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書寫作為一種行動--從「地方書寫式」的飲食文學談飲食文化的保存-
作者:劉書甫
書刊名:誰識食滋味:文學與藝術中的飲食符號;陳益源 (主編)
頁次:105-125
出版日期:2013
出版項:臺北: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主題關鍵詞:地方書寫式飲食文學飲食文化
學門:人類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呂欣怡(2001)。「地方性」的建構與轉化。文化研究月報,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淑娟(20070600)。臺灣飲食文學出版概況。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2,47-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焦桐、林水福(1999)。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台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焦桐(2009)。味覺的土風舞:飮食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飮食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二魚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江浩(2009)。飲食文學範疇的建構:一個社會學式的考察(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游麗雲(2008)。怎樣情色?如何文學?--台灣飲食文學中的情色話語(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蘇鵲翹(2007)。臺灣當代飲食文學研究:以後現代與後殖民為論述場域(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淑娟(2007)。台灣飲食散文研究(碩士論文)。佛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Corrigan, Peter、王宏仁(2010)。消費社會學。臺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wiertka, Katarzyna J.、陳玉箴(2009)。飲食、權力與國族認同:當代日本料理的形成。台北:韋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焦桐(2003)。臺灣飲食文選。臺北:二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鴻基(2006)。腳跡船痕。INK印刻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 斯大林著作編譯局(1975)。資本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震宇(2010)。旅人的食材曆。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淑華(2009)。島嶼的餐桌。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焦桐(2009)。臺灣味道。臺北:二魚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焦桐(2008)。2007臺灣飲食文選。臺北:二魚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焦桐(2009)。2008臺灣飲食文選。臺北:二魚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焦桐(2010)。2009臺灣飲食文選。臺北:二魚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克襄(2006)。失落的蔬果。臺北:二魚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廖炳惠(2004)。吃的後現代。臺北:二魚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Cresswell, Tim、徐苔玲、玉志弘(2008)。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Crang, Mike、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2003)。文化地理學。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吳潛誠(1997)。閲讀花蓮--地誌書寫:楊牧與陳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