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晚清新馬華僑對國家認同之研究--以賑捐投資、封爵為例--
作者:黃建淳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JIAN-CHU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程光裕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1
主題關鍵詞:晚清新馬華僑賑捐投資封爵鴉片戰爭中國海禁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6)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8
鴉片戰后,中國海禁洞開,閩粵華工大量移殖新馬地區,創造出繁華富庶的華僑社會
, 中國文化也隨之南布。本文化之旨趣,在于探討華僑社會的結構,及其文化發展的
歷程,主要以民族國家之認同為其導向,對新馬華僑的社會網絡,作有系統的論述。
全文采夾敘夾議體,計分五章十三節,凡三十余萬言,要點如下:
第一章「緒論」:共分三節,旨在闡明撰述動機與目的,探討文獻和史料來源,輔以
歷史研究、社會心理學、由野調查等研究方法之理論體系與運用。
第二章「華工出洋與華僑社會」:共分三節,旨在分析清廷對華僑態度的演化,與華
僑社會的形成;探討當地的社會結構、采行的社會制度,以及華僑維生網絡的型態。
第三章「清政府對華僑籌捐」:共分三節,旨在分析華僑的富裕和資源,構成清廷對
彼等經濟力量的評估,并以「官爵職銜」的傳統功名為酬報,遂行吸收僑資達致「賑
捐災 」與「振興實業」的目的。
第四章「官爵職銜的價值取向」:共分三節,以抵制維新和革命派的策略,探討效忠
清廷的政治意義;以社會流動和權勢地位的價值觀念,探討受封爵銜的社會意義,其
結果造成僑社民族國家意識的昂揚,并引華商領袖數名予以個案分析。
第五章「結論」:綜述捐(投)資封爵問題的研究成果,解析其多元的變數在華僑社
會中所產生的影響,從而將新馬華僑國家認同,賦予客觀與正確的評價。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