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布爾迪厄觀點論體育班文化再製:批判俗民誌的應用
作者:林義淳
作者(外文):Lin, Yi-Tsu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
指導教授:程瑞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文化再製布爾迪厄批判俗民誌體育班cultural reproductionBourdieucritical ethnographyathletic cla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9
本研究以一所國中體育班試圖打破過去固有框架,進而塑造一有別於傳統運作模式和文化再製的旅程,作為故事文本的緒論發想。研究目的在瞭解研究個案之發展脈絡;並進一步探討體育班文化再製之具體作法和意涵;最終則以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分析個案於文化再製過程中,實際互動下之網絡關係。研究方法採批判俗民誌方法,並以人類學式的參與觀察和其他質的研究方法,去對人類生活的「現實」和「文化」進行探究。研究結果發現個案受少子化之影響,嘗試提升學生學養,改變傳統體育班重視技能導向之觀念,塑造出屬於自己的品牌價值;其以「社區化」、「制度化」和「國際化」作為經營方向,強調對於人性價值的尊重;同時場域中的行動者皆必須認同此一「遊戲」為具意義性的;文化再製過程中涉及慣習的轉變、場域中位置的合作和角力關係,以及不同資本的投入和爭奪,意圖塑造出一符合統治階級所期望之規順、服從,同時亦「允文允武」的身體;而最終其具體作法和變革,則可作為現今或未來國中體育班在實務執行上之參考。
The current study is based on a real story that an athletic class in junior high school wa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trying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rules and achieve cultural reproduction. The purpose of research aim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se and then further probe into the concrete mean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reproduction of athletic class. Bourdieu’s Cultural Reproduction theory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network of the case developed from the actual interactions during cultural reproduction. In addition to critical ethnography, anthropological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i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ality” and “culture” in human life.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case was influenced by the declined birth rate in the society, attempts from school to promote students’ education and redirecting the focus of skills in traditional athletic class to create their own value. With a mission of Community,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mind, the value of humanity was emphasized; it was also recognized that the agency on the field needs to acknowledge the Game is meaningful. A number of factors have been involved in Cultural Reproduction: modifications of habitus,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on the field and the inputs and wrestles from various capitals in order to shape an obedient body which is also good in civil and in military affairs as expected by the ruling class. Finally, the concrete means and influence revealed from this case study could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cultivation of athletic class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ris Chris Barker著,《文化研究智典(The Sage Dictionary of Cultural Studies)》(許夢芸譯),新北:韋伯文化,2007。
Chris Shilling著,《身體三面向:文化、科技與社會(The Body in Culture, Technology and Society)》(謝明珊、杜欣欣譯),臺北:國立編譯館,2009。
David Halpern著,《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黃克先、黃惠茹譯),臺北:巨流,2008。
David M. Fetterman著,《民族誌學(Ethnography: Step by Step, 3rd ed. )》(賴文福譯),新北:揚智,2013。
Earl 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2th ed. )》(林秀雲等譯),臺北:新加坡商盛智學習,2010。
ETtoday東森新聞雲,〈「家長說怎只重視運動」黑豹旗棄賽大直高中推託被打臉〉,,2014.05.12檢索。
Jane Ritchie, Liz Spencer &; William O’Connor著,〈進行質性分析〉,《質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c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藍毓仁譯),Jane Lewis &; Jane Ritchie編,臺北:巨流,2008,237-284。
Joseph Maguire, et al. 著,《運動世界的社會學(Sport Worlds: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邱金松、黃東治等譯),臺北:學富,2008。
Jonas F. Soltis著,〈質性研究的倫理〉,《教育領域的質性探究:持續不斷的爭議(Qualitive inquiry in education: the continuing debate)》(湯梅英譯),E. W. Eisner &; A. Peahkin編,臺北:文景,2006,257-268。
Laura Desfor Edles著,《文化社會學的實踐(Cultural Sociology in Practice)》(陳素秋譯),新北:韋伯文化,2006。
Louis M. Smith著,〈從個人觀點談質性研究的倫理議題〉,《教育領域的質性探究:持續不斷的爭議(Qualitive inquiry in education: the continuing debate)》(湯梅英譯),E. W. Eisner &; A. Peahkin編,臺北:文景,2006,269-288。
Tony Schirato著,《運動的文化分析(Understanding Sports Culture)》(何哲欣譯),臺北:國立編譯館,2009。
Matthew B. Miles &; Michael Huberman著,《質性研究資料分析(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 2nd ed.)》(張芬芬譯),臺北:雙葉書廊,2005。
Michael Angrosino著,《民族誌與觀察研究法(Doing Ethnographic and Observational Research)》(張可婷譯),新北:韋伯文化,2009。
Peter A. Angeles著,《哲學辭典(The HarperCollins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譯),臺北:貓頭鷹,2004。
Uwe Flick 著,《質性研究導論(Qualitative Sozialforschung)》(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臺北:五南,2007。
Wolcott, Harry F.著,〈苦心追尋卻未必得到:談質性研究的效度〉,《教育領域的質性探究:持續不斷的爭議(Qualitive inquiry in education: the continuing debate)》(湯梅英譯),E. W. Eisner &; A. Peahkin編,臺北:文景,2006,121-156。
Wolcott, Harry F. 著,《質性研究寫作(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李政賢譯),臺北:五南,2011。
Young Pai &; Susan A, Adler著,《教育的文化基礎(Coltur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黃純敏主譯),臺北:學富文化,2006。
人間福報,〈美國運動員 不能只會打球〉,,2015.03.21檢索。
大衛‧斯沃茨(David Swartz)著,《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陶東風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方永泉,《當代思潮與比較教育研究》,臺北:師大書苑,2002。new window
王文科、王智弘,《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2011。new window
王俊權,〈學校體育與品德教育之問題評析與因應做法〉,《學校體育》,116(臺北,2010.02):47-53。
王順正,〈體育班應該廢除?〉,,2014.05.21檢索。
王墨林,《臺灣身體論:王墨林評論集1979-2009(第一卷)》,臺北:左耳,2009。
甘嘉雯,〈前中信鯨國手、中職三冠王 錢關難過 宋肇基含淚賣獎牌〉,《中國時報》,2014.01.09,A5版。
丘采薇,〈教練求「業績」 少棒選手拼命比賽〉,《聯合報》,2013.01.13,B3版。
布勞(Peter M. Blau)著,《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孫非等譯),臺北:桂冠,1998。
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布爾迪厄訪談錄: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包亞明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布爾迪厄、帕斯隆(Pierre Bourdieu &; J. C. Passeron)著,《再生產:一種教育系統理論的要點(La Reproduction)》(邢克超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實踐感(le sens pratique)》(蔣梓驊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
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實踐理性:關於行為理論(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譚立德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布赫迪厄、華康德(Pierre Bourdieu &; Loic J. D. Wacquant)著,《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李猛、李康譯),臺北:麥田,2008。
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著,《所述之言:布赫迪厄反思社會學文集(choses dites)》(陳逸淳譯),臺北:麥田,2012。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規訓與懲罰(Surveiller et punir)》(劉北成、楊遠纓譯),北京:三聯書店,2007。
江亮演,〈學校環境與人類行為〉,《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沙依仁編,新北:國立空中大學,2003,380-381。
江政泉,〈社區化與學科能力〉,,2013.02.23檢索。
江政泉,〈振興棒球計畫—向上球場整建〉,,2013.02.23檢索。
江政泉,〈下放比賽與實習教練制度〉,,2013.02.23檢索。
李奉儒,〈質性研究的知識論基礎與哲學意涵〉,,2014.03.13檢索。
李佩玲,〈體育教師專業發展之生涯輔導〉,《學校體育》,134(臺北,2013.02):46-55。
李昱叡,〈我國各級學校體育班發展之現況、挑戰與未來展望〉,《學校體育》,122(臺北:2011.02):44-55。
李昱叡,〈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與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升學制度之規劃〉,《學校體育》,131(臺北,2012.08):11-18。
李淑芳、高永謀、鍾孟文著,《鈴木一朗ICHIRO》,臺北:布克文化,2005。
李淑菁,〈有沒有「關係」有關係?學校田野工作的特殊性及其倫理問題〉,《質性╱別研究》,周平、林昱瑄編,臺北:巨流,2010,249-277。
何懷碩,《給未來的藝術家》,臺北:立緒,2003。
吳文輝,〈國小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契機〉,《學校體育》,134(臺北,2013.02):12-21。
吳忠誼,〈他者經驗的萌發——一種教練主體經驗的澄清〉,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2012。new window
吳逸驊,《圖解社會學》,臺北:易博士文化,2004。
孟峻瑋,〈替台灣基層棒球把脈〉,,2015.04.27檢索。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2002。new window
邱采薇,〈大人在乎勝負 孩子難扛〉,《聯合報》,2014.05.14,A2版。
朋尼維茲(Patrice Bonnewitz)著,《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Premieres lec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孫智綺譯),臺北:麥田,2002。
林以君,〈社區少棒/蔡奕亘 從投球失憶到享受棒球〉,《聯合報》,2011.01.22,B3版。
林以君,〈國球從根救起╱球員功課 教練一題都不會〉,《聯合報》,2011.02.16,B3 版。
林以君,〈李來發自爆糗事…七言絕句背3句 想pass都難〉,《聯合報》,2011.02.19,B3版。
林秀珍,〈作一個五育並重的運動員〉,《運動倫理:品德與生命教育》,許立宏等著,臺北:華都文化,2011,325-352。
林佳瑩,〈高中體育班的潛在課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1。new window
林南(Nan Lin)著,《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林祐聖、葉欣怡譯),臺北:弘智,2005。
林清江,《教育的未來導向》,臺北:台灣書店,1986。new window
林淑馨,《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巨流,2010。
林順萍,〈國小運動代表隊之經營與管理〉,《國教月刊》,40(臺北,1994):39-42。
林雅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績優生生涯發展之個案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2013。
林德嘉,〈體育班制度 是危害台灣教育的元兇〉,,2014.05.21檢索。
林義淳,〈製造英雄的夢工廠——從向上國中棒球體育班談學生棒運新出路〉,《學校體育》,21.6(臺北,2011.12):94-100。
周新富,《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臺北:心理,2005。
袁保新,《中華百科全書》,,2014.01.16檢索。
胡天玫,〈教練作為陪練員——一位菜鳥籃球教練的教練哲學〉,《運動文化研究》,24(臺北:2014..06):69-87。new window
胡幼慧,〈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編,臺北:巨流,2008,223-236。
胡政宏,〈國小運動代表隊初探〉,《學校體育》,14(臺北,2004):70-76。
姚美華、胡幼慧,〈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編,臺北:巨流,2008,117-132。
拜倫‧古德(Byron Good)著,《醫學、理性與經驗:一個人類學的視角(Medicine, rationality, and experience: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呂文江、余曉燕、余成普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思想編輯委員會,〈文化研究:游與疑〉,《文化研究:游與疑》,思想編輯委員會編,臺北:聯經,2010,49-50。
洪雯柔,《批判俗民誌:比較教育方法論》,臺北:五南,2009。
洪瑋庭,〈國中體育班存在之必要性——不同角度的觀點〉,《學校體育》,126(臺北,2011.10):115-118。
徐元民,〈競技運動與錦標主義〉,《運動教育與人文關懷(上)——政策與思想篇》,許義雄等著,臺北:師大書苑,1998,35-62。new window
夏林清,〈實踐取向的研究方法〉,《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編,臺北:巨流,2008,81-100。
夏淑蓉,〈大專運動員完美主義、成就目標取向與自尊之研究〉,桃園: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高宣揚,《布爾迪厄》,臺北:生智,2002。new window
高宣揚,〈論布爾迪厄社會理論的象徵性和反思性〉,《歐洲社會理論》,黃瑞祺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6,47-98。new window
皋崇道,〈自我單車遊戲感四部曲:晉升、規訓、秀異、慣習〉,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2014。new window
徐偉民,〈一位國小教師教學實踐的歷程以批判民族誌為方法的教學革新〉,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new window
教育部,《102學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臺北:教育部,2015。
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立辦法〉,,2014.05.24檢索。
康正男,〈中華青棒發展〉,《學校體育》,19.4(臺北,2009.08):23-27。
許立宏,〈業餘精神與運動價值〉,《運動教育與人文關懷(上)——政策與思想篇》,許義雄等著,臺北:師大書苑,1998,275-303。new window
許立宏,《運動哲學教育》,新北:冠學,2005。
許立宏,〈品格教育與奧林匹克教育〉,《學校體育》,116(臺北,2010.02):58-66。
許宏儒,〈Bourdieu的「實踐」概念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臺北,2006.03):151-172。new window
許育典,〈學習自由、教育基本權與二一退學〉,《教育研究月刊》,97(臺北,2002.05),44-62。new window
許義雄,〈社會變遷與學校體育〉,《運動教育與人文關懷(上):政策與思想篇》,許義雄等著,臺北:師大書苑,1998,1-34。new window
許義雄,〈台灣百年身體運動文化之建構〉,《運動文化與運動教育》,許義雄等著,臺北:師大書苑,2004,1-20。new window
許義雄,〈休閒社會的形成及其因應〉,《休閒社會學》,劉宏裕編,新北:揚智,2010,1-28。
莊珮琪,〈職棒球員身體資本之形成與轉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黃玉,〈從環境中增進學生事務功能——論學校環境與學生發展〉,《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林至善編,臺北:東吳大學,2003,2-37。
黃玉,〈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與應用〉,《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陳伯璋、蓋浙生編,臺北:高等教育文化,2005,395-469。
黃光國,〈追形式指標 卻不懂實質評鑑〉,《聯合報》,2013.10.08,A15版。
黃煜文,《傅科的思維取向——另類的歷史書寫》,臺北:臺大文學院,2000。
陳向明,《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2009。new window
陳光興,〈文化研究在台灣到底意味著什麼?〉,《文化研究在台灣》,陳光興編,臺北:巨流,2000,7-26。
陳志祥,〈球技、課業 小將都要兼顧〉,《中國時報》,2011.06.14,C4版。
陳志祥,〈打球放棄學業 殷仔好後悔〉,《中國時報》,2013.12.22,B3版。
陳伯璋,〈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質的研究方法》,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編,高雄:麗文,2000,25-49。
陳信志,〈國民中學體育課程規劃之實務探討〉,《學校體育》,131(臺北,2012.08):104-109。
陳俊求,〈工作中的輩份關係——依蓮護理站的學姐學妹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陳盈宏,〈我國小學教育階段不同社經地位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情形之初探〉,《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9(臺中,2014.09):90-95。
陳瀅巧,《圖解文化研究》,臺北:易博士文化,2006。
張靜文,〈幼稚園親師互動研究——Foucault 權力觀點之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2009。new window
張繼云,〈體育班 漫長改革路〉,,2014.05.15檢索。
莊瑞琳,〈應用波笛爾〉,《當代月刊》,147(臺北,2002.02):24-39。
畢恆達,〈研究倫理〉,《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一):總論與量化研究法》,瞿海源等著,臺北:臺灣東華,2012,35-62。new window
程瑞福,〈改變體育班本質的關鍵問題〉,《學校體育》,122(臺北,2011.02):56-58。
曾世杰、魏俊華,〈棒球小國手基測可得幾分〉,《中國時報》,2011.06.16,A18版。
曾瑞成,〈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課程綱要研訂過程與特色〉,《學校體育》,115(臺北,2009.12):54-62。
曾慶裕,〈推展學生運動選手品德教育的理念與作法〉,《學校體育》,116(臺北,2010.02):54-57。
湯子葳,〈一個高中體育班學生的經驗課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2013。
游任濱,〈離散的想像——生命科技論述中的身體展演〉,「靠文化‧By Culture」學術研討會,2004.01.03發表,臺北:東吳大學。
楊巧玲,〈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社會學分析:英、美與台灣的教育改革政策之比較〉,《教育學刊》,17(高雄,2001):199-217。new window
楊茜評,〈Bourdieu的文化再製意涵與其在學校教育上的啟示〉,《北縣教育》,66(新北市,2009.02):44-48。
楊深坑,《理論、詮釋與實踐——教育學方法論論文集(甲輯)》,臺北:師大書苑,1988。new window
詹俊成,〈台灣地區高中體育班現況調查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2003。
曾瑞成,〈國民中學體育班課程綱要之規劃〉,《學校體育》,122(臺北,2011.02):59-62。
漢尼‧艾希柏(Henning Eichberg)著,《身體文化研究——由下而上的人類運動現象學(The Study of Body Culture—Towards a Bottom-Up Phenomenology of Human Movement)》(莊珮琪、李明宗譯),新北:康德,2015。
甄曉蘭,〈批判俗民誌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質的研究方法》,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編,高雄:麗文,2000,369-393。
劉一民,《運動哲學新論》,臺北:師大書苑,2005。
劉一民,〈運動倫理研究外一章——以他者為中心的反省〉,《學校體育》,116(臺北,2010.02):67-72。
劉少杰,《後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2。
劉仲冬,〈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編,臺北:巨流,2008,145-162。
劉怡君、魏俊華,〈「體育特殊才能」與「學業成就」之探討〉,《台東特教》,31(臺東,2010.06):14-18。
劉紀蕙,〈根源與路徑:文化研究10周年〉,《文化研究:游與疑》,思想編輯委員會編,臺北:聯經,2010,51-62。new window
劉勝驥,《方法論Ⅲ:研究之建設》,臺北:巨流,2011。
劉維公,〈習性(habitus)與偶成性(kontingenz):P. Bourdieu與N. Luhmann的理論介紹〉,《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6(臺北,1998):1-51。
廖金春,《學校環境治理與倫理》,臺北:五南,2008。
鄭志富,〈學校體育經營的新思維〉,《學校體育》,65(臺北,2001.10):2-3。
鄭沛揚,〈1心2律3重 運動也要有品〉,,2014.05.19檢索。
鄭惠珍,〈運動代表隊之組訓與發展——以臺中市向上國中軟網隊為例〉,臺中:國立勤益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2014。
歐建智,〈北市實踐少棒隊 課業一流〉,《中國時報》,2013.12.22,B3版。
潘惠玲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2003。
潘瑞根,〈深度看待高中體育班的課程發展〉,《學校體育》,122(臺北,2011.02):72-76。
潘淑滿,《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2003。
蔡金柱,〈國民小學校長權力運作、學校組織變革、行政效能與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14。new window
蔡錚雲,〈現象學心理學的理論與應用——超越(實徵)、詮釋與系譜〉,《現象學與人文科學》,1(臺北:邊城,2004):51-84。
賴意文,〈向上體育班重品學 江政泉編織棒球夢〉,,2014.05.19檢索。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台灣棒球101〉, ,2014.05.12檢索。
盧俊宏等,〈台灣運動員倦怠經驗探索:文化與訓練脈絡上的省思〉,《應用心理研究》,42(臺北:五南,2009.06):81-122。
盧嵐蘭,《現代媒介文化:批判的基礎》,臺北:三民,2006。new window
鍾佳沁,〈全球化下搖頭次文化再現之研究──台北的搖頭空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鍾紘怡,〈苗栗縣國中生家庭環境、學校環境與危害健康行為之相關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蕭鴻光,〈我國家長教育權在國民中小學行政運作合理性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new window
謝孟穎,〈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2(臺北,2003.06):255-287。new window
薄喬萍,《信度與效度》,臺北:臺灣東華,2010。
藍宗標,〈青棒菁英賽╱今明學測 「記得簽名就好」〉,《聯合報》,2011.01.27,B3版。
譚光鼎,〈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教育研究集刊》,40.1(臺北,1998.03):23-50。new window
蘇曉倩,〈身體與教育——以日治時期台灣實業學校的身體規訓為例(1919-1945)〉,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
羅伯‧索柯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現象學十四講(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維倫譯),臺北:心靈工坊,2004。
羅書婷,〈國中體育班的教與學之個案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9。
嚴振農,〈女性校長職業生涯困境與轉折:批判俗民誌的應用〉,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博士論文,2010。new window
嚴祥鸞,〈參與觀察法〉,《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編,臺北:巨流,2008,163-184。
AAA, “Principles of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 28 Mar. 2014.
Birley, D., Sport and the Making of Britain,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3.
Bourdieu, P.,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Bourdieu, P., “The Forms of Capital,”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d. J. Richardson,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86, 241-258.
Bourdieu, P. &; J. C. Passeron,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trans. R. Nice, London: Sage, 1990.
Bourdieu, P., The State Nobility: Elite Schools in the Field of Power, trans. L. C. Clough, Oxford: Polity Press, 1996.
Carspecken, P. F., Critical Ethnography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e, NY:Routledge, 1996.
Clifford Geertz, “Thick Description: 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 ed. C. Geertz,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3-30.
Gary L. Anderson, “Critical ethnography in education: Origins, current status, and new direc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9.3(NY, Feb 1989): 249-270.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 Teaching Values- An Olympic Education Toolkit, ,23 Jan. 2013.
Jim Thomas, Doing Critical Ethnography, Newbury Park, CA: Sage, 1993.
Jordan, S. &; Yeomans, D., “Critical ethnography: Problem in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6.3(Oxfordshire: September 1995): 389-408.
Kuh, G. D. &; Hall, J. E., “Using cultural perspectives in student affairs,” Cultural Perspectives in Student Affairs Work, ed. George D. Kuh, Lanhan, MD: 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 1993, 1-20.
LeCompte, M. &; Goetz, J, P., Academic Press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3.
Masemann, Vandra Lee., “Critical Ethnography in the study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26.1(Chicago, Feb 1982): 1-15.
Quantz Richard A. &; Terence W. O'Connor, “Writing Critical Ethnography: Dialogue, Multivoicedness, and Carnival in Cultural Texts,” Educational Theory, 38.1(Illinois, Mar 1988): 95–109.
Quantz Richard A., “On critical ethnography," 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ed. M. LeCompte, W. Millroy &; J. Preissle,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1992, 447-505.
Rapaport, A., The meaning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Thousand Oaks, CA: Sage, 1982.
Simon, R. &; Dippo, D., “On critical ethnographic work,” Anthropology &; EducationQuarterly, 17.4(NJ: December 1986): 195-202.
Strange, C. C. &; Banning, J. H., Educating by design: Creating campus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work,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01.
Williams, R.,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Wolcott, Harry F., 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199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