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1930年代臺語流行歌的空間敘事研究
作者:殷豪飛
作者(外文):Hao-Fei Yin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賴芳伶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日治時期流行歌空間敘事列斐伏爾第三空間再現空間Japanese colonial periodTaiwanese popular songsspatial narrative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spaces of represent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日治時期臺語流行歌的興起,與二十世紀初台灣社會的休閒與大眾文化的形成有密切的關係,其發展可謂是新興唱片市場以臺灣傳統曲藝為基礎,並汲取日本、中國乃至於西方音樂元素,所產生之「舊經驗的新組合」。本研究以日治時期臺語流行歌之空間敘事為分析文本,在多元空間層次的詮釋架構:身體空間、家族空間乃至於社會空間等,以列斐伏爾的空間三元論為思考路徑,並融合身體空間與節奏理論予以分析,分別透過「身體空間與『花』的連結」、「身體空間的延伸:『閨房』的內、外之別」、「家族空間的日常:家、地方與日常生活的節奏」、「社會空間的轉變:現代性的空間形塑」等子題加以探討,藉以剖析傳統「庶民文化」過渡到具有商業性之「大眾文化」的臺語流行歌,如何「再現」與「實踐」。
隨著交通與傳播科技的發展下的「速度時代」、「自由戀愛」論述對於傳統婚戀型態的改變,以及「現代化娛樂消費空間」所形塑之「感覺結構」;女性之「花/身體」的運用與人類對於「花」與生殖象徵的共通性,以及透過四季遞嬗、歲時節俗、新時間制度的置入,乃至於國際景氣循環下的臺灣經濟之「節奏」,皆是此時期臺語流行歌的重要特色。
1930年代之臺語流行歌在中國、日本、西方的影響下,以及殖民官方、知識分子與大眾之間的折衝中,此等傳統性、現代性與殖民性之空間敘事,不論是變動下「傳統性」的空間敘事與節奏,以及被強調的現代性──包含了「自由戀愛」的性別空間、現代化的運輸與娛樂休憩活動所形成的「時空壓縮」,抑或是隱而不顯的「殖民空間」,皆一併封存於此時期之臺語流行歌裡,形成了索雅所詮釋之空間三元論中,在「空間實踐(spatial practice)」、「空間再現(representations of space)」、「再現空間(spaces of representation)」三者的相互辯證下,超越了「空間實踐」與「空間再現」之既真實又想像的「第三空間(Thirdspace)」(再現空間)。
The rise of Taiwanese pop song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eisure and popular culture development of Taiwan society in early 20th century.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spatial narrative of Taiwanese popular song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nd takes Lefebvre's spatial ternary theory as a path of thinking. Through the three basic frameworks of body space, family space and social space, we can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Taiwanese pop songs from traditional culture to mass culture, and how the space "practices" and "reproduces" in the songs.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lyrics of Taiwanese pop songs in the 1930's had some important features, including of "flowers" were used as metaphors for women's bodies and as symbols of human reproduction, as well as the ''daily life rhythms'' of seasonal changes, festival customs, and new time system. The "feeling structure" presented by Taiwanese popular lyric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ncluding of the "space-time compression"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ree love"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marriage and love, the "modernity" entertainment consumption space, and so on. Moreover, the spatial narrative in the popular songs of Taiwanese in 1930's was influenced by external cultures such as China, Japan, and Western countries, as well as by colonial government, intellectual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within Taiwan.
Therefore, the changed of “traditionality”, the emphasized of “modernity”, and the hidden of “coloniality” were sealed in the popular pop songs of the 1930's. They are the "Thirdspace" that transcends of "spatial practice" and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under Soja's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ual triad in production of space.
一、中文專書
王寅:《認知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2007年)。
王櫻芬:《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
台灣文學工作室編著:《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臺北:本事出版,2015年)。
吳田泉:《臺灣農業史》(臺北:自立晚報,1993年)。
吳密察監修:《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2009年)。
吳瑞呈、林太崴編著:《河邊春夢:周添旺1930年代絕版流行歌專輯》(臺北:北市府文化局,2013年)。
吳鄭重:《廚房之舞:身體和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臺北:聯經,2010年)。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1999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資訊,2007年)。
李雲騰編著:《最早期(日據時代)臺語創作歌謠集101首》(臺北:李雲騰,1994年)。
李筱峰:《臺灣史100件大事(上)》(臺北:玉山社,1999年)。
汪暉、余國良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8年)。
周明德:《海天雜文》(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林太崴:《玩樂老臺灣:不插電的78轉聲音旅行,我們100歲了!》(臺北:五南,2015年)。
林沛潔:《臺灣文學中的「滿洲」想像及再現(1931-1945)》(臺北:秀威資訊,2015年)。
林良哲:《悲戀之歌:聆賞姚讚福》(臺中:白象文化,2016年)。
林良哲:《臺灣流行歌日治時代誌》(臺中:白象文化,2015年)。
林玫君:《從探險到休閒:日治時期台灣登山活動之歷史圖像》(臺北:博揚文化,2006年)。
林淑慧:《再現文化:臺灣近現代移動意象與論述》(臺北:萬卷樓,2017年)。
林淑慧:《旅人心境:臺灣日治時期漢文旅遊書寫》(臺北:萬卷樓,2016年)。
侯怡泓:《早期臺灣都市發展的性質》(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89年)。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2008年)。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臺北:聯經,2015年)。
高拱乾:《臺灣府志.藝文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堀和生、中村哲編:《日本資本主義與臺灣‧朝鮮:帝國主義下的經濟變動》(臺北:博揚,2010年)。
張小虹:《時尚現代性》(臺北:聯經,2016年)。
曹逢甫等著:《身體與譬喻:語言與認知的首要介紹》(臺北:文鶴,2001年)。
梁潔芬、盧兆興編:《珠江三角洲發展與港澳之融合》(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14年)。
莊永明:《台灣歌謠追想曲》(臺北:前衛,1995年)。
莊永明:《台灣歌謠鄉土情》(臺北:台灣e店,1994年)。
莊永明:《臺灣歌謠:我聽、我唱、我寫》(臺北:北市文獻會,2011年)。
莊永明:《臺灣歌謠交響詩》(臺北:偉翔文化,1995年)。
莊永明等編著:《1930年代絕版臺語流行歌》(臺北:北市文化局,2009年)。
許雪姬編著:《臺灣歷史辭典》(臺北:遠流,2003年)。
連橫:《雅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陳立勝:《「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陳忠照:《琴韻輕吟一樂人:台灣光復時期的音樂人陳清銀》(臺北:秀威,2011年)。
陳國棟:《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遠流,2005年)。
程佳惠:《臺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年魅力臺灣SHOW》(臺北:遠流,2004年)。
黃文車:《日治時期臺灣閩南歌謠研究》(臺北:文津,2008年)。
黃典權等編纂:《重修臺灣省通志卷9:人物志人物傳人物表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
黃信彰:《工運、歌聲、反殖民:盧丙丁與林氏好的年代》(臺北:北市文化局,2010年)。
黃信彰:《傳唱臺灣心聲:日據時期的臺語流行歌》(臺北:北市文化局,2009年)。
黃信彰編著:《絕世美聲:林氏好1930年代絕版流行歌專輯》(臺北:北市文化局,2011年)。
黃得時:《臺灣歌謠之研究》(1967),收錄於江寶釵主編《黃得時全集》第 9 冊(臺南:臺灣文學館,2012年),頁 431-613。
黃裕元:《流風餘韻——唱片流行歌曲開臺史》(臺南:臺灣史博館,2014年)。
黃麗玲編:《流動與根著:台社都市與區域讀本》(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08年)。
楊守愚著,許俊雅、楊洽人編:《楊守愚日記》(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楊金福:《上海電影百年圖史》,(上海:文匯,2006年)。
楊儒賓、張再林編:《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7年)。
楊麗祝:《歌謠與生活:日治時期臺灣的歌謠采集及其時代意義》(臺北:稻鄉,2003年)。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葉淑貞:《臺灣農家經濟史之重新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葉龍彥:《台灣老戲院》(臺北:遠足文化,2004年)。
葉龍彥:《臺灣旅館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4年)。
葉龍彥:《臺灣唱片思想起1895-1999》(臺北:博揚,2001年)。
廖怡錚:《女給時代:1930年代臺灣的珈琲店文化》(新北市:東村,2012年)。
漢學研究中心編:《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臺北:國家圖書館,2009年)。
臧汀生:《台灣閩南語歌謠研究》(臺北:臺灣商務,1980年)。
潘淑華、黃永豪:《閒暇、海濱與海浴:香江游泳史》(香港:三聯書店,2014年)。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2005年),頁67。
蔡相煇:《媽祖信仰研究》(臺北:秀威資訊,2006年)。
鄭恆隆、郭麗娟:《台灣歌謠臉譜》(臺北:玉山社,2002年)。
鄭鵬雲、曾逢辰:《新竹縣志初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鄭麗玲:《阮ê青春夢:日治時期的摩登新女性》(臺北:玉山社,2018年)。
蕭放:《荊楚歲時記研究——兼論傳統民眾生活中的時間觀》(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謝納:《空間生產與文化表徵:空間轉向視域中的文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14-17。
簡上仁:《台灣福佬系民歌的淵源及發展》(臺北:自立晚報,1991年)。
羅貴祥編:《再見亞洲:全球化時代的解構與重建》(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4年)。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清末至日治時期臺北空間權力運作模式的變遷》(新北市:左岸文化,2005年)。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女性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1996年)。
《日暮山歌》(嘉義:捷發漢書部,1937年)。
《戒嫖新歌、三婿祝壽、最新倡門賢母、最新懺悔的合歌》(嘉義:玉珍漢書部,1933年)。

二、外文與翻譯專書

下山一(林光明)自述、下山操子(林香蘭)譯寫:《流轉家族:泰雅公主媽媽、日本警察爸爸和我的故事》(臺北:遠流,2011年)。
山根勇藏:《臺灣民族性百談》(臺北:杉田書店,1930年)。
今井廉:《カフエー時代》(臺北:新高堂,1932年)。
片岡巖:《臺灣風俗誌》(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年)。
田中一二著,李朝熙譯:《臺北市史:昭和六年》(臺北:北市文獻會,1998年)。
竹內好:《日本とアジア》(東京:筑摩書房,1993年)。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所澤潤、林初梅編:《台湾のなかの日本記憶――戦後の「再会」による新たなイメージの構築》(東京:三元社,2016年)。
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洪郁如著,吳佩珍、吳亦昕譯:《近代台灣女性史: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2002年)。
鈴木清一郎:《臺灣舊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4年)。
增田福太郎著,古亭書屋譯:《臺灣漢民族的司法神——城隍信仰的體系》(臺北:眾文,1999年)。
增田福太郎著,黃有興譯:《臺灣宗教論集》(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1年)。
Bauman, Zygmunt. “Forward: On Being Light and Liquid.” Liquid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2000.
Bryan S. Turner著、謝明珊譯:《身體與社會理論》(臺北:韋伯文化,2010年)。
Corbin, Alain. The Lure of the Sea: The Discovery of the Seaside in the Western World, 1750-184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4.
Edward W. Soja,李鈞譯:《後大都市:城市和區域的批判性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Edward W. Soja著、王志弘等譯:《第三空間》(臺北縣:桂冠,2004年),頁80-93。
Grang, Mike著,王志弘等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2006年)。
Harvey, David.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3.
Harvey, David著、王志弘譯:《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
Lacan, Jacques. Écrits: A Selection (Alan Aheridan, Trans.). New York: Norton, 1977: 1-2.
Lakoff, George & Johnson, Mark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2007年)。
Lefebvre, Henri. Rhythmanalysis: Space, Time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2004.
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
Maurice Merleau-Ponty,龔卓軍譯:《眼與心: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7年)。
McDowell, Linda著,徐苔玲、王志弘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臺北:群學,2006年)。
Merleau-Ponty, Maurice. The Primacy of Perception.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964.
Seamon, David. A Geography of the Lifeworld. London: Croom Helm, 1979.
Simone de Beauvoir著,陶鐵柱譯:《第二性》(臺北:貓頭鷹,1999年)。
Urbain, Jean-Didier. At the Beach.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003.
Williams, Raymond. Marxism and Literature. New Yo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三、期刊論文
王志弘:〈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第55期(2009年),頁1-24。
王志弘:〈戲水:人水關係的除魅與返魅〉,《休閒與社會研究》第7期(2013年6月),頁21-49。
王育雯:〈音樂時間與文化異質性:以 1930 年代前後《雪梅思君》的不同錄音為例〉,《民俗曲藝》180期,頁1-43。
王緒東:〈中國古代閨怨詩述略〉,《徐州教育學院學報》第22卷第4期(2007年12月),頁145-149。
王櫻芬:〈聽見臺灣:試論古倫美亞唱片在臺灣音樂史上的意義〉,《民俗曲藝》第160期(2008年6月),頁169 - 196。
丘為君:〈「歐戰」與中國的現代性〉,《思與言》第46卷第1期(2008年4月),頁75-123。
丘慧瑩:〈雪梅故事的演變及文化解讀〉,《文與哲》第15期(2009年12月),頁253-283。
石計生:〈「疑難」少數與「地下迴路」邊緣:關於1930~60年臺灣歌謠論述裡的意識形態〉,《台灣文學研究》第4期(2013年6月),頁39-57。
石計生:〈臺灣歌謠作為一種「時代盛行曲」:音樂臺北的上海及諸混血魅影(1930~1960)〉,《臺灣社會學刊》第47期,(2011年9月),頁91-141。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與義務教育之實施──以1921-1922第一屆臺灣總督府評議會員之議論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8期(2012年12月),頁229-257。
吳育臻:〈從地理學的觀點評介關於「米糖相剋」議題的文獻〉,《環境與世界》第6期(2002年12月),頁57-70。
吳寧:〈列斐伏爾的節奏分析理論〉,《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1期(2008年1月),頁20-23。
吳翠華:〈日本童謠運動對日治時期的台灣之影響〉,《玄奘人文學報》第8期(2008年7月),頁327-346。
呂訴上:〈臺灣流行歌的發祥地〉,《臺北文物》2卷4期(1954年1月),頁93-97。
宋光宇,〈地獄之說與道德思想的研究〉,《漢學研究通訊》3卷1期(1984年),頁3-5。
宋美(王華):〈中譯《烏托邦》:臥遊虛訪摩爾的理想國〉,《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第9卷第1期(2007年12月),頁110-119。
李宇平:〈1930年代初期東亞區域經濟重心的變化──日本擴張輸出與中國經濟蕭條〉,《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3期(2004年3月),頁57-116。
李根芳:〈全球在地化的文化翻譯〉,《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5卷2期(2014年3月),頁97-102。
李豐楙:〈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第22卷第3期(1993年8月),頁116-154。
李豐楙:〈媽祖傳說的原始及其演變〉,《民俗曲藝》25期(1983年7月),頁119-152。
周婉窈:〈從比較的觀點看台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一九三七~一九四五)〉,《新史學》第5卷第2期(1994年6月),頁117-158。
林太崴:〈日治時期臺語流行歌的商業操作──以古倫美亞及勝利唱片公司為例〉,《臺灣音樂研究》第8期(2009 年4月),頁83-104。
林玫君:〈健康、實學與教化──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登山活動的論述分析〉,《臺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學報》第5期(2006年12月),頁69-91。
林滿紅:〈日本殖民時期臺灣與香港經濟關係的變化──亞洲與世界關係調動中之一發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6期(2001年12月),頁45-115。
林滿紅:〈貿易與清末臺灣的經濟社會變遷(一八六○至一八九五)〉,《食貨月刊》9卷4期(1979年7月),頁146-160。
施又文:〈三○年代臺語愛情流行歌曲的修辭藝術〉,《明道通識論叢》第5期(2008年11月),頁97-119。
施又文:〈日治時期臺語流行歌曲中女性的愛情歷程及其形象分析〉,《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36期(2008年3月),頁1-32。
施又文:〈解讀父權文化下之女性愛情——以日治時期臺語流行歌曲為本〉,《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第2卷第3期(2008年2月),頁27-48。
施沛琳:〈1930年代臺灣新文化運動與閩南語流行歌——以作詞家陳君玉為探討對象〉,《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3期(2008年1月),頁169-200。
施慶安:〈陳君玉與日治時期臺灣的流行音樂〉,《政大史粹》第14期(2008年6月),頁37-82。
柳書琴:〈通俗作為一種位置:《三六九小報》與1930年代臺灣的讀書市場〉,《中外文學》第33卷第7期(2004年12月),頁19-55。
柳書琴:〈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臺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臺灣史研究》第14卷第2期(2007年6月),頁41-88。
紀大偉:〈殖民現代性的餘震:論劉亮雅《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中外文學》第45卷第4期(2016年12月),頁243-249。
徐慧鈺:〈臺灣地景的第一道虹彩──高拱乾《臺灣府志.藝文志》所載〈臺灣八景詩〉之詩意探討〉,《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9卷第2期(2016年10月),頁221-260。
殷豪飛:〈帝國下的再現空間:日治時期淡水地景書寫〉,《中正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8輯(2011年7月),頁1-21。
殷豪飛:〈傳統形式的異國想像:謝雪漁〈陣中奇緣〉水域形構下的地景敘事〉,《華文文學與文化》第5期(2018年1月),頁1-16。
殷豪飛:〈傳統與現代的過渡:日本統治時期臺語流行歌曲中的空間意涵〉,《臺北文獻》第194期(2015年12月),頁31-60。
殷豪飛:〈臺灣日治時期小說中的民間信仰〉,《臺灣民俗藝術彙刊》第2期(2005年9月),頁45-61。
殷豪飛:〈隱喻與認知:日治時期台語流行歌曲「花」之隱喻結構〉,《中正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9輯(2011年12月),頁1-19。
酒井直樹著、白培德譯:〈現代性與其批判:普遍主義與特殊主義的問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0期(1998年6月),頁205-236。
張忠正:〈日治時期台灣茶業的發展〉,《德霖學報》第24期(2010年8月),頁1-20。
張珣:〈台灣的媽祖信仰──研究回顧〉,《新史學》 6卷4期(1995年12月),頁89-126。
梁秋虹:〈女性史的三種讀法:從洪郁如《近代台灣女性史: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讀起〉,《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41期(2017年12月),頁147-169。
郭恩慈:〈空間、時間與節奏: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論初析〉,《城市與設計學報》第5-6期(1998年9月),頁171-185。
陳文松:〈日治臺灣麻雀的流行、「流毒」及其對應〉,《臺灣史研究》第21卷第1期(2014年3月),頁45-93。
陳玉箴:〈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日治與戰後初期的「臺灣菜」〉,《臺灣史研究》第15卷第3期 (2008年9月),頁139-186。
陳君玉:〈日據時期臺語流行歌概略〉,《臺北文物》第4卷第2期(1955年8月20日),頁22-30。
陳室如:〈誰的風景?——《漢文台灣日日新報》旅行書寫研究〉,《國文學報》第10期(2009年6月),頁25-48。
陳柏淳:〈臺灣的溫泉分布與產業發展〉,《臺灣鑛業》第 67卷第1期(2015年3月),頁1-10。
陳培豐:〈由「閨怨」、港邊男性到日本唱腔:1930-1960 年代臺語流行歌的流變〉,《臺灣史研究》第22卷4期(2015年12月),頁35-82。
陳培豐:〈重新省思日治時期台語流行歌曲——以民謠觀的建立和音樂近代化作為觀點〉,《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5期(2017年10月),頁9-58。
陳培豐:〈從三種演歌來看重層殖民下的臺灣圖像―重組「類似」凸顯「差異」再創自我〉,《臺灣史研究》第15卷2期(2008年06月),頁79-133。
陳培豐:〈聽歌識字創新文:做為識讀工具的臺語歌謠〉,《思想》第24期(2013年10月),頁77-99。
陳得文:〈弱勢者能發言嗎——以Spivak(史碧娃克)觀點看多元文化下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第2期(2006年1月),頁79-96。
陳凱雯:〈築港基石:日治時期基隆築港機關的建置與築港社群的形成〉,《興大歷史學報》第31期(105年12月),頁61-92。
陳龍廷:〈選擇與組合:從1930年代民間歌謠探索臺灣口頭詩學〉,《海翁台語文學》第111期(2011年3月),頁4-29。
曾品滄:〈從花廳到酒樓:清末至日治初期臺灣公共空間的形成與擴展(1895~1911)〉,《中國飲食文化》7卷1期(2011年1月),頁89-142。
黃文車:〈從電影主題曲到台語流行歌詞的實踐意義──以李臨秋戰前作品為探討對象〉,《大同大學通識教育年報》,第7期(2011年7月),頁74-93。
黃美娥:〈二十世紀初期的「西洋」:《漢文臺灣日日新報》通俗小說中的文化地景、敘事倫理與知識想像〉,《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5期(2009年2月),頁1-39。
黃新圖、古春梅:〈論唐代閨怨詩的獨特之處〉,《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09年1月),頁91-93。
黃裕元:〈誰在這邊唱別人的歌?——從「日曲臺唱」看臺灣流行歌的語文與世代交替〉,《歷史臺灣》第12期(2016年11月),頁53-78。
楊玉君:〈常民節氣觀〉,《民俗曲藝》198期(2017年12月),頁219-262。
劉亞蘭:〈從梅洛龐蒂的「自由」概念詮釋西蒙波娃的《第二性》問題〉,《思與言》第46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175-209。
劉亮雅:〈遲來的後殖民:賴香吟解嚴小說的知識菁英和底層人民〉,《中外文學》第39卷第4期(2010年12月),頁7-43。
劉富琳:〈中、日「算命曲」的傳承變化〉,《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2010年7月),頁155-164。
劉惠萍:〈語言訛傳與儀式混同──閩台「關三姑」民俗及其傳說的考察〉,《臺灣文學研究學報》23期(2016年10月),頁105-145。
潘少瑜:〈維多利亞《紅樓夢》:晚清翻譯小說《紅淚影》的文學系譜與文化譯寫〉,《臺大中文學報》39期(2012年12月),頁247-294。
潘淑華:〈城市、避暑與海濱休旅:晚清至 1930 年代的北戴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5期(2007年3月),頁39-75。
蔡佩蓉:〈現代化、日本化與殖民化──日治時期壽山公園的地景形塑與文化意涵〉,《高雄文獻》第3卷第4期(2013年12月),頁50-83。
蔡采秀:〈從日治到戰後的臺北(1895-1985)──一個都市性質轉變的歷史過程分析〉,《臺灣史研究》第3卷第2期(1996年12月),頁5-50。
蔡龍保:〈日治初期臺灣的道路事業〉,《國史館學術集刊》第7期(2006年3月),頁85-129。
蔡龍保:〈日治時期公路運輸之興起與交通體系之變遷(1910-1936)〉,《近代中國》第156期(2004年3月),頁88-121。
蔣興儀:〈源自於想像性同化的「自我」形塑過程:拉崗「鏡子階段」理論之分析〉,《新竹師院學報》第18期(2004年),頁229-258。
鄭芷芸:〈花神崇拜在臺灣的生命意義與信仰的流傳現象〉,《臺灣民俗藝術彙刊》第7期(2011年7月),頁45-74。
盧俊偉:〈1920年代台灣蔗農抗爭因素的結構分析〉,《中華人文社會學報》第6期(2007年6月),頁170-187。
蕭放:〈18-19世紀中韓「歲時記」及歲時民俗比較〉,《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1月),頁132-139。
魏光莒:〈「生活世界」──由「視域」理論到「場域」理念〉,《環境與藝術期刊》第4期(2006年5月),頁17-23。
魏緗慈:〈日治時期「翻唱」歌曲現象研究——以李臨秋及其他作品為例〉,《大同大學通識教育年報》第7期(2011年7月),頁22-51。
蘇碩斌:〈觀光/被觀光:日治臺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臺灣社會學刊》第36期(2006年6月),頁167-209。
Galen Cranz著,蔡厚男譯:〈都市公園與婦女〉,《戶外遊憩研究》第5卷3-4期(1992年12月),頁109-120。
Kleeman, Faye Yuan, “Ghosts, Landscape and History: Colonial Imagination of Native Tainan Culture.” Nanying history, society and culture. Eds. Lin, Yu-ru, Fiorella Allio. 2008: 445-479.
Liao, Hsin-tien,“Naturalistic and Distorted natures: The Conception of Landscape in Visual Art and Surrealist Poetry in Colonial Taiwanese,”《台灣文學學報》17, 2010: 159-192.
Massey, Doreen. “A global sense of place” Marxism Today 38, 1991: 24-29.
Spivak, Gayatri Charkravorty.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ture. Eds. Cary Nelson and Lawrence Grossberg.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1988: 271-313.

四、學位論文
林乃乙:《日治時期臺灣閩南語流行歌謠對傳統文學之承祧連結與轉化》(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林良哲:《日治時期臺語流行歌詞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邱雅筑:《1930年代殖民地臺灣之音樂相關論述研究:以「流行歌」為出發點》(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施慶安:《日治時期唱片業與臺語流行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黃裕元:《日治時期臺灣唱片流行歌之研究——兼論一九三○年代流行文化與社會》(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黃裕元:《戰後臺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45-1971)》(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黃詩茜:《三○年代臺語流行歌曲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廖怡錚:《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廖靜雯:《「自由結婚」:日治時期臺灣的婚戀論述與實踐》(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臧汀生:《台灣閩南語民間歌謠新探》(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蔡相煇:〈明清政權更迭與臺灣民間信仰關係之研究──清初臺灣王爺、媽祖信仰之關係〉(文化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年)。
謝美鈴:《日治時期臺語創作歌謠的修辭美學》(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五、日治時期報章雜誌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日日新報》(1898-1944年)
臺灣新文學社:《臺灣新文學》(1935-1937年)
東都書籍臺北支店:《民俗臺灣》(1941-1945)

六、網路資源
「三月迎春四月望雨——紀念臺灣歌謠之父鄧雨賢」:http://archives.lib.ntnu.edu.tw/exhibitions/DengYuShian
「思想起網站:台灣迷的78轉留聲機音樂」:http://www.cjwlfs.org
「桃花開出春風」:http://blog.sina.com.tw/davide
「農業知識入口網」:http://kmweb.coa.gov.tw
「臺北啤酒工場」:http://event.ttl-eshop.com.tw/tp/
「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
「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http://musiciantw.ncfta.gov.tw
「臺灣音聲100年」:http://audio.nmth.gov.tw
「鄧雨賢數位博物館」:http://hakka.media-net.com.tw/dys
「Historynet」:http://www.historynet.co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