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南洋華僑民族主義 ----- 以陳嘉庚為例
作者:陳長源
作者(外文):Chen Chang-yua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江炳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3
主題關鍵詞:南洋華僑民族主義華僑民族主義陳嘉庚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7
論文提要
中國人移民海外謀生為時甚早,到了十九世紀絕大多數集中南洋地區,當時各地華僑社會多為自然形成的各種方言、宗族集團所組成,但這些華僑群體及其社團在維護共同利益、守望相助、保持家鄉聯繫方面發揮很大作用。明清兩代禁止移民、甚至敵視海外移民,造成華僑只知有家(和家鄉),不知有政府和國家。直到清朝末年,世界各國的民族主義盛行,尤其是歐美各國推行帝國主義,在此潮流之下,華僑民族主義的興起,僑民才將自身的命運與利益和國家、民族的前途聯繫起來。
華僑民族主義在清季革命時期,經清政府、保皇派及革命黨論戰宣揚,萌芽演化為中國民族主義。到了抗戰時期中國與僑居地均受到外侮的威脅,中國政府、華僑及僑居地殖民政府共同以日本為敵,華僑籌賑救亡或,參與祖國抗戰犧牲奉獻,萌芽的中國民族主義昇華激化為熾熱的中國國家主義(或稱愛國主義),將華僑民族主義推向巔峰。二次大戰後的國共對峙時期,由於僑居地發生獨立建國運動,華僑為自身政經發展著想,紛紛歸化居住國,由華僑轉化為華人,少數欲回歸中國的華僑,因國內政治的變局,也面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認同的抉擇,原有之華僑民族主義的精神與內涵,乃逐漸式微轉化,並趨向分歧多元的發展,如今華僑民族主義幾乎僅存文化層面的意義。為探究華僑民族主義從萌芽、昇華、到逐漸式微的歷史脈絡,本文擬以南洋華僑代表人物陳嘉庚(1874-1961)在其歷史演變的浪潮中,如何以其立身行事來詮釋華僑民族主義的發展過程。
陳嘉庚係南洋著名的僑領。辛亥革命前後,他支持孫中山排滿革命並提倡力行興學救國;抗日戰爭期間,他擁護蔣中正抗戰到底,為此他積極領導南洋華僑籌賑救亡;二次大戰後,他肯定毛澤東的施政作為,最後選擇認同中共政權並回歸大陸,且進一步參與新中國的建設。他在華僑民族主義的演變過程中,在每一階段的歷史軌道,所呈現的事蹟、宣示的言行,正是華僑民族主義演進的縮影寫照,此乃本文所以以華僑民族主義歷史發展網絡為經;以陳嘉庚在各階段中的言行事蹟為緯,進行研究的道理所在。其目的不外乎期以陳嘉庚領導南洋華僑,投身民族主義運動扮演時代的角色,賦予學術的評價。
綜上所述,本文以「歷史研究法」為主,以「文件分析法」為輔,徵引回憶錄、書信、報告、著述以及相關檔案等第一手文獻,文中更以民族主義的相關理論為基礎,從歷史學、政治學、社會學等觀點,將蒐集之資料作客觀研析並賦予解釋。
華僑民族主義的演變過程與陳嘉庚在其潮流中的歷史角色與作為,為本文論述的主要架構。在文中首先探討華僑民族主義的形成因素及演變過程,並進一步分析南洋華僑民族主義的孕育脈絡。其次,敘述陳嘉庚出生背景及其僑居南洋的經濟環境、說明支持排滿革命史實及興學救國的具體貢獻。繼而,剖析陳嘉庚領導僑社籌賑捐款的成效、發動僑界抵制日本經濟的情形及擁護祖國抗戰到底之心志。然後,探究二次大戰僑居地造成的動盪處境及陳嘉庚政治認同轉折的過程,並論及其對新中國現代化之理念及參與。最後,對陳嘉庚在華僑民族主義歷史階段中扮演的三個角色:民族主義的文化耕耘者、民族救亡的社會工作者、民族重建的政治參與者,從文化、社會、政治三個面向給予客觀的評價。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書籍:
于建坤,《拳拳赤子-陳嘉庚》。香港:中華書局,1999年。
王彥威、王亮,《清季外交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
王賡武,《東南亞與華人》。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7年。
王賡武,《南海貿易與南洋華人》。香港:中華書局,1988年。
王賡武,《南洋華人簡史》。臺北:水牛出版社,1988年。
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王增炳、餘剛,《陳嘉庚興學記》。福州:教育出版社,1981年。
王增炳、陳毅明、林鶴齡,《陳嘉庚教育文集》。廈門: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全國委員會編,《回憶陳嘉庚:紀念陳嘉庚先生誕辰110周年》。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4年。
中共廈門市委黨史研究室,《陳嘉庚研究》。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
丘漢平,《華僑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古鴻廷,《東南亞華僑的認同問題-馬來亞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new window
古鴻廷,《教育與認同:馬來西亞華文中學教育之研究(1945-2000)》。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
北京集美校友會,《回憶陳嘉庚:紀念陳嘉庚先生誕辰120周年》。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年。
石之瑜,《中國的民族問題》。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江炳倫,《政治學論叢》。臺北:政治大學政研所,1973年。
江炳倫,《政治文化導論:理論與個案研究》。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朱建民,《國際組織新論》。臺北:正中書局,1978年。
朱順佐、金普生,《胡愈之傳》。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1年。
朱立文,《陳嘉庚愛國思想研究》。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3年。
朱諶,《民族主義的背景與學說》。台北:國立編譯館,2000年。
朱順佐、金普生,《胡愈之傳》。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1年。
任貴祥,《華僑第二次愛國高潮》。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9年。
任貴祥,《華夏向心力-華僑對祖國抗戰的支援》。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吳主惠,《華僑本質的分析》。東京:東洋大學社會學研究所,1961年。
吳華,《新加坡華文中學史略》。香港:教育出版社,1976年。
吳劍雄,《中國史新論》。臺北:傅樂成教授紀念論文及編輯委員會,1985年。
吳鳳斌,《東南亞華僑通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吳馭人譯,安德生(B. Anderson),《想象的共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臺北:時報出版社,1999年。
巫樂華,《南洋華僑史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何鳳嬌,《排華史料彙編-墨西哥》。臺北:國史館,1991年。
何鳳嬌,《東南亞華僑資料彙編》。臺北:三民書店,1999年。
李文治,《中國近代史農業資料》。北京:三聯書店,1957年。
李恩涵譯,顏清湟著,《星馬華人與辛亥革命》。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
李為麟,《華僑革命史》。臺北:正中書局,1988年。
李盈慧,《華僑政策與海外民族主義(1912-1949)》。臺北:國史館,1997年。
李盈慧,《抗日與附日》。臺北:水牛出版社,2002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79年。new window
林遠輝、張應龍,《新加坡、馬來西亞華僑史》。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南僑籌賑會,《大戰與南僑》。星洲:南僑總會,1947年。
柯木林、吳振強,《新加坡華族史論文集》。新加坡:星洲南洋大學畢業生協會,1972年。
柯木林,《新華歷史與人物研究》。新加坡:南洋學會,1986年。
姜明清,《捐獻史料》。臺北:國史館,1993年。
洪絲絲等著,《辛亥革命與華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洪永宏,《出洋記-陳嘉庚外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孫健,《辛亥革命史論文選1949-1979》。北京:三聯書店,1981年。
秦欽峙、湯家麟,《南僑機工回國抗日史》。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麻坡華僑殉難義烈史編輯委員會,《麻坡華僑義烈史》。新加坡:麻波中華公會,1947年。
高信,《華僑的時代使命與努力方向》。臺北:華僑出版社,1976年。
梁紹文,《南洋旅行漫記》。上海:中華書局,1924年。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梁英明,《戰後東南亞華人社會變化研究》。北京:昆倫出版社,2001年。
康文佩,《康南海先生年譜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湯志鈞,《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輪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郭湘章譯,Victor Purcel著,《東南亞之華僑》。臺北:正中書局,1978年。
莊國土,《中國封建政府的華僑政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9年。
莊國土,《華僑華人與中國的關係》。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麥留芳,《方言群認同》。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5年。
陳厥祥,《集美志》。香港:集友銀行,1963年。
陳水逢,《日本近代史》。臺灣:中華學術院日本研究所,1968年。
陳直夫,《華僑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香港:香港時報,1981年。
陳樹強,《國父革命宣傳與華僑革命行動》。臺北:武陵出版社,1985年。
陳懷東,《海外華人經濟概論》。臺北:黎明出版公司,1986年。
陳烈甫,《華僑學與華人學總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
陳碧笙、楊國楨,《陳嘉庚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陳碧笙、陳毅明,《陳嘉庚年譜》。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
陳嘉庚,《陳嘉庚言論集》。新加坡:南僑報社有限公司,1949年。
陳嘉庚,《新中國觀感集》。新加坡:南洋華僑籌賑總會,1950年。
陳嘉庚,《南僑回憶錄(上)(中)(下)》。臺北:龍文出版社,1989年。
陳長源,《中山先生的聯俄容共政策及其結果之研究》。臺北:科教文文教出版社,1995年。
陳國慶,《回憶我的父親陳嘉庚》。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
張永福,《南洋與創立民國》。上海:中華書局,1938年。
張蔭桐譯,章淵若、張禮千等著,《南洋華僑與經濟之現勢》。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年。
張希哲、高信,《華僑史論集》。臺北:華僑協會總會,1963年。
張玉法,《中國近代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年。
張啟雄,《外蒙主權歸屬交涉1911-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95年。new window
張啟雄,《近二十年來的海外華人》。臺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2003年。
張希哲、陳三井,《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7年。
曾講來,《傑出的社會改革家-陳嘉庚》。廈門:中共廈門市委黨室研究室,1994年。
曾昭鋒,《陳嘉庚-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
廈門華僑志編委會編,《廈門華僑志》。廈門:鷺江出版社,1991年。
國史館,《東南亞華僑資料彙編(一)》。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
黃福鑾,《華僑與中華革命》。香港:亞洲出版社,1953年。
黃丹季,《陳嘉庚先生紀念冊》。北京:全國歸僑聯合會,1961年。
黃順通、劉正英,《陳嘉庚與集美鰲園》。福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馮自由,《華僑革命開國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3年。
程國強,《僑務淺談》。臺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1983年。
傳子玖,《陳嘉庚》。河北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87年。
崔貴強,《星馬華人國家認同的轉向(1945-1959)》。新加坡:南洋學會,1990年。
葉明德,《泰國簡史》。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2003年。
楊鴻烈,《歷史研究方法》。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年。
楊建成,《南洋華僑抗日救國運動始末(1937-1947)》。臺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1983年。
楊建成,《菲律賓的華僑》。臺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1986年。
楊建成,《華僑參政權之研究-中華民國僑居國外國民對祖國政治參與實力之統計分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楊國楨,《陳嘉庚傳(Chen Jia Gen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楊進發,《戰前興華社會結構與領導層初探》。新加坡:南洋學會,1977年。
楊進發,《戰前的陳嘉庚言論史料與分析》。新加坡:南洋學會,1980年。
楊進發,《陳嘉庚先生傳略》。陳嘉庚基金理事會,1987年。
楊進發,《陳嘉庚研究文集》。北京:友誼出版公司,1988年。
楊進發,《陳嘉庚-華僑傳奇人物》。美紐澤西: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0年。
楊進發,《陳嘉庚為振興中華而不悔》。台北:中央研究院東南區域研究計畫,2001年。
揚志誠,《中華民國憲政民主之探討》。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98年。
僑務委員會,《華僑愛國自動捐獻》。臺北:僑務研究室編印,1959年。
鄭良樹,《馬來西亞、新加坡華人文化史論叢》,第1卷。新加坡:南洋學會,1982年。
鄭民等編,《華僑華人史研究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年。
鄭午樓,《言論集》。曼谷:春暉堂,1989年。
鄭觀應,《盛世危言後編》,第10卷。商務印書館版。
暨南大學華僑研究所編,《華僑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蔡茂豐譯,吳主惠著,《華僑本質的分析》。臺北:黎明出版公司,1983年。
蔡英文譯,Hanna Arendt著,《帝國主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
蔣永敬,《華僑開國革命史料》。臺北:正中書局,1977年。
劉土木譯,松村金助著,《日本之南生命線》。上海:中南文化協會,1935。
劉芝田,《中菲關係史》。臺北:正中書局,1978年。
劉伯驥,《美國華僑逸史》。臺北:黎明出版公司,1984年。
劉惠生,《在陳嘉庚故鄉五十年》。廈門: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
潘翎,《海外華人百科全書》。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
顏清湟,《海外華人史研究》。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2年。
寶鋆等修,《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第43卷。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顧彗,《泰國華僑志》。臺北:南華文化出版公司,1968年。
顧長永,《新世紀的東南亞》。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期刊:
王賡武,〈論東南亞華人認同之研究〉,《思與言》,第30卷,第2期,(1962年6月)。new window
王賡武,〈中國移民形態的若干歷史分析〉,廣州中山大學東南亞歷史研究所,《東南亞歷史學刊》,第2期(1985年10月)。
方鵬程,〈近代中國民族主義演進經驗析論〉,《人文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4卷,第1期,(1993年6月)。
石元康,〈文化認同與民族自覺〉,《二十一世紀》,第16期,(1993年4月)。
江炳倫,《試建構一個華人研究之理論模型》。《中山社會科學期刊》(1994年)。
朱浤源,〈從族國到國族:清末民初革命派的民族主義〉,《思與言》,第30卷,第2期,(1992年6月)。new window
朱浤源,〈清末以來海外華人的民族主義〉,《思與言》,第31卷,第3期,(1993年9月)。new window
朱維鋒,〈關於清末的民族主義〉,《二十一世紀》,第16期,(1993年4月)。
李少雄,〈試論陳嘉庚對國共兩黨的認識及轉變〉,《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1992年)。
李道緝,〈近代海外華人國家認同的塑造-以中暹建交談判為例(1869-1937)〉,《政大史粹》,第1卷,(1999年6月)。new window
吳文華,〈陳嘉庚與印尼華僑〉,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南洋問題研究》,第2期,(2000年)。
呂宗麟,〈我國國族認同的結構內涵與運作〉,《人文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4卷,第1期,1993年6月)。
林金枝,〈陳嘉庚傾資辦學的國際影響〉,《廈門大學學報》,第4期,(1994年)。
林蘭芳,評〈華僑政策與海外民族主義〉,《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26期,(1998年9月)。
林德時,〈論家庚精神的基本內涵〉,《江西社會科學》,第6期,(2000年)。
林德時,〈陳嘉庚的憂患意識及其啓示〉,《集美大學學報》,第4卷,第2期,(2001年6月)。
金觀濤,〈百年來中國民族主義結構的演變〉,《二十一世紀》,第15期,(1993年2月)。new window
邵宗海,〈民族與民族主義界說〉,《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5卷,第3期,(1997年12月)。
洪絲絲,〈陳嘉庚先生辦教育〉,《人物叢刊》,第4期,1980年。
姜新立,〈民族主義的幾種類型〉,《二十一世紀》,第16期,(1993年4月)。new window
施若穀,〈是論陳嘉庚的科學教育思想〉,《科學技術與辯證法》,第17卷,第2期,(2000年4月)。
胡春惠,〈近代中韓兩國民族主義的類似性〉,《二十一世紀》,第16期,(1993年4月)。new window
孫謙,〈陳嘉庚與傳統文化〉,《廈門大學學報》,第2期,(1991年)。
孫謙,〈略論陳嘉庚的教育哲學觀〉,《廈門大學學報》,第4期,(1994年)。
許雅棠譯,王賡武著,〈論東南亞華人認同之研究〉,《思語言》,第30卷,第2期,(1992年6月)。new window
陳嘉庚,〈在新加坡僑民大會上的演詞〉,《南僑日報》,1947年2月17日。
陳嘉庚,〈憲法草案鼓舞了華僑的愛國熱情〉,《光明日報》,(1954年6月27日)。
陳嘉庚,〈慶賀關於雙重國籍問題的條約的簽訂〉,《廈門日報》,(1955     年5月5日)。
陳嘉庚,〈在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第一屆第四次全體會議開幕詞〉,《光明日報》,(1959年12月16日)。
陳嘉庚,〈鷹廈鐵路與廈門港口的重要性〉,《廈門日報》,(1956       年12月12日)。
陳鴻瑜,〈東南亞華人的政治和經濟地位〉,《歷史月刊》,第57期,(1992年10月)。
陳鴻瑜,〈東南亞華人的未來及困境〉,《歷史月刊》,第57期,(1992年10月)。
陳方正,〈民族主義的剖析:起源、結構與功能」,《二十一世紀》,第16期,(1993年4月)。new window
陳鶴齡,〈陳嘉庚(1874-1961)〉,《中外雜誌》,第59卷,第6期,(1996年6月)。
陳士源,〈論南洋華僑在討袁力量上的分合--從歐事研究會到護國軍〉,《暨南史學》,第2期,(1999年6月)。new window
陳長源,〈聯俄容共政策之決策環境及其意涵〉,《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4期,(2002年5月)。new window
賀聖達,〈戰後華人華僑歷史分歧概論〉,中國華僑歷史學會,《華僑華人歷史研究》,第2期,(1989年)。
郭梁,〈陳嘉庚與南洋華僑抗日救亡運動〉,《廈門大學學報》,第4期,(1993年)。
郭梁,〈陳嘉庚的人生價值觀〉,《廈門大學學報》,第4期,(1994年)。
郭少棠,〈建立民族國家的階段--從德國經驗談起〉,《二十一世紀》,第16期,(1993年4月)。new window
郭玉聰,〈教育救國:陳嘉庚傾資興學的思想動機〉,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南洋問題研究》,第1期,(2001年)。
楊志誠,〈中山思想體系內統一的中國〉,《中山社會科學學報》,第8卷,第2期,(1994年9月)。
張楚琨,〈和陳嘉庚相處的日子〉,《中國建設》,第33卷,第11期,(1984年11月)。
張玉法,〈民族主義在國民黨歷史上的角色〉,《二十一世紀》,第15期,(1993年2月)。new window
莊國土,〈新中國政府對海外華僑政策的變化1949-1956〉,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南洋問題研究》,第2期,(1992年)。
莊明哲,〈民族主義(Nationalism)定義的探討與評論〉,《中國工商學報》,第19期,(1997年6月)。
逐原,〈南洋華僑滄桑史話〉,《歷史月刊》,第57期,(1992年6月)。
賀聖達,〈戰後華人華僑歷史分期概論〉,載于中國華僑歷史學會,《華僑華人歷史研究》,第2期,(1989年)。
黃建淳,〈海外華人參加國民革命背景之研究〉,《黎明學報》,第3卷,第1期,(1985年9月)。
廖建裕,〈東南亞華人:華僑?海外華人?或東南亞人?〉,《東南亞季刊》,第3卷,第1期,(1998年1月)。
謝劍,〈中華國族的形成及多元異質性〉,《二十一世紀》,第16期,(1993年4月)。new window
慶源,〈記民族主義與現代中國國際研討會〉,《二十一世紀》,第15期,(1993年2月)。new window
蘇雲峰,〈星馬華人在抗日戰爭中的犧牲與奉獻〉,《歷史月刊》,第57期,(1992年10月)。
其他:
江柏煒,〈洋樓:閩粵僑鄉的社會邊簽與空間營造(1840-1960)〉。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5月。
朱浤源,〈近代海外華人與僑教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年。
牟鍾鑒,〈現代民族主義及文化的合理性的民族主義〉,百年來海峽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學術研討會,2000年12月2-3日。
仲約,〈記陳嘉庚先生在祖國〉,緬甸:《仰光日報》,晨刊,1940年11月22日。
李國雄,〈南洋華僑與民族主義之發展〉,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1986年2月。
李亦園,〈華僑與國民革命研究的新觀點〉,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與學術研討會,1997年8月。
李盈慧,《現代中國的華僑政策(1912-1949)》。臺北: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1994年。
李盈慧,〈民初政局與僑界籌款〉,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與學術研討會,1997年8月。
李國梁,〈南洋閩籍華僑與辛亥革命運動〉,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與學術研討會,1997年8月。
李思涵,〈辛亥革命前革命黨與維新立憲派在星馬的思想論戰〉,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與學術研討會,1997年8月。
李道緝,〈泰國華人國家認同問題〉。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6月。
呂芳上,〈鄧澤如與辛亥革命(1906-1912)〉,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1986年2月。
吳逸生,〈抗戰二周年與華僑〉,《南僑商報》,1939年7月7日。
林芳聲,〈抗戰中的馬來亞華僑〉,《南洋商報》,1938年7月7日。
林金枝,〈孫中山、南洋華僑與東南亞民族獨立運動〉,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與學術研討會,1997年8月。
林沁雄,〈區域經濟結盟與民族主義〉,百年來海峽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學術研討會,2000年12月2-3日。
周南京,〈辛亥革命與荷屬東印度華僑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與學術研討會,1997年8月。
姜新立,〈民族主義與馬克斯主義---矛盾對立或辨正統一?〉,百年來海峽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學術研討會,2000年12月2-3日。
施正鋒,〈臺灣民族主義與墾殖國家的政治民族塑造〉百年來海峽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學術研討會,2000年12月2-3日。
柯惠鈴,〈陳嘉庚研究-海外華人中國意識的探討〉。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5月。
孫治本,〈在全球化的時代看孫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與世界大同理想〉,國立國父紀念館三十周年館慶暨第五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2002年5月。
梁志明,〈中國海外移民的新發展〉,近二十年來的海外華人學術研討會,中研院近史所,2002年4月。
韋傑廷,〈辛亥前華僑對孫中山革命事業的支援和貢獻〉,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與學術研討會,1997年8月。
桑兵,〈新加坡華僑與康梁的保皇運動及孫中山先生的革命運動〉,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與學術研討會,1997年8月。
桑兵,〈世界主義與民族主義―孫中山對新文化派的回應〉,國立國父紀念館三十周年館慶暨第五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2002年5月。
莊國土,〈清末華僑民族主義的形成與孫中山的辛亥革命〉,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與學術研討會,1997年8月。
莊明哲,〈對臺灣民族主義發展的反思:1987-2000〉,第四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2001年1月。
達人,〈抗戰中的新加坡華僑〉,南洋商報,1938年1月1日。
黃建淳,〈新加坡華僑會黨對辛亥革命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
黃建淳,〈晚清新馬華僑對國家認同之研究─以賑捐投資、封爵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6月。new window
崔貴強,〈戰後初期的星馬國民黨,1945-1949〉。《星洲日報》,1982年3月15日。
陳嘉燕,〈中華民族向東南亞拓殖發展史略〉。香港私立珠海書院中國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6月。
陳長源,〈國共重慶談判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1月。
陳樹強,〈民國以來僑務政策之研究-三民主義僑務政策之實踐與評估〉。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6月。new window
許肇琳,〈華僑與辛亥革命〉,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與學術研討會,1997年8月。
張國鋼,〈我國僑務行政及僑務政策之演進。香港私立珠海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1985年6月。
張存武,〈中國海外移民的新發展〉,近二十年來的海外華人學術研討會,中研院近史所,2002年4月。
董立文,〈中共的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百年來海峽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學術研討會,2000年12月2-3日。
溫廣益,〈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事業與印尼華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一三0週年(1866-1996)而作〉,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與學術研討會,1997年8月。
程光裕,〈檳榔嶼僑賢陳新政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與學術研討會,1997年8月。
楊慶南,〈新馬華僑對中國革命之貢獻〉,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與學術研討會,1997年8月。
楊逢泰,〈從民族主義探索臺灣海峽兩岸的關係〉,第四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2001年1月。
鄭良樹,〈保皇黨籍革命黨對新馬華教的影響的比較〉,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與學術研討會,1997年8月。
鄭永年,〈民族主義與區域政治結盟〉,百年來海峽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學術研討會,2000年12月2-3日。
蔡石山,〈一九一一年革命與海外學人〉,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1986年2月。
劉世昌,〈中山先生與南洋〉,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1986年2月。
鄧毓浩,〈從民族主義論臺灣原住民教育實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6月。new window
蔣永敬,〈辛亥前南洋華人對孫中山先生革命運動之支援〉,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1986年2月。new window
謝正諭,〈「新臺灣人」論述中的民族認同〉,國立國父紀念館三十周年館慶暨第五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2002年5月。
貳、英文部份:
Books:
Akashi, Yoji, The Nanyang Chinese National Salvation Movement, 1937-1941 ,Larwane: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1970.
Chelliah, D.D., A History of Education Policy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Kuala Lumpur:Government Press, 1947.
Chen, M.H., The Early Chinese Newspaper of Singapore, 1881-1912, Singapore: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1967.
Cowan, C.D. and O.W. Wolters, Southeast Asia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6.
Deutsch, Karl, Nationalism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Mass: M.I.T. Press, 1953.
Fitzgerald, Stephen, China and the Overseas Chinese:A Study of Peking’s Changing Policy, 1949-197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Gellerner, Ernest,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Giddens, Anthony, 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5.
Guibernau, Montserrat, Nationalisms: the nation-state and nationalism in the 20th Centur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6.
Hayse, C.J.H.,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Modern Nationalism, N. Y.:The Macmillan Company, 1931.
Hanrahan, Gene, The Communist Struggle in Malaya, Kuala Lumpur: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1971.
Henry Tsai, Shih-shan, China and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1868-1911, Fayetteville: University of Arkansas Press, 1983.
Israel, John, 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7-1937, Standford,CA: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
Jacob, Philip E. & James V. Toscano, The Integration of Political Communities, N.Y.: J.B. Lippincott Co., 1964 .
Kratoska, Paul H.,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of Malaya,1941-1945,Australia: Allen&Unwin,1998.
Kuhn, Hans, Idea of Nationalism, N. Y.:The Macmillan Company,1961.
Kuhn, Hans, Nationalism: Its Meaning and History, N.Y.: D. Van Nostand Co. 1955.
Lerner, Daniel,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 N.Y.:Free Press of Glencoe, 1963.
Lee, Ting Hui, The Communist Organization in Singapore, 1948-66,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76.
Lieber, Francis, Fragments of Political Science on Na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ism, N.Y.: C. Scribner& Co., 1968.
Minogue, K.R., Nationalism, N.Y.: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1967.
Rawski, E.S., Agriculture Change and Peasant Economy of South China,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72.
Snyder, Louis, Encyclopedia of Nationalism, N.Y.:Paragou Hoose,1990.
Snyder, Louis L., The Meaning of Nationalism, New Jersey: Rutger University. Press, 1954.
Tilman, Robert O., Man, State,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n, N.Y.:Praeger Publisher, Inc., 1969.
Wang, Gungwu, A Short History of the Nanyang Chinese, Singapore,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1959.
Yen, Ching-hwang, The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1911 Revolut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ingapore and Malaya,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Yong, C.F., Tan Kah-Kee:the Making of an Overseas Chinese Lege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Yong, C.F. andR.B. McKenna, The Kuomintang Movement In British Malaya, 1912-1949,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1990.
Yong, C.F., Chinese Leadership and Power in Colonial Singapore,Singapore:Times Academic Press, 2nd edition, 1994.
Articles:
Akashi, Yoji, “ The Nanyang Chinese Anti-Japanese and Boycott Movement 1908-1928: A Study of Nanyang Chinese Nationalism”,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 Vol. 23, Part 1&2, 1968.
Deutsch, Karl,“Growth of Nations”, World Politics, January. 1953.
Karl, Deutsch.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September 1961.
Kee, Yeh-siew. “The Japanese in Malaya before 1942”,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 Vol.20, 1966.
Ku, Hung-ting, “Urban Mass Movement: The May Thirtieth Movement in Shanghai”,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13, No.2, April 1979.
Leong, Stephen, “The Kuomintang-Communist United Front in Malaya during the National Salvation Period, 1937-1941”,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Vol.8 No.1, March, 1977.
Leong, S.M.Y. , “ The Malayan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Sino-Japanese War,1937-1941”,TSEAS Vol. 10, No. 2, September 1979.
Pang, Wing-seng, “ The Double-Seven Incident, 1937:Singapore Chinese Response to the Outbreak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Vol.4, Part 2, 1973.
Williams, Leo E., “ Some Japanese Sources on Malaya History”,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Vol.4 Part 2, 1963.
Wang, Gungwu, “ Sun Yat-sen and Singapore”, Journal of South Seas Society, Vol.15, Part 2, December 1959.
Yong, C.F., “ Pang Pang Organizations and Leadership in Chinese Community of the Singapore during the 1920s”,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 Vol.32, 1977.
Yong, C.F., “ Emergence of Chinese Community Leaders in Singapore, 1890-1941”,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 Vol.30, Part 1&2,1975.
Others:
Fu, Mui Kim, The Kuomintang in Malaya, 1930-34, Singapore: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B. A. Honours Thesis, 1976.
Hunt, H. North, The Foreign Trade of Malaya(1937),Straits Settlements Annual Departmental Report ,1937.
Yung, Yuet-hing, Contributions of the Chinese to Education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the Federated Malaya States, 1900-1941,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of Malaya, M. A. Thesis, 196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