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滿親善」策略下李香蘭的崛起
書刊名:高雄師大學報. 人文與藝術類
作者:陳景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Ching-feng
出版日期:2020
卷期:49
頁次:頁47-62
主題關鍵詞:李香蘭映画國策日滿親善満映中聯電影公司Lee Xiang-LanMovie national policyJapanese conciliate the ManchurianManchurian Film CorporationUnion Film Compan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佐藤忠男、卞鳳奎(19970300)。日本統治下的臺灣電影事業。臺北文獻,119,187-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36)。各映畫館との提攜條件。映畫生活,1936(4月號),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岩壺隆哉(1942)。文化と映畫と台灣。台灣時報,1942(5),156-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天鐸(19951100)。殖民體制下臺灣電影的扭曲歷程。當代,115,28-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38)。國家總動員法の施行に當たりて。台灣警察時報,2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邵氏電影公司(1957)。神祕美人李香蘭。邵氏動態,1957(1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田玉文(1994)。鐘響五十年從《莎韻之鐘》談影像中的原住民。電影欣賞,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宮村堅彌(1943)。サヨンの鐘。台灣山岳,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三澤真美惠(2003)。殖民地時期台灣電影普及的「分節式的管道」與「混合式的本土化」。華語電影歷史研討會。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莊義芳(2000)。殖民統治與產業大展(1935)--以日據「始政四十周年台灣博覽會」為中心的呈現。台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台灣省文獻會、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主辦) (會議日期: 2000/05/05-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Gerow, Aaron Andrew(1996)。Writing Pure Cinema: Articulations of Early Japanese Film(博士論文)。The University of Iowa。  new window
2.三澤真美惠(1999)。日本時代台灣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年-1942年(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溫浩邦(1996)。歷史的流變與多聲--「義人吳鳳」與「莎韻之鐘」的人類學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珮君(2019)。桎梏的黃鶯--中日戰爭下的李香蘭(碩士論文)。佛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加藤厚子(2003)。總動員体制と映畫。東京:新曜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向遠(2005)。日本對中國的文化侵略:學者、文化人的侵華戰爭。崑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ピーターB.ハーイ(1995)。帝國の銀幕。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齊紅深(2005)。日本對華教育侵略--對日本侵華教育的研究與批判。北京:昆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Anderson, Joseph L.、Richie, Donald(1982)。The Japanese Film: Art and Industry。Princeton, N. J.:Princeton UP。  new window
6.周佳榮(1994)。近代日本文化與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子龍(1960)。中國影劇史。台北:文海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向遠(2005)。「筆部隊」和侵華戰爭:對日本侵華文學的研究與批判。崑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方翔(1991)。何處訴衷情--周旋、李香蘭之歌。台北:漢光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谷劍塵(1938)。教育電影。上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邱淑婷(2005)。港日電影關係--尋找亞洲電影網絡之源。香港:天地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姜念東(1980)。偽滿州國史。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姜澎生(1988)。電影意識型態研究與文化批評。台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范國華(1985)。抗戰電影回顧。重慶:重慶市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倪駿(2005)。中國電影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喬瓊恩(2004)。半世紀電影情。台北:澤峰科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山口淑子、藤原作彌、何平、張利(1988)。我的前半生--李香蘭傳。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山口淑子、藤原作彌(1987)。李香蘭 私の半生。東京:加藤製本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山本喜久男(1990)。日本映畫における外國映畫の影響--比較映畫史研究。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吉村公三郎(1976)。映畫のいのち。東京:玉川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塩田長和(1995)。日本映畫五十年史。東京:藤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Richie, Donald(2001)。The Donald Richie reader: 50 years of writing on Japan。Berkeley:Stone Bridge Press。  new window
23.山口淑子、陳鵬仁(2005)。李香蘭自傳--戰爭、和平與歌。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沈予(2005)。日本大陸政策史(1868-194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胡昶、古泉(1990)。滿映--國策電影面面觀。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林沛潔(20150000)。臺灣文學中的「滿洲」想像及再現(1931-1945)。臺北:秀威資訊科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駒込武(19960326)。植民地帝国日本の文化統合。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佐藤忠男、岳遠坤(2016)。炮聲中的電影--中日電影前史。世界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田中純一郎(1984)。日本映画発達史III戦後映画の解放。中央公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飯島正(1984)。戦中映画史私記。MG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田中純一郎(1984)。日本映画発達史Ⅱ無聲からトーキーヘ。中央公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辻久一(1998)。中華電影史話。凱風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山口猛(2000)。哀愁の滿州映画。三天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春去也(2014)。華影壇:中港台影壇趣聞。新銳文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三澤真美惠(2000)。台灣教育會的電影宣傳策略。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北:播種者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