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德化碑考略兼論南詔對唐蕃戰爭的影響
書刊名:貴州民族研究
作者:朱飛鏑謝建輝
作者(外文):Zhu, Fei-diXie, Jian-hui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12)
頁次:182-185
主題關鍵詞:南詔吐蕃唐朝天寶戰爭德化碑NanzhaoTibetTangTianbao warDehua stel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
唐朝中期,南詔、吐蕃與唐朝三者間的關係,是我國古代影響最大,情況最複雜的民族關係之一。南詔建立後,為了生存而依違於唐朝和吐蕃,為擺脫吐蕃的控制和壓迫曾與吐蕃刀兵相見,又與唐矛盾激化,不斷發生戰爭。天寶年間,由於唐朝的南詔政策的失誤,南詔不得已投向吐蕃,與唐發生激戰,唐軍接連遭受慘敗。戰後,南詔殯葬唐軍屍骸,並勒石為德化碑。這不僅僅是一塊為南詔統治者志功頌德之碑,更是一塊象徵著民族凝聚力的豐碑。
期刊論文
1.素集.翁貼、簡佑嘉(1985)。泰人不是從何處來的。東南亞,1985(3),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安女(2004)。《南詔德化碑》 與先秦經典文學。雲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1),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付欣、易連雲(2011)。論民族認同與愛國主義的契合。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11(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崔明德(2009)。南詔民族關係思想初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9(6),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麗劍(2008)。天寶戰爭及其影響。黑龍江民族叢刊,2008(6),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文靜(2011)。多民族國家的政治合法性及其意義。隴東學院學報,2011(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韓國磐(1979)。隋唐五代史綱。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呂范(2001)。南詔不是泰族建立的國家。大理文化論。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