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李退溪與李栗古政治思想之比較研究
作者:全樂熙
作者(外文):Quan, Yue-Xi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何佑森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80
主題關鍵詞:李退溪李栗古政治思想嶺南學派朱子學韓國心性論理氣論政治LI-TUI-XILI-LI-GUKOREAPOLIT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5
「思想」屬於人類思維的領域,是人類以自身力量解決自身問題之起點,如無問題存
在,自不會產生思想,政治思想亦然,它為政治問題之解決提供答案。所以研究政治
思想史時,某種政治思想至少必須具有能說明現今政治行為的效果,並隨時必須要值
得引證的準繩。
十四世紀起,朱子學在中國獲得尊崇的地位,朱子學家最關心的「內聖外王」問題,
他們認為「外王」必須本於「內聖」,所以「內聖」與「外王」猶如表不可分。他
們最高的理想是德治,而德治的出發點是尊重人民,也是對人性的信賴。
朱子學自十五世紀支配朝鮮朝(以下簡稱李朝)思想界,同時成為李朝的治國原理。
它在李朝思想方面不難居於正統統地位。在李朝五百餘年中,研究朱子學的韓儒輩,
出而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人物可說是李退溪(名滉,西元一五○一年-一五七○年)與
李栗谷(名珥,西元一五三六年-一五八四年),他們對近代韓國學術思想界產生莫
大影響。前者是主理派的代表,後者是主氣派的代表,形成主理與主氣兩大學派。欲
瞭解近代韓國政治思想的來龍去脈,首應研究二李之思想,筆者來華研究中國政治思
想史,對上述問題常存關心,爰以「李退溪與李栗谷政治思想之比較研究」為題,撰
寫本論文。
一、研究範圍
在韓國,研究思想史之傾向有二:一是教義史(History of Doctrine )之研究,以
哲學方方面居多,另一是關於某一時代思想之研究,以歷史學方面居多。然二者均看
重哲學理論的探討,至於理論與時代變遷之關係,亦即對於思想的歷史文脈(
History of Context),則較少研究。因,此李朝朱子學的歷史文脈是本文研究重點
之一。
宋學通稱為「理學」,這是特別把「理」字提出的緣故。朱子謂「天下之事,莫不有
理」,又謂「天地之間有理有氣」。他以「理」和「氣」來解釋政治方面問題,所以
欲知理學家的政治思想,則非先知道「理」與「氣」不可。政治思想之產生來自政治
問題,而政治問題必與人類有關係,由是政治不過是人類行為而已,人乃政治的主體
,理學家對於政治重視「心」與「性」問題,因為他們認為「心」是身之主,「性」
為心之體。事實上,「理」、「氣」、「心」及「性」等都是理學的基本概念。如欲
研究退溪與栗谷的理學,則必須先了解此等概念。
本文以李退溪與李栗谷之政治思想為研究範圍,並以「理」、「氣」、「心」、「性
」等理學之基本概念為中心探討二李的政治思想。本文先談朱子學在韓國發展之經過
,及其在發展過程中之演變。其次探討二李在韓國朱子學上的地位、政治思想之哲學
基礎、政治思想之理論結構及其異同。最後評述二人對韓國之影響。
二、研究方法
晚近歐美國家討論思想史之方法論,大致有二:一、注重思想系統內部觀念間之結構
關係,亦即研究其內在關係,這是「觀念史」(History Of Ideas)之研究,以研究
「單位觀念」(Unit - Idea)或i觀念叢」(Ideas-Complex)之演變為主要。二、
注重觀念或思想與人類行為之關係,亦即研究其外在關係,這是「思想史」(
Intellectual History)之研究。前者重視思想與思想間之關係,因著重對觀念的分
析,而忽略了將觀念從歷史文脈中抽離出來,結果不易觀察思想之時代性與社會性。
後者注重思想與行為或事件間之關係,於統計分析、量化或分類思想家方面固有發展
,但對於思想的內在結構或思想與思想間之關係未能作充份之解釋,從而難以了解思
想之特性或其連繫(Timeless)。由此觀之,上述兩種研究方法可說各有優劣,因此
,本文兼用此二方法,藉收相輔相成與交互為用之效。
其實,我們無法否認內在思維對外在事件的影響,而外在事件亦影響人類思想。所以
本文將在可能範圍,內將研究對象置於社會、政治及經濟等範疇內考察,同時將李退
溪與李栗谷的政治思札置於史實的脈絡中探究其真義。由於韓國社會科學界研究朱子
學尚在起步階段文集為主,並參佐當世及以前與政治思想有關之記載。
三、內論文內容
本論文之內容共分五章。
第一章為李朝朱子學之形成與發展。高麗朝(以下簡稱麗朝)末葉,佛教流弊叢生,
已流傳於麗朝朱子學,因有形而上學的理論武裝,而能抵制「佛力護國」之佛教論理
。朱子學提供「拆佛」與「改制」的理論,附合了當時政治上的要,求這是朱子學輸
入韓國的主要背景。至於李朝朱子學之輸入過程,麗朝自末葉安 傳授朱子全書起,
經白頤正、鄭夢周、鄭道傳、權近、吉、再金宗直、金宏弼及趙光祖諸儒的實踐時,
代發展至李彥迪、徐敬德、李退溪及李栗谷等巨儒的「四七理氣辯」、「人心道心辯
」的理論化時代,開花結實。
第二章李退溪、李栗谷與朱子學之成就。李朝太祖李成桂以儒立國,不少先賢治朱子
學。後世印刷之發達,得以普及朱子學有關書籍。雖有士禍,但經明宗、宣祖之狀勵
學術,朱子學遂大為興盛。
退溪與栗谷都生於十六世紀之前半世紀,均善治朱子學。退溪自三十四歲起從政,栗
谷則自二十九歲起從政。退溪四十九歲以後或辭而不就,或欲入仕不遂,以講學著書
為事,其遺著收錄於退溪全書五冊。栗谷雖亦曾表示辭職,但仍心懸國事,其遺著共
有四四卷三○冊。李退溪李以高年壽終於家,而李栗谷則是四十九歲英年耳逝。
就李退溪與李栗谷之思想而言,前李持理貴氣賤之理氣二元論,發揚朱子學,故有「
海東考亭」之稱,並為後世尊崇嶺南學派之宗師。後李以理通氣局之立場,強調個體
之特殊性,後世推崇為畿湖學派之宗師。
第三章為李退溪與李栗谷政治思想之哲學基礎。李朝朱子學離不開所謂「主理、主氣
」、「四端、七情」、「本然之性、氣質之性」等問題,反復討論爭辯。二李認為天
地萬物悉由形而上的理與形而下之氣結合而成。他們分性為本然之性和氣質之性。朱
子學所謂之政治無他,及是明理踐理和率性盡性之公的生活。所謂個人的道德生活,
也是一切政治價值實現之前提要件。所以「理」、「氣」、「心」及「性」問題為朱
子學政治思想之基礎。
退溪相信滅盡人欲,可歸本然之性,故採樂觀主義的態度。栗谷強調個體之特殊性,
而偏向政治的現實主義。
第四章為李退溪與李栗谷政治思想之理論結構。朱子學之宇宙論以「理」和「氣」為
基本概念,同時作為為政之原理。人性論之中心問題是「心」和「性」,這些問題是
為政之起點。依據為政原理,而遂行「正心」,這是為政之先務,也是「外王」之必
要條件。
退溪思想之理論結構,就是其思想基本概念的演繹。「理」遍佈天地,則天理成為宇
宙論;其「理」內在人間,則稱人性,成為其人性論。簡言之,退溪的治道論實踐其
「理」而已。至於栗谷,他雖重視「內聖」工夫,卻也是政治現實主義者,他關心現
實問題,故主張改革政制。
關於李退溪與李栗谷政治思想之特性,乃基於其宇宙論和人性論。退溪以普遍存在的
「理」衡量治亂問題,同時相信人類遏人欲而存天理,依其特性分為普遍主義和理想
主義二種。
栗谷注意政治情況,強調狀況之特殊性,主張「修己」與「治人」並行。他認為自古
有為的人居,莫不先定其志。依栗谷見解,立志乃是治亂之關鍵。他認定政治主體之
普遍性,更著重其主體之特殊性,進而強啁政治主體所處狀況之重要性。其攻治思想
之特性可分為主體主義和現實主義二種。
第五章為李退溪與李栗谷思想之比較及其影響。主要分四點檢討李退溪與李栗谷政治
思之異同及影響。一、以社會科學所稱的性格來比較二李之人格。二、依朱子學之基
本概念,即理、氣、心及性來比較、檢討二李政治思想之哲學基礎之異同。三、二李
政治思想之理論結構在宇宙、人性、治道諸論,比較、檢討其異同和特性。四、二李
政治思想對韓國的影響,就利弊二方面簡要析論。
最後為結論。
本論文之得以完成,及承指導教授何師佑森之教化與剴切指導,雷師飛龍之鼓勵與賜
助,謹此致最高之敬意與謝忱。
好友陳聰勝博士在公私繁忙中,提供寶貴意見,其情誼終身難忘。同時要感謝內人張
公子博士於持家教書之餘,繕校文稿與鼓勵。
筆者生性駑鈍,學殖荒落,更囿於中文能力,以致研究無垠之思想,難免有疏漏錯誤
之處,謹祈賜予指正,則何幸焉!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