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政治型求援:農民上訪的一個解釋框架--以Z市三個案例為中心
書刊名: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作者:湯奪先李申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3)
頁次:89-94
主題關鍵詞:政治型求援謀利型上訪農民維權農民上訪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
  • 點閱點閱:2
在既有的有關農民上訪的研究中,主要有維權與治權兩大範式。兩個範式都有一定的解釋力,也有很大的侷限性,政治型求援概念的引入或可突破二者的侷限性。以Z市三個案例為中心,通過分析農民依靠上訪進行政治型求援的原因、邏輯實踐與基本目標,重新解讀"農民為什麼上訪"這一本質問題,為農民上訪構建一個新的解釋框架。
期刊論文
1.應星(2007)。草根動員與農民群體利益的表達機制:四個個案的比較研究。社會學研究,2007(2),1-23+2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于建嶸(2004)。當前農民維權活動的一個解釋框架。社會學研究,2004(2),49-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董海軍(2008)。作為武器的弱者身份:農民維權抗爭的底層政治。社會,2008(4),34-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田先紅(2010)。當前農村謀利型上訪凸顯的原因及對策分析--基於湖北省江華市橋鎮的調查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豐(2013)。轉型時期信訪中的政治認同和政治參與。求實,20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尹利民、尹平方(2010)。治訪循環現象的生成邏輯--基於宏觀政治環境與微觀行動相結合的視角分析。南昌大學學報,20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申端鋒(2009)。治權與維權:和平鄉農民上訪與鄉村治理(博士論文)。華中科技大學,武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連江、O'Brien, Kevin J.(1997)。當代中國農民的依法抗爭。九七效應:香港、中國與太平洋。香港:太平洋世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