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化轉型與少數民族脫貧--以貴州少數民族為例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作者:劉華軍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8)
頁次:23-29
主題關鍵詞:少數民族貧困文化文化轉型貴州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
少數民族貧困與"兩種生產"緊密相關。生產分為兩種:人口生產和經濟生產,文化是這兩種生產的外在表現。現代性變革動搖少數民族"兩種生產"的根基,促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轉型。在生產邏輯下建構生活方式,形成不同少數民族文化類型,時空推演使各民族文化充滿複雜性。貴州少數民族文化依托於村寨,村寨的典型特徵是其具有封閉性,與少數民族貧困的整體性相一致。時代變遷,"兩種生產"打破傳統村寨結構,消散原有生產結構的封閉性,少數民族文化必然轉型。脫貧致富蘊含著傳統與現實碰撞,也必然會產生諸多現代性問題。貴州少數民族擺脫貧困依賴於文化轉型,但是需要關注村寨原有結構的調適能力,特別是少數民族共同心理特徵。
期刊論文
1.聶羽彤(2014)。苗族女性服飾傳承與變遷的心理闡釋--對黃平、鎮寧及貞豐服飾的比較研究。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安麗哲(2010)。長角苗禮俗服飾考察。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10(2),88-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龍正鳳(2015)。黔東南苗族婚姻習慣法:對新生代苗族農民工婚戀影響弱化研究。黑河學刊,20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銘銘、舒瑜(2015)。跨越邊界與範式。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24-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廷貴、酒素(1981)。苗族''習慣法''概論。貴州社會科學,198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鴻儒(1999)。貴州文化結構:從二重對抗到多元一體。貴州民族研究,1999(2),1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蔣楚麟、蔣南華(2001)。淺論貴州文化生成的邊緣性特徵。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理財(2001)。論貧困文化。社會,200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貴州省國土資源廳(2014)。貴州省第二次土地調查主要數據成果公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周相卿(2004)。黔東南雷山縣三村苗族習慣法研究(博士論文)。雲南大學人文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麻勇斌(2005)。貴州苗族建築文化活體解析。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連祥(2014)。台江苗族禮儀文化及其變遷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貴州省民間文學工作組(1981)。苗族文學史。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貴州省統計局(2015)。貴州省統計年鑒(2014)。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簡美玲(2009)。貴州東部高地苗族的情感與婚姻。貴陽:貴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