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社會變遷與學校教育
作者:許義雄
書刊名:運動教育與人文關懷;上冊. 政策與思想篇
頁次:1-33
出版日期:1998
出版項:臺北:師大書苑
主題關鍵詞:社會變遷學校教育
學門:體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4
期刊論文
1.二十八畫生(1917)。體育之研究。新青年,3(2),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元善(19151100)。體育之價值。教育雜誌,7(11),9407-94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顯偉(1984)。關於體育的概念和名詞使用的探討。體育科學,4,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一冰(19141200)。論學校體育。教育雜誌,6(10),7603-76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一冰(19200105)。二十年來體操談。體育週報,1(特刊),6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天白(1987)。「體操」一詞的歷史沿革。體育文史,1987(5),1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天白(1988)。體育一詞的引入考。體育文史,6,1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莊俞(19130500)。兒童體育論。教育雜誌,5(2),4963-49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義雄(1974)。體育學的領域及其自立--「體育」概念的標記問題。中華民國大專體育總會學術專刊,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許義雄(1988)。徐一冰體育思想初探。臺灣體育,39,17-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義雄(1991)。從建國八十年談學校體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臺灣省學校體育,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許義雄(1994)。主要國家或地區體育課程之比較。中等教育,45(3),24-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許義雄(19920900)。新訂國中體育課程標準的重點及其特色。國民體育季刊,21(3)=94,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義雄(1993)。體育需要更多的人文素養。臺灣省學校體育,3(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許義雄(1991)。學校體育應以養成身體適能為首重。臺灣省學校體育,1(6),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許義雄(1996)。訂定國家體育標準。臺灣省學校體育,36,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許義雄(1998)。九年一貫的體育課程改革。臺灣省學校體育,46,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獨秀(19151015)。今日之教育方針。新青年,1(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獨秀(1920)。青年體育問題。新青年,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梁啓超(1902)。新民說。新民叢報,28/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溫家平(1995)。2000年我國學校體育的戰略目標和指標體系。中國大陸學校體育,38,13-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惲代英(1917)。學校體育之研究。青年進步,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慈心(19210400)。體育的真義。教育雜誌,13(4),18117-18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楊賢江(19210400)。體育之四大要素。教育雜誌,13(4),18165-18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蔣維喬(19090500)。論學堂輕視體操之非。教育雜誌,1(6),450-4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董安生(1987)。體育一詞的由來與我國用語的狀況。山西大學學報,2,83-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柯樂克、錢智修(19150100)。體育講義。教育雜誌,7(1),8069-80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奮翮生(1902)。軍國民教育。新民叢報,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侯鴻鑑(19141200)。參觀蘇省聯合運動會感言。教育雜誌,6(10),7595-76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徐傅霖(19210400)。學校體操改善案。教育雜誌,13(4),18133-18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蔡元培(19120200)。新教育意見。教育雜誌,3(11),3364-33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太玄(19210400)。小學校體操的改造。教育雜誌,13(4),18125-18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許義雄(19951000)。大學運動教育的新使命--就臺灣的大學運動教育改革談起。體育研究,1,3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梁啟超(1902)。論教育當定宗旨。新民叢報,1,69-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蘇雲峯(19721200)。康有為主持下的萬木草堂(一八九一~一八九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下),421-4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許義雄(1988)。試論兵式體操之存廢。中華民國大專體育總會學術研討會,7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世恩(1989)。清末民初軍國民教育思想(1840-1919)(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曲宗湖(1990)。各國中小學體育的比較及其發展趨勢。北京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行政院主計處、內政部(1994)。老人狀況調查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法務部(1994)。少年兒童犯罪概況分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原春輝(1963)。中國近代教育方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國家建設研究會文教發展研究分組討論議題及景背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義雄(1977)。體育學原理。臺北市:文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振坤(1989)。中國古代體育思想史綱要。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蔣湘青(1923)。體育究竟是什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顧子仁(1921)。體育能養成良好公民資格。青年進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伍克宗(1921)。體育的真正宗旨。青年進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江良規(1988)。體育學原新論。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蘊瑞(1921)。我國體育上之自覺。青年進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谷世權(1989)。試論北洋軍閥統治時期,體育的特點、歷史地位和作用。體育史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偉良(1989)。淺談民國時期我國武術活動發展的社會原因。中國體育史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義雄、黃瑩淨(1989)。麥克樂與近代中國體育。臺灣體育體育節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義雄(1993)。運動教材結構分析。樂趣化體育教材彙編。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義雄(1993)。樂趣體育教學的意義。樂趣化體育教材彙編。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熊曉正(1987)。傳統的批判與批判的傳統--略論本世紀初提倡民族傳統體育的得失。體育史論文集。北京:中國體育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毅誠(1921)。我等教體育有何目的。青年進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譚華(1987)。試論近代中國體育觀念的變遷。體育史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