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語教學與研究的另類輔助工具--網路笑話(音韻篇)
作者:蕭宇超 引用關係
書刊名: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第2冊;董忠司 (主編)
頁次:97-104
出版日期:1998
出版項:新竹:臺灣語言文化中心
主題關鍵詞:台語教學另類輔助工具網路笑話
學門:語言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Flege, J.(1981)。The Phonological Basis of Foreign Accent: A Hypothesis。TESOL Quarterly,15,443-456。  new window
2.Chen, Matthew Y.(1987)。The Syntax of Xiamen Tone Sandhi。Phonology Yearbook,4,109-149。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蕭宇超(1998)。淺談音韻學研究方法。語言學研究方法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宇超(1997)。聆聽身旁的聲音,捕捉台語音韻的奧妙。第一屆台灣語言發展學術研討會。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宇超(1997)。從現代音韻學角度看注音符號的缺失。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蕭宇超(1995)。Southern Min Tone Sandhi and Theories of Prosodic Phonology。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宇超(19910000)。Syntax, Rhythm and Tone: A Triangular Relationship。臺北市:文鶴。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McCarthy, J.,Prince, A.(1986)。Prosodic Morphology,Brandeis University。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