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白色的美學--論蕭蕭《後更年期的白色憂傷》之空白、平衡與形式
作者:李翠瑛
書刊名:簡約書寫與空白美學:蕭蕭新詩論評集;黎活仁, 羅文玲 (主編)
頁次:129-162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臺北:萬卷樓
主題關鍵詞:美學蕭蕭後更年期的白色憂傷詩歌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向明(19990600)。真空妙有--賞析蕭蕭的「空與有」(第一首)。臺灣詩學季刊,27,34-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丁旭輝(20000900)。蕭蕭圖象詩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理論,19,470-4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向陽(19841200)。在天藍與草青之間:蕭蕭的悲涼和激動。文訊,15,284-2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子帆(1997)。蕭蕭talks with曹又方。金色蓮花‧佛學月刊,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致中(20081000)。三象為經、萬象為緯--蕭蕭談現代詩的奧祕演講側記。明道文藝,391,10-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輝煌(19971200)。熾烈的火花過後--寫在蕭蕭、古遠清、古繼堂的對陣後。臺灣詩學季刊,21,162-1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丁旭輝(20001200)。賞析蕭蕭的三首絕妙好詩。笠,220,138-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焦桐(19960500)。聽聽那牧歌--小評蕭蕭詩集《緣無緣》。聯合文學,12(7)=139,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羅青、洪靜儀(19880500)。從「現代詩學」[蕭蕭著]看現代詩學。臺北評論,5,246-2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默、何芸(19841200)。堪得回首來時路:蕭蕭作品討論。文訊,15,262-2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雯琳(20080400)。論蕭蕭的組詩〈河邊那棵樹〉的結構特色與寓意。問學集,15,225-2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鄭懿瀛(20070100)。在空白處 悟詩--午後.蕭蕭。書香遠傳,44,44-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如瑩(2006)。臺灣現代詩與佛--以周夢蝶、敻虹、蕭蕭為線索之考察(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蕭蕭(2007)。後更年期的白色憂傷。台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蕭(1978)。舉目。彰化:大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馮達甫(1995)。老子譯注。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arthes, Roland、李幼蒸、吳芳玉(1991)。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蕭蕭(2000)。皈依風皈依松。臺北:文史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默(1987)。小詩選讀。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Eagleton, Terry、王逢振(2006)。現象學,闡釋學,接受理論--當代西方文藝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恩斯特•卡西勒、于曉(1990)。語言與神話。臺北:桂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Selden, Raman、Widdowson, Peter、Brooker, Peter、林志忠(2005)。當代文學理論導讀。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克萊夫.貝爾、周金環(1991)。藝術。台北:商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Gadamer, Hans-Georg、洪漢鼎(2005)。真理與方法。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Husserl, Edmund、倪梁康(2005)。現象學的方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邱燮友(1997)。古文觀止。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蕭蕭(2000)。蕭蕭世紀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Langer, Susanne Katherina、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1991)。情感與形式。商鼎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郭慶藩、王孝魚(1991)。莊子集釋。群玉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Holub, Robert C.、董之林(1994)。接受美學理論。駱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伊莉莎白.弗洛恩德、陳燕谷(1994)。讀者反應理論批評。駱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蕭蕭(1996)。緣無緣。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蕭蕭(1998)。雲邊書。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曾文(1993)。敦煌新本六祖壇經。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羅婉真(20071200)。麥比烏斯環式的新詩美學建構--蕭蕭《臺灣新詩美學》、《現代新詩美學》讀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默(19960600)。垂今釣古話蕭蕭--試論《緣無緣》詩集及其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悔之(19870800)。讓詩停止流浪:蕭蕭 《現代詩學》讀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雯琳(20090200)。月光下的現代詩--論蕭蕭《後更年期的白色憂傷》中的禪意特色與其發揮之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白靈(2009)。詩的第五元素--蕭蕭詩集《雲邊書》評介。蕭蕭新詩乾坤--蕭蕭新詩研究。台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蕭(2007)。好在總有一片月光鋪展背景。後更年期的白色憂傷。台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蕭(1998)。詩、小詩、小說詩。雲邊書。台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蕭(2000)。蕭蕭詩觀。蕭蕭世紀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默(1987)。晶瑩剔透話小詩。小詩選讀。台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默(1996)。垂今釣古話蕭蕭。緣無緣。台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巍仁(2009)。羚羊如何睡覺?。蕭蕭新詩乾坤--蕭蕭新詩研究。台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政彥(2009)。蕭蕭批評方法及其實踐。蕭蕭新詩乾坤--蕭蕭新詩研究。台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丁旭輝(2009)。論蕭蕭短詩的簡約美學。蕭蕭新詩乾坤--蕭蕭新詩研究。台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癸雲(2009)。風景與自我--蕭蕭《世紀詩選》導讀。蕭蕭新詩乾坤--蕭蕭新詩研究。台中:晨星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于弘(2009)。回音的締聽--談蕭蕭的《凝神》。蕭蕭新詩乾坤--蕭蕭新詩研究。台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毓均(2009)。蕭蕭詩作的主題意涵。蕭蕭新詩乾坤--蕭蕭新詩研究。台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羅門(2009)。扛著「現代」與「後現代」走向二十一世紀的詩人:序《凝神》詩集。蕭蕭新詩乾坤--蕭蕭新詩研究。台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