〈新見商周青銅器瑰寶〉,《收藏》2005年第4期,頁90-93。


丁山:〈釋疒〉,《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2分(1930),頁233-249。
丁驌:〈 字說〉,《中國文字》新7期(1983),頁155-156。
丁驌:〈說后〉,《中國文字》第31期(1969),葉1-5(第1篇)。
于省吾:〈壽縣蔡侯墓銅器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頁40-54。
于省吾:〈釋 、 、 、 、 〉,《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頁370-374。
于省吾:〈釋 〉,《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頁56-58。
于省吾:〈釋「其 不 」〉,《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頁328-329。
于省吾:〈釋靁〉,《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頁9-11。
方述鑫:〈甲骨文口形偏旁釋例〉,收入:四川大學學報编輯部、四川大學古文字硏究室編:《古文字研究論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收入: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第13冊,頁188-193。
王人聰:〈西周金文「嚴在上」解〉,《考古》1998年第1期。
王永平:〈《周易》釋貞〉,《學習與探索》2005年第6期,頁164-167。
王克林:〈一目國鬼方新探〉,收入《華夏文明論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頁305-314。
王延林:〈 字釋「孕」質疑〉,《古文字》1.2期合刊(1980),收入: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第13冊,頁121。
王恩田:〈荊公孫敦的國別與年代〉,《文物春秋》1992年第2期,頁29-30。
王恩田:〈釋昜〉,《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頁91-92。
王健文:〈「死亡」與「不朽」:古典中國關於「死亡」的概念〉,《成大歷史學報》第22號(1996),頁163-207。new window
王國維:〈史籀篇疏證〉,《王國維遺書(四)》(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3),頁181-256。
王國維:〈與友人論詩書中成語二〉,《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78-84。
王敏:〈釋孝釋壽〉,《文字學論叢》(武漢:崇文書局,2004)第2輯,頁119-126。
王惠霞:〈古樸渾厚的漢代藝術品〉,《中原文物》2002年第6期,頁49。
王增新:〈關於「孝子閔損」和「孝孫原榖」〉,《文物》1958年第10期,頁48。
王輝:〈琱生三器考釋〉,《考古學報》2008 年第1期,頁39-63。
王燕:〈「鬼」在漢文化中的認知及其變遷〉,《咸寧師專學報》第22卷第4期(2002.08),頁5-7。
王蘊智:〈古文字中的「子」和閩方言中的「囝」〉,《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3年第1期,頁65-70。
甘肅省博物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發掘〉,《考古》1960年第9期,頁15-28。
田倩君:〈說棄〉,《中國文字》第13期(1964),(第4篇)頁1-7。
申紅玲:〈說文解字中的妊娠生理及胚胎學知識〉,《語文學刊(高教版)》2006年第1期,頁27-30。
白瑞旭(K. E. Brashier):〈漢代死亡學與靈魂的劃分〉,原題:”Han Thanatology and the Division of ‘Souls’,”載於Early China21(1996),收入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編:《遠方的時習:古代中國精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頁218-249。
朱歧祥:〈《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釋文》正補〉,《許錟輝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頁65-152。new window
朱鳳瀚:〈 公盨銘文初釋〉,《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頁28-34。
朱鳳瀚:〈再讀殷墟卜辭中的「眾」〉,《第二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8),頁1-42(第1篇)。new window
朱德熙、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第1期,頁45-52。
何飛燕:〈從周代金文看祖先崇拜的二重性特點〉,《人文雜誌》(西安:人文雜誌社)2008年第4期,頁144-150轉158。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頁123-143。
吾淳:〈中國神靈觀念的遠古源頭〉,《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3期(2005.05),頁102-108。
吳匡、蔡哲茂:〈釋肙(蜎)〉,收入周鳳五、林素清編著:《古文字學論文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頁15-36。
吳匡:〈釋 歺〉,《大陸雜誌》72卷2期(1986),1-2。
吳存浩:〈商代墓葬形制和習俗研究〉,《民俗研究》1994年第4期,頁42-46轉41。
吳辛丑:〈《周易》「貞」字結構分析〉,《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6期,頁66-70。
吳振武:〈新見十八年冢子韓矰戈研究──兼論戰國「冢子」一官的職掌〉,《第一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會議用)》(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7),頁1-30(第14篇)。new window
宋鎮豪:〈甲骨文中的夢與占夢〉,收入江林昌等編:《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與學術史:李學勤教授伉儷七十壽慶紀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3-18。
李立:〈「鳩杖」考辨〉,《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2期(2008.03),頁131-133。
李存智:〈郭店與上博楚簡諸篇陰聲韻部通假關係試探〉,《臺大中文學報》第29期(2008.12),頁71-124。new window
李孝定:〈釋「釁」與「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外篇第4種,《慶祝董作賓先生六十五歲紀念文集》(1961.06),983-995。new window
李宗侗:〈春秋時代社會的變動〉,《臺大文史哲學報》第22期﹙1973﹚,頁263-303。new window
李修松:〈紹興漓渚出土青銅鳩杖源流考〉,《安徽史學》2001年第2期,頁86-87轉90。
李家浩:〈季姬方尊銘文補釋〉,《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頁139-145。
李隆獻:〈歷代成年禮的特色與沿革—兼論成年禮衰微的原因〉,《漢族成年禮及其相關問題研究》,頁15-164。new window
李瑾:〈「冥」字與「黾勉」詞兩者音義關係分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87年第3期,頁102-106。
李學勤:〈伯 青銅器與西周典祀〉,《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頁289-294。
李學勤:〈論殷代親族制度〉,《文史哲》第11 期(1957),頁31-37。
李學勤:〈論殷墟卜辭的「星」〉,《鄭州大學學報》1981年第4期,頁89-90。
李學勤:〈論殷墟卜辭的新星〉,《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頁14-17。
李學勤:〈釋「改」〉,《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16-20。new window
李學勤:〈續說「鳥星〉,《夏商周年代學劄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頁62-66。
李鏡池:《周易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78),頁30。
杜小鈺:〈考古所見先秦兩漢的床及其禮俗初探〉,《東南文化》2008年第2期,頁74-77。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2卷3期(1991.09),頁1-65。new window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研究集刊》66本2分(1995),頁383-485。new window
沈文倬:〈對〈士喪禮、既夕禮中所記載的喪葬制度〉幾點意見〉,《考古學報》1958年第2期,收入《宗周禮樂文明考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頁55-72。
沈長雲:〈《書.牧誓》「友邦冢君」釋義〉,《上古史新探》(北京:中華書局,2002),頁239-245。
沈建華:〈從花園莊東地卜辭看「子」的身份〉,《中國歷史文物》2007年第1期,頁50-55。
沈兼士:〈「鬼」字原始意義之試探〉,《北京大學國學季刊》5卷3號(1935),收入:《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186-202。
沈培:〈說古文字�堛滿u祝」及相關之字〉,《簡帛》第2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頁1-30。
沈培:〈關於殷墟甲骨文「今」的特殊用法〉,《古文字研究》第26輯(2006),頁63-69。
汪寧生:〈從死亡符號到奴隸符號-釋「辛」〉,《故宮文物月刊》15卷第6期(1997.09),頁92-103。new window
汪濤:〈殷人的顏色觀念與五行說的形成及發展〉,收入艾蘭、汪濤等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頁261-294。
肖兵:〈略論西安半坡等地發現的「割體葬儀」〉,《考古與文物》1980第4期,頁73-77。
周國正:〈《左傳》「人生始化曰魄」辨〉,《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7期(2002.12),211-221。new window
周偈琼、林源:〈「葬」和「埋」〉,《黑龍江史志》2008年第22期,頁64-65。
周鳳五:〈〈秦惠文王禱祠華山玉版〉新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1分(2001.03),頁217-232。new window
周鳳五:〈九店楚簡告武夷重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4分(2001.12),頁941-959。new window
周鳳五:〈上博五〈競建內之〉、〈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補釋〉,《臺大中文學報》第28期(2008.6),頁47-68。
周鳳五:〈子彈庫帛書「熱氣倉氣」說〉,《中國文字》新23期(1997),頁237-240。new window
周鳳五:〈琉璃河新出燕侯克罍銘重探〉,收入周鳳五、林素清編著:《古文字論學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頁89-114。
周鳳五:〈郭店竹簡唐虞之道新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0本第3分(1999.10),頁739-759。new window
周鳳五:〈郭店楚簡「忠信之道」考釋〉,《中國文字》新24期(1998),頁121-128。new window
周鳳五:〈越王者旨於賜鐘銘新探〉,收入周鳳五、林素清編著:《古文字論學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頁115-160。
周鳳五:〈新出熹平石經《尚書》殘石研究〉,《幼獅學誌》第19卷第3期(1987),頁107-126。
周鳳五:〈遂公盨銘初探〉,《華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第6輯(2003.06),頁7-14。
周鳳五:〈說巫〉,《臺大中文學報》第3期(1989.12),頁269-291。new window
周鳳五:〈說猾〉,《中國文字》第47期(1973),頁1-13。
周鳳五:〈說繇〉,《幼獅學誌》第18卷第2期(1984),頁27-48。
周鳳五:〈讀上博〈性情論〉小箋〉,《齊魯學刊》2002年4期,頁13-16。
周鳳五:上博五〈姑成家父〉重編新釋〉,《臺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06.12),頁1-24。new window
周曉陸:〈釋東南西北與中─兼說子午〉,《南京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頁70-71轉73-76。
周寶宏:〈 公盨「天命禹尃土 山 川」考釋〉,《出土文獻語言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1輯,頁49-55。
周寶宏:〈西周金文考釋六則〉,《古文字研究》27輯(2008),頁220-227。
孟蓬生:〈釋「 」〉,《古文字研究》25輯(2004),頁267-272。
季旭昇:〈從《新蔡葛陵》簡談戰國楚簡『娩』字〉,王建生、朱歧祥主編:《2004年文字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5),頁71-86。new window
季旭昇:〈說歺及其相關字形〉,《第19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嘉南藥理科技大學,2008),頁1-8(第14篇)。
屈萬里:〈經義新解舉例〉,《經學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2),頁273-279。new window
林宏佳:〈為「弘」字覆議〉,《臺大中文學報》第28 期(2008.06),頁1-46。new window
林宏佳:〈釋「微」〉,《中國文學研究》第26期(2008.06),頁37-76。
林宏明:〈試說「谷」字及其相關問題〉,《第19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嘉南藥理科技大學,2008),頁1-9(第9篇)。
林素娟:〈先秦至漢代禮俗中有關厲鬼的觀念及其因應之道〉,《成大中文學報》第13期(2005.12),頁59-93。new window
林素清:〈兩漢鏡銘彙編〉,收入周鳳五、林素清編著:《古文字學論文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頁235-316。
林富士:〈試釋睡虎地秦簡中的「癘」與「定殺」〉,《史原》第15期(1986),頁1-38。new window
林聖傑:〈殷周金文人物名號的特殊自稱形式-以彰顯世系出身及職官從屬為例〉,《許錟輝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頁179-198。
林澐:〈豊豐辨〉,《古文字研究》第12輯(1985),頁181-186。
武威縣博物館:〈武威新出土王杖詔令冊〉,《漢簡研究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頁34-61。
武振玉:〈兩周金文介詞「用」、「以」用法比較〉,《綏化學院學報》第28卷第5期(2008.10),頁113-11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鄭州商城新發現的幾座商墓〉,《文物》2003年第4期,頁4-18。
邱德修:〈《周易.屯卦》「女子貞不字」新證〉,《育達人文社會學報》第2期(2005.07),頁1-16。new window
邱德修:〈春秋〈子 編鐘銘〉考釋〉,《第十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逢甲大學,1999),頁63-75。
金祥�琚G〈釋 〉,《中國文字》第45期(1972),葉1-8(第2篇)。
金祥�琚G〈釋生(上)〉,《中國文字》第5期(1961),葉1-12(第8篇)。
侯治民、侯淑俠:〈壽眉、增生與腫瘤〉,《實用中西醫結合雜誌》1997年第6期,頁539。
姚孝遂:〈再論古漢字的性質〉,《古文字研究》第17期(1989),頁309-323。
姚孝遂:〈殷墟卜辭綜類簡評〉,《古文字研究》第3輯(1980),頁181-205。
施順生:〈甲骨文口形偏旁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12期(2006.04),頁19-53。new window
查昌國:〈西周「孝」義試探〉,《先秦「孝」、「友」觀念研究-兼漢宋儒學探索》(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頁10-29。
胡厚宣:〈釋 〉,《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臺北:大通書局,1972),頁679-697。
凌純聲:〈東南亞的洗骨葬及其環太平洋的分佈〉,《中國民族學報》第1期(1955)。
夏淥:〈「眉壽」釋義的再商榷〉,《中國語文》1988年第5期,頁350。
夏淥:〈「眉壽」釋義商榷〉,《中國語文》1984年第4期,頁306-307。
夏淥:〈卜辭中的天、神、命〉,《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2期,頁81-86。
孫作雲:〈周先祖以熊為圖騰考〉,《開封師院學報》1957年第2期,頁75-86。
孫亞冰:〈 國考〉,《古文字研究》第27期(2008),頁42-48。
孫亞冰:〈說甲骨文中的「今來干支」、「今干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09/3/3檢索)。
孫章峰、徐昭峰:〈鳩.鳩杖.鳩車〉,《華夏考古》2006年第3期,頁85-88。
徐山:〈釋「嘉」〉,《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頁11-12。
徐中舒:〈耒耜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本第1分(1920),頁11-59。new window
徐中舒:〈金文嘏辭釋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研究集刊》6本1分(1936),頁1-44。new window
徐秀兵:〈兩周金文中「 」字的構意新解〉,《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21卷第6期(2007. 6),頁108-109。
徐連城:〈說婦、侯〉,《山東大學文科論文集刊》1979年第2期,頁227-232。
徐富昌:〈出土文獻新證與文獻考察──兼論異文在文獻詮釋中的價值〉,《臺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06),頁15-58。new window
徐富昌:〈從甲骨文看漢字構形方式之演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4期(2006.05),頁1-40。new window
徐富昌:〈睡虎地秦簡日書中的鬼神信仰〉,《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1999),頁873-926。
徐朝華:〈說「考」「妣」〉,《南開語言學刊》(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第4 輯(2004),頁146-153。
徐錫臺:〈殷墟出土疾病卜辭的考釋〉,《中國語文研究》第7期(1985),頁15-20。
晁福林:〈春秋時期的鬼神觀念及其社會影響〉,《歷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5期,頁20-35。
晁福林:〈戰國時期的鬼神觀念及其社會影響〉,《中國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第2期,頁3-12。
祝中熹:〈王杖鳩首說〉,《文史知識》1995年第11期,頁43-46轉51。
國光紅、陳光蘇:〈傳上古風情的幾個古文字-釋令、今、化、尼、及〉,《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頁85-92。
國光紅:〈殷商人的魂魄觀念〉,《中原文物》(鄭州:中原文物編輯社),1994年第3期,頁12-17。
張世超:〈釋「 」〉,《古文字研究》第27輯(2008),頁100-103。
張玉春:〈釋「好」〉,《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頁85-88。
張光遠:〈春秋晉文稱霸「子犯和鐘」初釋〉,《故宮文物月刊》第13卷第1期(1995.04),頁4-31。
張秉權:〈甲骨文中所見的「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46本3分(1975),頁347-389。new window
張政烺:〈中山王 壺及鼎銘考釋〉,《古文字研究》第1輯(1979),頁208-232。
張政烺:〈六書古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第10本(1948),頁1-22。new window
張政烺:〈殷契 田解〉,收入胡厚宣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頁1-12。
張桂光:〈古文字中的形體訛變〉,《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張素卿:〈觀射父論絕地天通探義〉,《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1999),頁451-478。
張銀運等:〈廣西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時代遺址的人類頭骨〉,《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第15卷第1期﹙1977.01﹚,頁4-13。
張曉鶯:〈「眉壽」釋義〉,《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3期,頁80。
曹福敬:〈《易經》「貞」字析義〉,《齊魯學刊》1987年第5期,頁37-41。
梁玉民:〈「為壽」小考〉,《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2期,頁69。
畢長樸:〈洗骨葬制的起源與發展〉,《臺北文獻》直字第76期,(1986.06),頁85-114。
畢長樸:〈試論洗骨葬文化的起源〉,《臺灣風物》20卷3期(1970.08),頁5-9。new window
許堂:〈試考「考」〉,《上海師範大學報》1986年第2期,頁119-120轉20。
許進雄:〈「柔」字解〉,《臺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06),頁1-14。new window
許進雄:〈文字所表現的葬俗〉,《中國文字》新2期(1980),頁161-172。
許進雄:〈古文字中特殊身份者的形象〉,《國際甲骨學學術討論會》(漢城:淑明女子大學校中國學研究所,1996.08),頁182-196。
許進雄:〈甲骨第三期兆側刻辭〉,《臺大中文學報》第11期﹙1999﹚,頁1-16。new window
許進雄:〈從古文字看床與病疾的的關係〉,《中國文字》新10期(1985),頁79-91。
許進雄:〈從古文字探討床與喪葬儀式的關係〉,《中國文字》新33期(2007),頁7-28。
許進雄:〈說燎〉,《中國文字》第13期(1964),(第5篇)頁1-11。
許進雄:〈燎祭、封禪與明堂建築〉,《中國文字》第19期(1966),(第6篇)頁1-5。
許進雄:〈識字有感一〉,《中國文字》新1期(1980),頁53-64。
許進雄:〈識字有感二〉,《中國文字》新2期(1980),頁143-160。
許敬參:〈釋鬼〉,《河南博物館館刊》第2輯,收入陳湛綺編輯:《民國文物考古期刊彙編(附博物館館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6)第19冊,頁9629-9636。
郭沫若:〈由周初四德器的考釋談到殷代已在進行文字簡化〉,《文物》1959 年第7期,頁1-2。
郭沫若:〈由壽縣蔡器論到蔡墓的年代〉,《考古學報》1956年第1期,頁1-5。
郭沫若:〈骨臼刻辭之一考察.附:言 者〉,《殷契餘論》,收入: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第1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郭沫若:〈釋支干〉,《甲骨文字研究》(香港:中華書局,1976),頁151-336。
郭靜云:〈論「 」、「𣁋」、「微」、「媺」、「美」字的關係〉,收入:張光裕、黃德寛主編:《古文字學論稿》(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頁391-396。
陳公柔:〈士喪禮、既夕禮中所記載的喪葬制度〉,《考古學報》1956年第4期,頁67-84。
陳壬癸,〈談臺灣民間習俗「風水」〉,《臺灣文獻》32卷3期(1981.09),頁95-99。new window
陳良佐:〈先秦數學的發展及其影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9本第2分(1978),頁263-320。new window
陳昭容:〈從古文字材料談古代的盥洗用具及其相關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1本第4分(2000.12),頁857-932。
陳美琪:〈西周金文中的法律用語〉,《許錟輝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頁199-218。
陳復澄:〈文字的發生與分化釋例之一—釋大、天、夫、太〉,收入: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第13冊,頁181-184。
陳煒湛:〈甲骨文異字同形例〉,《古文字研究》第6輯(1981),頁227-250。
陳劍:〈金文字詞零釋(四則)〉,收入:張光裕、黃德寛主編:《古文字學論稿》(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頁139-146。
陳劍:〈釋造〉,《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綫裝書局,2007),頁127-176。
陳鴻鈞:〈戰國齊刀幣銘文「化」字考〉,《南方文物》2004年第4期,頁70-71。
陳双新:〈子犯鐘銘考釋〉,《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2000.01),頁35-37。
陳双新:〈子範編鐘銘文補議〉,《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1期,頁85-88。
單育辰:〈釋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08.18發表)。
彭美玲:〈說「奉觴上壽」〉,《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1999),頁521-555。
曾人:〈釋「化」、「為」〉,《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04期,頁6。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江陵九店東周墓發掘紀要〉,《考古》1995年第7期。
湯亞平:〈「好」的本義及文化意蘊〉,《雲南民族學院學報》第18卷第5期(2001.09),頁183-184。
程邦雄:〈「鬼」字形義淺探〉,《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頁102-104。
舒大剛:〈周易、金文「孝享」釋義〉,《周易研究》2002年第4期,頁55-59。
黃天樹:〈甲骨文字構造的「二書說」—《殷商甲骨文字形符系統再研究》序〉,《中國文字研究》2008年第1輯,頁123-124。
黃天樹:〈殷墟甲骨文「有聲字」的構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6本第2分(2005),頁315-350。new window
黃天樹:〈殷墟甲骨文「鬼日」補說〉,《黃天樹古文字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頁237-239。
黃天樹:〈殷墟甲骨文驗辭中的氣象紀錄〉,《第一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會議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頁1-21(第2篇)。new window
黃沛榮:〈甲文「 」一辭的檢討〉,《中國文字》第32期(1969),頁1-19。
黃沛榮:〈當代轉注說的一個趨向〉,《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文字組》(1990),頁1-38。
黃巽斋:〈說「長」「髟」及相關文字〉,《古漢語研究》1993年第1期,頁54-55轉61。
楊升南:〈甲骨文中的「男」為爵稱說〉,收入王宇信、宋鎮豪主編:《紀念殷墟甲骨文發現1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頁433-438。
楊柳橋:〈釋「眉壽」〉,《中國語文》,1985年第5期,頁388。
楊琳:〈釋化〉,《漢字研究》第1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頁380-382。
楊潛齋:〈釋冥 〉,《華中師院學報》1981年第3期,頁109-110。
葉國良:〈二重證據法的省思〉,收入《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初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頁1-18。new window
葉國良:〈冠笄之禮中取字的意義及其與先秦禮制的關係〉,《漢族成年禮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頁1-13。
葉國良等:〈上博楚竹書《孔子詩論》劄記六則〉,《臺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2.12),頁1-20。new window
葉舒憲:〈「鬼」的原型〉,《淮陰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1期,頁85-89。
董蓮池、劉坤:〈殷墟卜辭所見商人亡魂崇拜考〉,《中國文字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輯,頁77-85。
裘錫圭:〈卜辭「異」字與詩、書�堛滿u式」字〉,《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122-140。
裘錫圭:〈也談子犯編鐘〉,《故宮文物月刊》第13卷第5期(1995.08),頁106-116。new window
裘錫圭:〈 公盨銘文考釋〉,《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頁13-27。
裘錫圭:〈史牆盤銘解釋〉,收入:尹盛平主編:《西周微氏家族青銅器研究》,頁264-301。
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田」、「牧」、「衛」等職官研究-兼論「侯」、「甸」、「男」、「衛」等幾種諸侯的起源〉,《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蘇省: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頁343-365。
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農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154-189。
裘錫圭:〈甲骨文中重文和合文重複偏旁的省略〉,《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141-146。
裘錫圭:〈殷墟甲骨文字考釋(七篇)〉,《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1期,頁50-57。
裘錫圭:〈殺首子解〉,《文史叢稿-上古思想、民俗與古文字學史》(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頁122-133。
裘錫圭:〈說殷墟卜辭的「奠」-試論商人處置服屬者的一種方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3分(1993),頁659-686。new window
裘錫圭:〈論殷墟卜辭「多毓」之「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國商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硏究所,1995),頁450-458。
裘錫圭:〈關於殷墟卜辭的「瞽」〉,《2004 年安陽殷商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頁1-5。
裘錫圭:〈釋「 」〉,《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11-16。
裘錫圭:〈釋「弘」「強」〉,《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53-58。
詹緒左:〈說「死」徵「鬼」-漢語中的死亡文化論略〉,《安徽師大學報》第24卷(1996第1期),頁59-64。
賈文:〈說「冥」〉,《殷都學刊》1996年第1期,頁5-6轉31。
賈延利:〈「眉壽」正詁〉,《學術研究》1987年第6期,頁50。
雷煥章(Jean Lefeuvre):〈「不」和「弗」兩個不同種類的否定詞與甲骨文中的「賓」〉,《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合辦,1998),頁55-60。
嘉祥縣文管所:《山東嘉祥紙坊畫像石墓》,《文物》1986年第5期,頁31-41。
趙平安:〈「 」字兩系說──兼讀甲骨文所謂「途」和齊金文中所謂「選」字〉,《中國文字》新27期(2001),頁51-64。
趙平安:〈從楚簡「娩」的釋讀談到甲骨文的「娩 」〉,《簡帛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9),頁55-59。
趙誠:〈甲骨文字補釋〉,《古代文字音韻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1),328-331。
劉明:〈先秦時期的「魂魄」觀正義〉,《蘭臺世界》2008年24期,頁69-70。
劉桓:〈釋 〉,《殷契新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頁174-180。
劉桓:〈釋 〉,《殷契新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頁303-305。
劉桓:〈釋今來 〉,《殷契新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頁115-120。
劉桓:〈釋化〉,《殷契存稿》(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2),頁115-120。
劉桓:〈釋甲骨文「 、遏」〉,《古文字研究》27期(2008),頁96-99。
劉釗:〈釋慍〉,《古文字考釋叢稿》(長沙:岳麓書社,2005),頁149-156。
劉偉:〈睡虎地簡《日書.詰咎》篇中的鬼、神和怪〉,《通化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第5期(2008.05),頁10-12。
劉啟益:〈試說甲骨文中的 字〉,《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頁22-23。
劉勝有:〈釋「好」〉,《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3期,頁87-88轉86。
樂蘅軍:〈中國原始變形神話試探〉,《古典小說散論》(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7),頁1-38。new window
潘玉坤:〈西周銘文介賓結構補語考察〉,《中國文字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輯,頁243-249。
潘玉坤:〈金文「嚴在上,異在下」與「敬乃夙夜」試解〉,《西周金文語序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頁265-274。
滕志賢:〈「為壽」考辨〉,《詩經與訓詁散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頁144-149。
蔡哲茂:〈卜辭生字再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64本4分(1993),頁1047-1076。new window
蔡哲茂:〈再論子犯編鐘〉,《故宮文物月刊》第13卷第6期(1995),頁124-135。new window
蔡哲茂:〈殷卜辭「伊尹 示」考─兼論它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58本第4分(1987),頁755-808。new window
蔡哲茂:〈說甲骨文「葬」字及其相關問題〉,《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續編》(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編集,1995),頁119-132。
鄭吉雄:〈論易道主剛〉,《臺大中文學報》第26期(2007.06),頁89-118。new window
鄭宇:〈釋「鬼」〉,《晉中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2007.02),頁12-15。
鄭基良:〈喪禮和祭祀研究〉,《空大人文學報》第10期(2001.12),頁159-181。
鄧先軍、周孟戰:〈「好」字及其文化內涵〉,《湘南工程學院學報》,第16卷第3期(2006.09),頁73-75。
蕭良瓊:〈從甲骨文看五行說的淵源〉,收入艾蘭、汪濤等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頁217-225。
錢穆:〈中國思想史中之鬼神觀〉,《靈魂與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頁59-110。new window
龍宇純:〈說文古文「子」字考〉,《大陸雜誌》第21卷第1、2期合刊(1960),頁91-95。
濮茅左:〈甲骨文中所見的有關孕育字〉,《中華醫史雜誌》1985年第1期,收入: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第29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頁307。
鍾宗憲:〈圖騰理論的運用與神話詮釋-以感生神話與變形神話為例〉,《東華漢學》第2期(2004.05),頁1-45。new window
鍾柏生:〈釋《綴新》四一八版卜辭〉,《鍾柏生古文字論文自選集》(臺北:藝文印書館,2008),頁61-80。
鍾柏生:〈釋「 」〉,《鍾柏生古文字論文自選集》(臺北:藝文印書館,2008),頁87-94。
鍾柏生:〈釋「 」-附釋「尋」字在卜辭中的一種用法〉,《鍾柏生古文字論文自選集》(臺北:藝文印書館,2008),頁167-174。new window
魏慈德:〈說古文字中的「改」字〉,《第十五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2004),頁195-200。
羅琨:〈「高宗伐鬼方」史迹考辨〉,《甲骨文與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頁83-127。
羅衛東:〈《子犯編鐘》補釋〉,《古漢語研究》2000年第2期,頁7-9。
譚步雲:〈武丁期甲骨文時間修飾語研究〉,《2004年安陽殷商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108-117。
饒宗頤:〈 公盨與夏書佚篇《禹之總德》〉,《華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第6輯(2003.06),頁1-6。
[日]佐藤將之:〈中國古代「變化」觀念之演變暨其思想意義〉,《政大中文學報》第3期(2005.06),頁51-86。
[日]荒木日呂子:〈釋 〉,《東方學》69輯(1985)。
Arthru P. Wolf著,張珣譯:〈神.鬼和祖先〉,《思與言》第35卷第3期(1997.09),頁233-292。原文見:”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 in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ed. By Arthur p. Wolf, 1974,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p.131-182.new window
PE McGovern, J Zhang, et al, "Fermented beverages of pre-and proto-historic China", PNAS, 101, n51, pp. 17593-17598 (2004).
三、書、篇名簡稱表
《九》→《九店楚簡》
《上博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
詩論→孔子詩論
緇衣
性情→性情論
《上博二》→《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
民之→民之父母
子羔
魯邦→魯邦大旱
從政甲→從甲
從政乙→從乙
昔者→昔者君老
容成→容成氏
《上博三》→《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
周易
仲弓
恆先
彭祖
《上博四》→《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
采風→采風曲目
逸詩
毀室→昭王毀室
昭王→昭王與龔之
泊旱→柬大王泊旱
內禮
相邦→相邦之道
曹沫→曹沫之陳
《上博五》→《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
競建→競建内之
鮑叔→鮑叔牙與隰朋之諫
季庚→季庚子問於孔子
姑成→姑成家父
為禮→君子爲禮
弟子→弟子問
三德
鬼神→鬼神之明
融師→融師有成氏
《上博六》→《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
競公→競公瘧
見季→孔子見季桓子
鄭壽→平王問鄭壽
子木→平王與王子木
慎子→慎子曰恭儉
建甲→天子建州甲
建乙→天子建州乙
《上博七》→《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
用曰
莊王→莊王既成
申公→申公臣靈王
《屯》→《小屯南地甲骨》
《包》→《包山楚簡》
《合》→《甲骨文合集》
《存》→《甲骨續存補編》
《帛》→《楚帛書》
甲→甲篇
乙→乙篇
丙→丙篇
《侯》→《侯馬盟書》
《英》→《英國所藏甲骨集》
《珠》→《殷契遺珠》
《望》→《望山楚簡》
《通解》→《金文形義通解》
《郭》→《郭店楚墓竹簡》
老甲→老子甲
老乙→老子乙
老丙→老子丙
太一→太一生水
緇衣
魯穆→魯穆
窮達→窮達以時
五行
唐虞→唐虞之道
忠信→忠信之道
成之→成之聞之
尊德→尊德義
性自→性自命出
六德
語一→語叢一
語二→語叢二
語三→語叢三
語四→語叢四
《陶》→《古陶文彙編》
《曾》→《曾侯乙墓》
《詛》→《詛楚文》
《集成》→《殷周金文集成》
《新收》→《新收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
《新蔡》→《新蔡葛陵楚墓》
《睡》→《睡虎地秦簡》
編年→編年紀
語書
十八→秦律十八種
效律
雜抄→秦律雜抄
答問→法律答問
封診→封診式
為吏→為吏之道
日甲→日書甲
日乙→日書乙
《綜覽》→《甲骨文字字釋綜覽》
《摹釋》→《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
《璽彙》→《古璽彙編》
《類纂》→《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續存》→《甲骨續存》
四、網路資源
台文╱華文線頂辭典:http://203.64.42.21/iug/Ungian/soannteng/chil/Taihoa.asp
臺灣設計波酷網:http://www.boco.com.tw/DesignElementData.aspx?ItemID=1203
武漢大學簡帛網:http://www.bsm.org.cn/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http://www.pnas.org/site/misc/iforc.shtml
殷墟書卷: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jameshsu12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 http://www.guwenzi.com/
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
漢字構形資料庫:http://cdp.sinica.edu.tw/cdphanzi/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缺字系統:http://140.109.18.63/index.htm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index.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