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創意產業的進路: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戰略取向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楊旦修向啟芬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7)
頁次:171-175
主題關鍵詞:資訊社會文化科技融合創意產業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
"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產業取向成型於工業化時期,當人類社會演進到資訊社會時,"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層次與範圍、深度與廣度不斷提升,作為科技創新的"創造性破壞"進化到"高技術與高文化"融合的創意,創意進入企業、產品、市場與產業,通過創意的商業化、組織化與規模化,生成"創意產品"、"數字版權"、"社會網路市場"與"模塊化運作"等新型文化產業發展機制,最終實現"高技術與高文化"聯姻意義上的創意產業。
期刊論文
1.Romer, Paul M.(1986)。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4(5),1002-1037。  new window
圖書
1.馮子標(2010)。文化產業運行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德魯克、張煒(2002)。創新與創業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佛羅里達、方海萍(2007)。創意經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霍金斯、洪慶福(2006)。創意經濟。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哈特利、曹書樂(2007)。創意產業讀本。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佛羅里達、司徒愛勤(2010)。創意階層的崛起。北京:中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梅君(2011)。創意轉型。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青木昌彥、安藤晴彥、周國榮(2003)。模塊時代:新產業結構的本質。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金元浦(2010)。文化創意產業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郭梅君(2012)。雲文化、微創新與社會網絡市場。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12)。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