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馬來(西)亞董教總與華文教育發展之研究(1951-2000)
作者:陸建勝
作者(外文):Chien-sheng Lu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古鴻廷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馬來西亞華文教育董教總獨立中學獨立大學Chinese EducationDongjiaozongIndependent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Merdeka Univers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5
19世紀以來英國在馬來半島的殖民事業有賴華人大量移墾,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正式允許華工合法出洋,更促使華人大量移入馬來亞地區。在華人聚落和社群形成的同時,馬來亞地區的華文教育也開始發展。英殖民政府對於華文學校採取自由放任的態度,及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的海外民族主義興起,英殖民政府為防範境內華人的反帝國主義運動,遂於1920年代開始管制馬來亞地區的華校。二次大戰期間新馬地區陷落,華人慘遭日軍屠戮,華校亦遭受嚴重破壞。戰後英殖民地政府在防共的考量下,華校遭到嚴密的監控與限制,加上二戰以後去殖民化風潮的影響,英殖民政府刻意發展英文教育與馬來文教育,欲將華文教育排除於政府教育體系之外。及至馬來亞自治時期,以巫統為主的聯盟政府開始制定一連串教育政策以維護馬來文教育並排擠華文教育,迨馬來西亞聯合邦正式獨立,聯盟政府對於華校的挾制更是步步進逼。華校面對如此險惡局勢,馬來亞華校教師會總會、馬來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兩大組織分別成立,為學校的生存空間和發展權利請命。及至馬華公會糾集教總和董總,共同組成華文教育三大機構,一起在華文教育與公民權等議題為華社發聲和爭取。
早期三大機構密切合作,成功化解諸多華教危機。但是歷經馬華公會嚴重內鬥,以及巫統掌控聯盟政府並且對於馬華公會的挾制,造成三大機構的分裂,1960年代華文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華文小學被納入國家教育體系,華文中學被迫改制,不願改制者成為體制外的獨立中學。加上新加坡獨立以後,南洋大學已成為外國大學,馬來西亞境內缺乏華文高等教育機構可供華文中學畢業生繼續升學,於是1968年的獨立大學創設運動以及1973年代的獨立中學復興運動成為遍及於馬來西亞華社的社會運動。1982年獨大訴訟案雖然敗訴,但是其所蘊積的能量仍然大有可為。歷經1970年代的新經濟政策與國家文化政策,華社苦無管道可以改變華教困境。1980年代董教總人士提倡「三結合」的政治概念,鼓勵華教人士參政以伺機為華教出力,但成果不彰。1990年代董教總人士選擇加入反對黨直接參選,意圖形成「兩線政治」,進入國會為華教發聲。事實證明華教人士參政的效果不彰,並且引發爭議。
董教總重申「超越政黨,不超越政治」的原則,繼續扮演民間教育社團與民權組織的角色,秉持「維護華校,發揚獨中,創建華文大學」的理念為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奮鬥。隨著中國政經實力的崛起以及華文實用價值高漲,馬來西亞政府對於華語文的態度有所改變,尤其1997年由董教總創立的「新紀元學院」的成立,證明董教總多年以來奮鬥的方向是正確的。長遠觀之,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仍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但是董教總仍須提防政府的壓制。
This dissertation i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stablishment,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evolution of Dongjiaozong, as well as its role and contribution in Chinese education. Dongjiaozong consists of United Chinese School Teacher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UCSTAM, aka Jiaozong教總) and United Chinese School Committee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UCSCAM, aka Dongzong 董總). Jiaozong, Dongzong and 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 (MCA) are referred to as “The Three Organizations.” The collaboration, split, and confrontation among the Three Organizations greatly impa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Initially, the Three Organizations closely cooperated and were viewed as the safeguard of Chinese community until MCA experienced its split in political route and yielded to the UMNO dominated Alliance. Without political asset and access, Dongjiaozong and Chinese education face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in the 60s. While Chinese primary schools were officially recognized and subsidized, many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s were compelled to be excluded from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urned into independent schools owning to defying Malay or English stream. The enrollment and the quantity of Chinese independent secondary schools (CIS) gradually declined when the 9-year compulsory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was implemented, which left fewer students for CIS. Moreover, the breakaway of Singapore made Nanyang University, the only Chinese university in Southeast Asia region and tertiary education option, a foreign school. Limited advanced study access for CIS graduates also put a huge blow in the CIS enrollment. Dongjiaozong once again stood at the frontline. Firstly, it filed an application to establish Merdeka University, a Chinese medium university intended to substitute for Nanyang University, in the late 60s and organized the CIS revival movement, which reformed CIS for quality education to compete with national schools. Dongjiaozong played an extremely crucial and pivotal role in these two movements, which eventually led Chinese education away from the crisis of extinction.
Despite the fact that Dongjiaozong’s defense for Chinese education earned its role as an opinion leader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public spheres, this status did not effectively turn into sufficient political support when Chinese educationalists tended to have their own voice heard in the parliament in the 80s. It was not only ineffective but controversial when selected members of Donjiaozong planned to earn a seat through joining the political opposition camp in person. However, after years of endeavor, Malaysian government finally approved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Era College. With the rise of China as a reg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power and the Chinese language possessing a practical value, Malaysian government is more open to the spread of this language. Even so, Dongjiaozong will continue to play a constructive role in promoting and defending Chinese education.
甲、中文部份
(一)檔案、史料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南洋總支部報告書〉,黨史會資料002/21,1932.10.10.
1219華教盛會工委會史料展組,《華光永耀》,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會聯合總會,1993。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美關係史料》(同治朝)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
王彥威、王亮纂輯,《清季外交史料》,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
文慶等撰,《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
多賀秋五郎編,《近代中國教育史資料》〈民國編〉(中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6。
吉隆坡教師公會特刊編委會,《吉隆坡華校教師公會(1949-1999)文獻及史料匯編金禧會慶紀念特刊》,吉隆坡:吉隆坡華校教師公會,2000。
江嘉嘉編,《永遠的林老總-林晃昇先生圖片資料集》,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2003。
李業霖主編,《南洋大學史論集》,雪蘭莪八打靈:馬來亞南洋大學校友會,2004。
李業霖主編,《南洋大學走過的歷史道路》,雪蘭莪八打靈:馬來亞南洋大學校友會,2002。
李業霖主編,《太平洋戰爭史料匯編》,吉隆坡:雪隆海南會館青年團、華社資料研究中心、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馬來西亞福建設團聯合會青年團,1996。
李業霖主編,《奉納金資料選編》,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2000。
何鳳嬌編,《東南亞華僑資料彙編(一)》,臺北:國史館,1999。
南洋大學創校十週年紀念特刊編輯委員會,《南洋大學創校十週年紀念特刊》,新加坡:南洋大學,1966。
南洋大學校史編輯委員會編,《南洋大學史料彙編》,吉隆坡:馬來亞南洋大學校友會,1990。
砂勞越古晉中華第四中學1998年度畢業特刊編輯委員會,《古晉中華第四中學一九九八年度畢業特刊》,古晉:砂勞越古晉中華第四中學,1998。
柯冰蓉策劃,孫建成調查,張連紅主編,《日侵時期新馬華人受害調查》,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卅年》上、中、下三冊,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1985。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堅決反對“宏願學校計劃”》,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2000。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張雅山的華教故事》,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2002。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50年特刊》,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2004。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教總簡介》,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2004。
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教總33年》,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1987。
馬來西亞董教總全國華文獨中工委會編,《獨大史料集》,吉隆坡:馬來西亞獨立大學有限公司,1993。
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馬來西亞華團簡史編委會,《馬來西亞華團簡史》,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1999。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堅決反對「宏願學校計劃」》,雪蘭莪: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2000。
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挑戰與回應-21世紀華小展望研討會資料彙編》,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2001。
馬來西亞董教總全國華文獨中工委會,《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教育改革綱領》,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2005。
教育政策檢討委員會,《馬來亞聯合邦(一九六O年)教育政策檢討委員會報告書》(華文譯本),吉隆坡:馬來亞聯合邦政府,1960。
教總教育研究中心,《教總成立卅三年華文教育史料》(上、中、下冊),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1984。
教總教育研究中心,《華文中學改制專輯》,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2000。
許雲樵、蔡史君,《新馬華人抗日史料,1937-1945》,新加坡:文史出版私人有限公司,1984。
雪蘭莪中華大會堂,《馬來西亞全國華團聯合宣言(1985)》,吉隆坡:雪蘭莪中華大會堂,1986。
雪蘭莪中華大會堂,《馬來西亞全國華團民權委員會:貫徹華團聯合宣言第一階段九大目標》,吉隆坡:雪蘭莪中華大會堂,1986。
舒新城,《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上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董總出版組,《獨中今昔》,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1985。
董教總全國華文獨中工委會資訊局編,《今日獨中之一》,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1991。
董教總全國華文獨中工委會資訊局編,《今日獨中之二》,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1991。
董教總全國華文獨中工委會資訊局編,《今日獨中之三》,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1991。
董總及董教總華文獨中工委會,《1988年工作報告書》,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1989。
董總與董教總全國華中發展工作委員會,《1990年工作報告書》,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1991。
董教總全國華文獨中工委會資訊局編,《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1992。
董總總務處,《風雲激盪一百八十年―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圖片集》,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2001。
董教總教育中心(非營利)有限公司,《新紀元學院暨董教總教育中心(非營利)有限公司1998年工作報告書》,雪蘭莪:董教總教育中心(非營利)有限公司,1999。
董總、獨中工委會、教育中心,《1997年工作報告書》,雪蘭莪: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1998。
董總、獨中工委會,《1998年工作報告書》,雪蘭莪: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1999。
董總、獨中工委會,《2001年工作報告書》,雪蘭莪: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2002。
董總、獨中工委會編,《2002年工作報告書》,雪蘭莪: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2003。
董總、獨中工委會編,《2003年工作報告書》,雪蘭莪: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2004。
董總、獨中工委會編,《2004年工作報告書》,雪蘭莪: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2005。
陳翼經,《檳州華人大會堂慶祝成立一百週年新廈落成開幕紀念特刊》,檳州:華人大會堂編輯委員會,1983。
檳城閱書報社編輯委員會,《檳城閱書報社24週年紀念特刊》,檳城:檳城閱書報社編輯委員會,1933。
羅家倫,《革命文獻》第八輯,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寶鋻等修,沈雲龍主編,《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收入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62輯,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71。

(二)期刊
小木裕文,〈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發展及其問題:以西馬和東馬的事例為比較〉,李元瑾主編,《新馬華人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2002年,頁141-156。
王如明,〈潘國渠-南大創校參與人與拯救者〉,《南洋大學史論集》,八打靈:馬來亞南洋大學校友會,2004,頁139-145。
王會俊,〈馬六甲華文教育縱橫談〉,《海外華文教育》,2005卷第2期,頁34-41。
王慷鼎,〈南大校友與新加坡高等教育〉,《南洋大學史論集》,八打靈:馬來亞南洋大學校友會,2004頁429-476。
古鴻廷,〈中國國民黨改組後在馬來亞的群眾運動:兼以一九二七年之「牛車水事件」為例〉,收於吳建雄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四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1年3月,頁197-214。new window
古鴻廷,〈英屬馬來亞聯合邦華文教育之研究〉,《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第2期,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1998年12月,頁51-73。
古鴻廷,〈戰後馬來亞地區華文教育之研究〉,《東南亞季刊》第3卷第2期,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1998年4月,頁53-73。
古鴻廷,〈馬來半島華文教育的發展與困境(1951-1969年)〉,《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9年第2期,北京: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1999年6月,頁18、24-34。
古鴻廷,〈馬來亞獨立初期之華文教育〉,《南洋問題研究》1999年第3期,廈門: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1999年9月,頁7-16。
古鴻廷,〈馬來亞聯合邦自治後華文教育之研究〉,《亞洲研究》第33期,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1999年12月,頁6-84。new window
古鴻廷,〈馬來西亞吉隆坡中華獨中之研究〉,論文初稿宣讀於臺北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主辦,「2000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2000年5月12日。
古鴻廷,〈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發展之研究〉,《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第3期,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2000年9月,頁57-83。new window
古鴻廷,〈西馬地區華文獨立中學之研究〉,《南洋問題研究》2001年第1期,廈門: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2001年4月,頁23-40。new window
古鴻廷,〈馬來亞地區華文獨立中學發展之研究〉,《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期,臺北:國史館,2001年12月,頁257-286。new window
古鴻廷,〈東馬來西亞地區華文獨立中學之研究〉,《第四屆世界海外華人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世界海外華人研究學會,2001,頁226-240。
古鴻廷,〈馬來西亞麻坡中化中學之研究〉,《海華與東南亞研究》第1卷第2期,臺北:海華與東南亞研究雜誌社,2001年4月,頁1-27。
古鴻廷,〈馬來西亞吉隆坡中華獨中之研究〉,論文初稿宣讀於臺北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主辦,「2000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2000年5月12日;收錄於古鴻廷,《教育與認同:馬來西亞華文中學教育之研究(1945-2000)》,頁150-192。
古鴻廷,〈馬來西亞吉隆坡坤成女子中學之研究〉,論文初稿宣讀於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辦,「2002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2002年4月26日;修訂稿刊載於顧長永、蕭新煌主編,《新世紀的東南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頁247-280。
古鴻廷,〈沙巴及沙勞越地區華文獨立中學之研究〉,《海外華族研究論集第三卷-文化、教育與認同》,臺北:華僑協會總會,2002,頁37-56。
古鴻廷,〈馬來西亞寬柔中學之研究〉,《近二十年來的海外華人》,臺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2003,頁129-155。
古鴻廷,〈新加坡南洋大學的改革與關閉〉,《南洋問題研究》2003年第1期,廈門: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頁1-30。
古鴻廷,〈馬來西亞南方學院創立之研究〉,《海華與東南亞研究》第3卷第1期,臺北:海華與東南亞研究雜誌社,2003年1月,頁84-108。
古鴻廷,〈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創立之研究〉,《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第6期,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2003年,頁43-70。
石滄金,〈試析二戰後馬來西亞華人社團與華文教育發展的關係〉,《南洋問題研究》,2005卷4期,廈門: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頁57-63。
朱自存,〈獨立前西馬華人政治演變〉,林水檺、何啟良、何國忠、賴觀福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第二冊),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1998年,頁3-68。
李志賢,〈理想與現實的妥協—以寬柔中學學制演變及教學理念為例〉,收入於鄭良樹主編,《寬柔論集》,柔佛:南院出版社,2006,頁55-81。
李恩涵,〈新馬華人的抗日救亡運動(1937-1941)〉,《南洋學報》第40卷第1、2期合刊,新加坡:南洋學會,1985年,頁1-42。
李恩涵,〈1942年初日軍佔領星洲「檢證」之役考實〉,《南洋學報》第41卷,第1、2期合刊,新加坡:南洋學會,1985年,頁1-21。
李廷輝,〈馬來亞華文教育(1894-1911):早期華校的民族主義〉收入於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6,頁87-99。
利亮時,〈1969年馬來西亞種族衝突事件及其對華文教育的影響〉,《海華與東南亞研究》第2卷第1期,臺北:海華與東南亞研究雜誌社,2002年1月,頁90-108。
利亮時,〈馬來亞獨立初期的教育政策與華人社會的反應〉,《亞洲文化》第25期,2001年6月,頁20-30。
利亮時,〈1950年代新加坡的政治、教育與種族矛盾:以南洋大學的成立為例〉,《興大歷史學報》第17期,2006年6月,頁533-552。new window
利亮時,〈共同前進與分道揚鑣:新馬華文教育的發展比較〉,高雄:實踐大學國貿系主辦之2007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會議論文,2007年4月26日。
何啟良,〈獨立後西馬華人政治演變〉,林水檺、何啟良、何國忠、賴觀福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第二冊),頁69-125。
何啟良,〈論馬來西亞華人公會在國民陣線的去留〉,《問題與研究》,第28卷第6期,1989,頁39-49。new window
吳祖田,〈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的背景與性質〉,《問題與研究》第31卷第11期,1992,頁51-61。new window
吳燕和主講、洪慧麗紀錄,〈從馬來西亞現狀談南洋華人文化認同〉,《海外華人研究》第1期,臺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1989,頁235-241。
周聿峨,〈馬來西亞華族爭取母語教育的抗爭〉,《東南亞研究》2000年第4期,廣州:暨南大學,2000年12月,頁42-46。
周聿峨,〈移民族群的民族母語教育演化:新馬華族母語教育比較〉,李元瑾主編,《新馬華人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2002年,頁121-140。
林若雩,〈馬來西亞華人政黨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李元瑾主編,《新馬華人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2002年,頁175-200。
柯惠玲,〈評介《馬來西亞華人政治思潮演變》-兼論馬華公會的角色(1949-1982)〉,《海外華人研究》第2期,臺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1992,頁269-277。
孫采薇,〈政策、制度與族群關係:印尼與馬來西亞對境內華人族群政策的比較研究〉,《亞太研究論壇》第24期,2004年6月,頁56-91。new window
許雲樵,〈南洋華僑與大學教育〉,《南洋學報》,第9卷第2期,新加坡:南洋學會,1953年12月,頁15-22。
張彬村,〈美洲白銀與婦女貞節:1603年馬尼拉大屠殺的前因與後果〉,收入於朱德蘭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八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2,頁295-326。new window
張曉威、古鴻廷,〈馬來西亞首相制度之研究〉,蕭新煌主編,《東南亞的變貌》,臺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劃,2000,頁481-521。new window
張曉威,〈「聲教南暨」:晚清檳榔嶼中華學校的創辦及其影響〉,夏誠華,《僑民教育研究論文集》新竹:玄奘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2005,頁122-123。
曹淑瑤,《馬來西亞華文高等教育之發展-以獨立大學之籌建為例》,高雄:實踐大學國貿系主辦之2007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會議論文,2007年4月26日。
曹淑瑤,〈馬來西亞「獨立大學」籌建之探討〉,《興大歷史學報》第19期,2007年11月,頁205-233。new window
許梅,〈制約馬來西亞華人政黨政治發展的種族政治因素〉,《世界民族》,2003卷第1期,頁63-68。
崔貴強,〈華人的政治意識與政治組織〉,林水檺、駱靜山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吉隆坡: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1984,頁51-66。
崔貴強,〈海峽殖民地華人對五四運動的反響〉,《南洋學報》第20卷,新加坡:南洋學會,1966,頁13-18。
曾桂安,〈董教關係—華教發展的動力還是阻力?〉,1997年馬來西亞華校董家教交流會會議論文,未出版。
黃建淳,〈檳榔嶼中華學校(1904-1911)—兼述與清末政局的關係〉,朱浤源主編,《東南亞華人教育論文集》,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1995,頁453-475。
黃昆章,〈海外華人社團功能演變的理論和實踐〉,郝時遠主編,《海外華人研究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頁396-409。
鄒壽漢,《2007年華文獨中董事會交流會交流課題歸納報告》,網頁: http://www.djz.edu.my/Info/dsjl_report.pdf,下載日期:2008年1月1日。
傅文義,〈陳六使與南洋大學〉,《南洋大學史論集》,八打靈:馬來亞南洋大學校友會,2004,頁95-128。
董教總,〈母語教育在我國的發展概況與建言〉,2001年7月21-22日,未刊稿。
董教總,〈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現況與前景〉,2003年10月26日,未刊稿。
董教總,〈國民教育的問題及改革建議〉,發表時間不詳,未刊稿。
詹緣端,〈從復興到專業:獨中教育改革的歷程〉,《華社文化記憶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馬來西亞森美蘭:馬來西亞森美蘭中華大會堂,2004,頁30-36。
廖小健,〈戰後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變化〉,《東南亞研究》1993年第3期,廣州:暨南大學,1999年9月。
廖文輝,〈南大歷史系師生對新馬史研究的貢獻〉,《南洋大學史論集》,八打靈:馬來亞南洋大學校友會,2004,頁195-237。
廖文輝,〈從“南洋研究”到“華人研究”:20世紀馬新華文源流與馬新史學發展分期芻論〉,《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第6期,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2003,頁71-100。
廖文輝,〈華校教總組織工作的轉型〉,《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第3期,雪蘭莪加影: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2005.7.15,頁31-33。
趙永茂,〈馬來西亞族群政治與政黨政治的特質〉,《東南亞季刊》,第1卷第1期,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1996年1月,頁13-24。
趙永茂,〈新加坡族群政治的特質〉,《東南亞季刊》,第2卷第2期,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1997年4月,頁1-12。
郭熙,〈馬來西亞:多語言多文化背景下官方語言的推行與華語的拼爭〉,《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卷第3期,廣州:暨南大學,2005,頁87-94。
潘永強,〈非政府組織與馬來西亞政治發展〉,《華社文化記憶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馬來西亞森美蘭:馬來西亞森美蘭中華大會堂,2004,頁4-17。
陳劍虹,〈戰後大馬華人的政治發展〉,林水檺、駱靜山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吉隆坡: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1984,頁91-137。
陳亞才,〈馬來西亞華人研究概略與華社資料中心的歷史研究計劃〉,《海外華人研究》第1期,臺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1989,頁201-218。
陳志明,〈涵化、族群與華裔〉,郝時遠主編,《海外華人研究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頁231-262。
陳友信,〈從教育改革趨勢談華社因應之道〉,《華社文化記憶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馬來西亞森美蘭:馬來西亞森美蘭中華大會堂,2004,頁25-29。
陳鴻瑜,〈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分合恩怨〉,《歷史月刊》第122期,臺北:歷史月刊社,1998年3月,頁58-61。
陳鴻瑜,〈中華民國與東南亞國家建立使領館關係之比較〉,《海華與東南亞研究》第2卷第4期,臺北: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2002.10,頁13-61。
陳鴻瑜,〈海外華人的文化變遷與適應〉,收入於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編,《「海外華人之文化變遷與文物維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海華文教基金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2008年12月13~14日,頁1-12。
陸建勝,〈董教總發展華文教育的策略:從「三大機構」到「三結合、兩線制」〉,高雄:實踐大學國貿系主辦之2007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會議論文,2007.4.27。
陸建勝,《從「分進合擊」到「聯合出擊」—馬來西亞華文董教總的早期發展》台中霧峰: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亞洲大學國企系主辦之2008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會議論文,2008.4.25。
蔡維衍,〈新經濟政策下馬來西亞華人經濟狀況〉,收錄於《亞洲文化》第9期, 1987年,頁69-73。
戴萬平、顧長永,〈經濟發展、民主化與族群政治:馬來西亞的個案〉,《問題與研究》,40卷第6期,2001,頁69-84。new window
鍾偉前,〈面向21世紀的馬來西亞華教-馬來西亞華教現況與發展〉,第四屆東南亞華文教學研討會大會論文,未刊稿。
顏清湟,〈一百年來馬來西亞華社所走過的道路〉,《南洋問題研究》,2005卷第3期,頁48-58。
鄭良樹,〈新馬兩地華教運動的互動關係〉,李元瑾主編,《新馬華人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2002年,頁103-119。
鄭良樹,〈馬來西亞倡議創辦獨立大學之經緯〉,《海華與東南亞研究》第3卷第2期,臺北:海華與東南亞研究雜誌社,2003年4月,頁1-19。
鄧日才,〈南大對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貢獻〉,《南洋大學史論集》,八打靈:馬來亞南洋大學校友會,2004,頁417-427。
顧長永、林伯生,〈從「新經濟政策」論馬來西亞的族群關係〉,《東南亞季刊》第1卷第1期,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1996年1月,頁25-40。

(三)學位論文
王瑞國,〈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與華文教育〉,廈門: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李志賢,〈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歷史課本之分析(1975–1999)〉,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1。new window
李寶鑽,〈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之研究(1957–2003)〉,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6。
利亮時,〈陳六使與南洋大學:篳路藍縷的辦學之路(1950-1964)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博士論文,2005。
曹淑瑤,〈戰後馬來西亞地區華文高等教育之研究(1945-2005) 〉,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6。
周宗仁,〈馬來西亞華人地位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new window
林合勝,〈馬來西亞華人角色轉變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祝家華,〈種族威權民主國家的政治反對勢力之形成與結盟—大馬兩線政治的評析(1985-1992)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張曉威,〈「馬來西亞華人公會」與馬來西亞華人社會之研究〉,桃園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7。new window
葉玉賢,〈馬來西亞華人中國認同之研究—以尊孔獨立中學為研究場域〉南投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08。new window
趙啟峰,〈西屬(1565-1898)菲律賓華人經濟空間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楊建成,〈西馬來西亞華巫政治關係之研究(1957-1975)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1977。
陸建勝,〈菲律賓華校的華文教育〉,南投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陳子鸚,〈馬來西亞華文中學改制—汪永年與鍾靈中學為例〉,南投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四)專著
巴素著,劉前度譯,《馬來亞華人史》,檳榔嶼:光華日報社,1950。
巴素原著,郭湘章譯,《東南亞之華僑》,臺北:正中書局,1968年。
方顯,《星馬史》,新加坡:世界書局,1970。
方金英,《東南亞「華人問題」的形成與發展—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案例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2001。
王賡武,《南洋華人簡史》,臺北:水牛出版社,1988。
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王秀南,《星馬教育泛論》,香港:東南亞研究所,1970。
王秀南,《東南亞教育史大綱》,新加坡:東南亞研究中心,1989。
王炳照、宋元強、蔡振生、蘇渭昌、雷克嘯著,《中國近代教育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
王國璋,《馬來西亞的族群政黨政治(1955~1995)》,台北:唐山出版社,1997。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等編,《回憶陳嘉庚》,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4。
不著撰者,《華僑史論文集》第二集,廣州:暨南大學華僑研究所,1981。
古鴻廷,《中國近代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
古鴻廷,《東南亞華僑的認同問題:馬來亞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new window
古鴻廷,《教育與認同:馬來西亞華文中學教育之研究(1945-2000)》,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
尼古拉斯‧塔林主編,賀聖達等譯,《劍橋東南亞史(Ⅰ、Ⅱ)》,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
庄國土,《中國封建政府的華僑政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9。
庄國土,《當代華商網絡與華人移民—起源、興起與發展》,臺北:稻鄉出版社,2005。
朱敬先,《華僑教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3。
朱鏡宙,《英屬馬來半島》,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
朱自存,《多元種族政治及其他》,吉隆坡:十方出版公司,1990。
朱國宏,《中國的海外移民—一項國際遷移的歷史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4。
朱浤源主編,《東南亞華人教育論文集》,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1995。
朱浤源、張存武主編,《臺灣地區華僑華人著述資料目錄(1950-2000)》,臺北: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03。
再奴汀.邁汀著,鄔拜德刺譯,《馬哈迪的另一面》,吉隆坡:Utusan Publications & Distributors Sdn Bhd,1995。
宋哲美,《星馬教育研究集》,香港:東南亞研究所,1974。
利亮時,《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嬗變(1945~1970)》,臺北: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2004。
吳清德,《馬來西亞的種族政治》,吉隆坡:遠東出版有限公司,1989。
吳劍雄,《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
吳鳳斌主編,《東南亞華僑通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吳慶棠,《新加坡華文報業與中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
吳元華,《務實的決策:人民行動黨與政府的華文政策研究(1954—1965)》,新加坡:聯邦出版私人有限公司,1999。
何國忠,《馬來西亞華人:身份認同、文化與族群政治》,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2002。
何啟良主編,《匡政與流變—馬來西亞華人歷史與人物—政治篇》,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2001。
何啟良,《政治動員與官僚參與-大馬華人政治述論》,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1995。
何國忠主編,《承襲與抉擇—馬來西亞華人歷史與人物—文化篇》,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2001。
汪大淵原著,汪前進譯注,《島夷志略》,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
何喬遠,《名山藏》,臺北:成文出版社,1971。
李亦園,《一個移民的市鎮—馬來亞華人市鎮生活的調查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85。new window
李萬千,《微言集》,吉隆坡:作者自印,1989。
李萬千,《知難而退》,吉隆坡:東方出版社,1993。
李長傅,《中國殖民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李炯才,《追尋自己的國家—一個南洋華人的心路歷程》,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李盈慧,《華僑政策與海外民族主義》,臺北:國史館,1997。
李業霖編,《吉隆坡開拓者的足跡:甲必丹葉亞來的一生》,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1997。
李光耀,《李光耀回憶錄1923-1965》,臺北:世界書局,1998。
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new window
李美賢,《新加坡簡史》,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2003。
李宗剛,《新式教育與五四文學的發生》,濟南:齊魯書社,2006。
周達觀原著,夏鼐校注,《真臘風土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金應熙主編,《菲律賓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0年。
沈象揚、黃青玉、鄧日才編輯,《嚴元章文集》,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檳城韓江中學校友會、馬來亞南洋大學校友會等聯合出版,2002。
沈慕羽資料彙編編輯委員會,《沈慕羽事蹟繫年》,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1997。
周策縱原著,楊默夫編譯,《五四運動史》,臺北:龍田出版社,1984。
周聿峨,《東南亞華文教育》,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6。
林水檺、駱靜山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吉隆坡: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留合總會,1984。
林水檺編,《文教事業論集》,吉隆坡:雪蘭莪中華大會堂,1985。
林遠輝、張應龍著,《新加坡馬來西亞華僑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林水檺、何啟良、何國忠、賴觀福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第一冊,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1998。
林水檺、何啟良、何國忠、賴觀福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第二冊,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1998。
林水檺、傅孫中合編,《東南亞文化衝突與整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畢業生協會,1999。
林水檺主編,《創業與護根—馬來西亞華人歷史與人物—儒商篇》,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2001。
林連玉,《華文教育呼籲錄》,吉隆坡:林連玉基金會,1986。
林連玉,《風雨十八年》(上集),吉隆坡:林連玉基金委員會、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1988。
林連玉,《風雨十八年》(下集),吉隆坡:林連玉基金委員會、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1990。
林孝勝,《新加坡華社與華商》,新加坡:新加坡亞洲亞洲研究學會,1995。
林開忠,《建構中的“華人文化”:族群屬性、國家與華教運動》,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1999。
林廷輝、宋婉瑩,《馬來西亞華人新村五十年》,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2000。
迪特馬‧羅特蒙特(Dietmar Rothermund)著,朱章才譯,《殖民統治的結束:1947年8月15日,德里》,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江政寬譯,《歷史學與社會理論》(History and Social Theory),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
東南亞人物叢刊編纂委員會,《星馬人物志(第一集)》,香港:東南亞研究所,1969。
柯木林、吳振強編,《新加坡華族史論集》,新加坡:南洋大學畢業生協會,1984。
柯木林主編,《新華歷史人物列傳》,新加坡: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1995。
柯嘉遜,《馬來西亞政治神話》,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1990。
柯嘉遜,《馬來西亞華教奮鬥史》,吉隆坡:董教總教育中心,2002。
柯嘉遜,《馬來西亞少數民族母語教育》,吉隆坡:董教總教育中心,2003。
星洲日報社編,《星洲十年(社會)》,臺北:文海出版社,1982。
﹙英﹚約翰‧科斯特洛著,王偉、夏海濤等譯,《太平洋戰爭1941-1945》,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突擊特刊編輯群,《二戰中的美國》,臺北:知兵堂,2009。
哈羅德‧伊薩克(Harold R. Isaacs)著,鄧伯宸譯,《族群(Idols of the TRIBE)》,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徐正光、宋文里合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出版社,1990。new window
徐斌編,《華僑華人研究中文書目》,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
許甦吾,《新加坡華僑教育全貌》,新加坡:南洋書局有限公司,1950。
唐青,《新加坡華文教育》,臺北:僑務委員會,1964。
祝家華,《解構政治神話—大馬兩線政治的評析(1985~1992)》,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1994。
姚楠編譯,《東南亞與華人》,北京:友誼出版公司,1987。
郭仁德,《敦陳禎祿傳》,吉隆坡: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1996。
郭洙鎮等著,《華教人士與政黨政治》,吉隆坡:鐵山泥出版社,出版年份不詳。
郭洙鎮,《八十年代馬來西亞民主政治的展望》,馬來西亞:出版單位不詳,1983。
馬來西亞董教總全國華文獨中工委會課程局編纂,《馬來西亞及其東南亞鄰國史》,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1999。
馬歡原著,馮承鈞校注,《瀛涯勝覽校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
張燮,《東西洋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張虎,《早期馬共歷史之分析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0。
張木欽,《民族先鋒之歌》,吉隆坡:南洋商報,1984。
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2001。new window
張錫鎮,《東南亞政府與政治》,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梁紹文,《南洋旅行漫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梁英明、梁志明、周南京、趙敬,《近現代東南亞(1511—1992)》,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梁志明主編,《殖民主義史-東南亞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梁英明,《戰後東南亞華人社會變化研究》,北京:昆崙出版社,2001。
教總秘書處,《一九八八年華教節特輯》,吉隆坡:林連玉基金委員會,1988。
教總秘書處,《林連玉公民權案》,吉隆坡:林連玉基金委員會,1989。
教總教育研究中心,《小型華小問題》,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1989。
教總秘書處編,《林梁公案》,吉隆坡:林連玉基金會,1989。
教總秘書處,《族魂林連玉》,吉隆坡:林連玉基金委員會,1991。
教總秘書處,《晚節飄香-沈慕羽先生七十榮壽賀文集》,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1991。
教總秘書處,《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40會慶、教總主席沈慕羽局紳80大壽千人宴特輯》,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1993。
教總秘書處編,《華教節特輯》,吉隆坡:林連玉基金委員會,1988。
教總秘書處,《一九九五年華教節特輯》,吉隆坡:林連玉基金委員會,1995。
莫順生,《馬來西亞教育史1400~1999》,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林連玉基金,2000。
崔貴強,《新馬華人國家認同的轉向1945-1959》,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9。
崔貴強,《新加坡華文報刊與報人》,新加坡:海天文化企業私人有限公司,1993。
麥留芳,《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5。
黃枝連,《馬華社會史導論》,新加坡:萬里文化,1971。
黃滋生、何思兵,《菲律賓華僑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黃慰慈、許肖生,《華僑對祖國抗戰的貢獻》,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1。
黃建淳,《晚清新馬華僑對國家認同之研究-以賑捐投資、封爵為例》,臺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1993。new window
黃堯,《星‧馬華人志》,吉隆坡:元生基金會、馬來西亞黃氏聯合總會,2003。
馮承鈞,《中國南洋交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3。
馮自由,《革命逸史》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曾瑞炎,《華僑與抗日戰爭》,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8。
曾榮盛編,《馬來西亞福建人興學辦教史料集》,吉隆坡:馬來西亞福建社團聯合會,1993。
曾慶豹,《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困境與出路》,臺北: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2001。
華僑問題研究會,《華僑人口參考資料》,臺北:華僑問題研究會,1956。
華僑志編纂委員會,《華僑志—新加坡》,臺北:僑務書刊編印發行中心,1960。
華僑革命史編纂委員會編,《華僑革命史》下冊,臺北:正中書局,1981。
華社資料研究中心編,《馬來西亞種族兩極化之根源》,吉隆坡:雪蘭莪中華大會堂,1987。
華社資料研究中心編,《歷史的蛩音:三保山資料選輯》,馬六甲:馬六甲中華總商會及馬六甲中華大會堂,1989。
華社資料研究中心編輯,《檢討馬來西亞教育》,吉隆坡:雪蘭莪中華大會堂,1990。
華社資料研究中心編輯,《論華團人士參政》,吉隆坡:雪蘭莪中華大會堂,1990。
策略資訊研究中心政治分析組編,《巫統的困境:第十屆大選分析》,八打靈:策略資訊研究中心,2000。
廈門華僑志編纂委員會編,《廈門華僑志》,廈門:鷺江出版社,1991。
楊建成,《馬來西亞華人的困境—西馬來西亞華巫政治關係之探討(1957-1978)》,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
楊建成主編,《南洋華僑抗日救國運動始末》,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
楊建成主編,《荷屬東印度華僑商人》,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
楊建成,《華人與馬來亞之建國(一九四六年—一九五七年)》,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楊培根,《故事的另一面》,吉隆坡:東方出版社,1996。
楊本禮,《看盡東南亞烽火繁華四十年—一個戰地旅遊記者的回憶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8。
廖正宏,《人口遷移》,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
廖文輝,《華校教總及其人物(一九五一-二OO五)》,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2006。
趙汝适原著,馮承鈞校注,《諸蕃志校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甄供,《播下春風萬里—霹靂州華文獨中復興運動紀實》,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1996。
葉玉賢,《語言政策與教育:來西亞與新加坡之比較》,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
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廣州華僑研究會編著,《戰後東南亞國家的華僑華人政策》,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89。
獨中工委會資訊局編,《華教工作者再出發》,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1990。
陸庭諭,《我們的這一條路》,吉隆坡:東方企業有限公司,1993。
陸庭諭主編,《石在火不滅》,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1996。
陸庭諭主編,《沈慕羽言論集(上、下)》,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1998。
陸庭諭,《京華風雨鹿鳴呦呦-華教征途從頭越(輯一)》,吉隆坡:東方企業有限公司,2005。
陸庭諭,《京華風雨鹿鳴呦呦-經年塵土滿征衣(輯二)》,吉隆坡:東方企業有限公司,2005。
陸庭諭,《京華風雨鹿鳴呦呦-路漫漫其脩遠兮(輯三)》,吉隆坡:東方企業有限公司,2005。
錢平桃、陳顯泗主編,《東南亞歷史舞台上的華人與華僑》,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劉繼宣、束世澂,《中華民族拓殖南洋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劉子政,《砂勞越史事論叢》,古晉:拉讓出版社,1987。
劉宏、黃堅立主編,《海外華人研究的大勢也與新方向—王庚武教授論文集》,新加坡:八方文化企業公司,2002。
陳荊和、陳育崧合編,《新加坡華文碑銘集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部,未署出版日期。
陳里特,《中國海外移民史》,上海:中華書局,1946。
陳嘉庚,《南僑回憶錄》,香港:草原出版社,1979。
陳育崧,《椰陰館文存》第三卷,新加坡:南洋學會,1983。
陳育崧,《椰蔭館文存》第2冊,新加坡:南洋學會,1984。
陳烈甫,《華僑學與華人學總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陳祖排編,《國家文化的理念》,吉隆坡:雪蘭莪中華大會堂,1987。
陳祖排等著,大馬同學會青年社編,《馬來西亞八十年代評論文選》,臺北:大馬同學會,1987。
陳達,《南洋華僑與閩粵社會》,收入於周谷城主編,《民國叢書‧第二編》,上海
:上海書店,1990。
陳嘉庚,《陳嘉庚回憶錄》,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陳仁德,《敦陳禛祿傳》,吉隆坡: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1996。
陳高華、陳尚勝著,《中國海外交通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陳佩修,《馬來西亞簡史》,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2003。
維多巴素著,張奕善譯註,《近代馬來亞華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鍾天祥,《李三春‧華教‧馬華》,雪蘭莪八打靈:人間出版社,1984。
蔡仁龍等編,《東南亞著名華僑華人傳(第一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
蔡佩蓉,《清季駐新加坡領事之探討(1877-1911)》,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八方文化企業公司,2002。
謝詩堅,《馬來西亞華人政治思潮演變》,檳城:友達企業有限公司,1984。
謝詩堅,《林蒼祐評傳》,檳城:檳榔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
蕭新煌主編,《東南亞的變貌》,臺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劃,2000。
韓方明,《華人與馬來西亞現代化進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顏清湟著,李恩涵譯,《星、馬華人與辛亥革命》,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
顏清湟著,粟明鮮、賀耀夫譯,《出國華工與清朝官員—晚清時期中國對海外華人的保護(一八五一-一九一一年)》,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0。
顏清湟,《海外華人史研究》,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2。
顏清湟,《新馬華人社會史》,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1。
譚亞木、周福泰編,《根: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吉隆坡: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1981。
鄭良樹、魏維賢合編,《馬來西亞新加坡華文中學特刊題要(附校史)》,吉隆坡:馬來亞大學中文系,1975。
鄭良樹,《馬來西亞、新加坡華人文化史論叢》(卷二),新加坡:南洋學會,1986。
鄭良樹,《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第一分冊)》,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1998。
鄭良樹,《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第二分冊)》,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1999。
鄭良樹,《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第三分冊)》,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2001。
鄭良樹,《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第四分冊)》,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2003。
鄭良樹編纂,《林連玉先生言論集》,吉隆坡,林連玉基金會,2003。
蘇偉妮主編,《馬來西亞中文地名手冊》,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1999。
顧長永,《東南亞政府與政治》,臺北:五南圖書有限公司,1995。
顧長永、蕭新煌主編,《新世紀的東南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
顧長永,《馬來西亞獨立五十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9。

(五)報刊:
《大眾報》,1985年12月9日至12月13日。
《中國報》,1951年8月25日至1995年4月4日。
《叻報》,1892年3月19日。
《光華日報》,1967年12月27日至1996年2月9日。
《南洋商報》,1946年7月6日至2005年1月10日。
《星洲日報》,1950年8月7日至2001年3月14日。
《建國日報》,1978年11月27日。
《星檳日報》,1956年6月26日至1986年7月15日。
《馬來亞通報》,1968年2月8日至1990年3月20日。
《華教導報》第36期(2000年第6期)。
《董總會訊》,1987年3月15日。
《董總會訊》,1988年5月15日。
《董總會訊》,1986年6月1日。
《新晚報》,1987年10月18日。
《新明日報》,1978年11月20日至1987年10月29日。
《燎原報》(南洋大學畢業生協會機關報)第二卷第三期,1974年9月30日。
《聯邦日報》,1952年11月22日。

(六)、網路資料
教總教育資訊網網頁:http://web.jiaozong.org.my/index2.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03&pop...(2010年4月26日下載)
馬來西亞全圖資料來源:http://z.about.com/d/geography/1/0/5/2/1/MalaysiaMap.gif 下載日期:5月28日

外文部份:
A.English Parts
(A)Government Sources
C. O. 273/579,Monthly Review of Chinese Affairs,No. 19,March,193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nual Report for 1950.Singapore:Government Printer,1955.
Federation of Malaya,Report of the Select Committee Appointed to Recommend Legislation to Cover All Aspects of Educational Policy for the Federation of Malaya,Council Paper No.70,Kuala Lumpur ,Government Press,1952.
Legislative Council Paper No.70,Kuala Lumpur,Government Press,1952.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Malaya Education,Council Paper No.23,Kuala Lumpur,Government Press,1951.
Report of A Mission Invited by the Federation Government to Study the Problem of and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in Malaya:Chinese Schools and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Malayans,Council Papere No.35,Kuala Lumpur,Government Press,1951.
Report of the Special Committee Appointed by The High Commissioner in Council to Consider Ways and Means of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Outlined in the Education Ordinance,1952,in the Context of The Diminishing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Federation,1954,The Government Press.

(B)Articles and Theses
Brown, Graham K. "Making ethnic citizens: The politics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in Malays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Vol. 27, vol. 3, 2007, pp.318-330.
Chiu, Ya-Fang.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for Chinese in Malays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Vol.33, Vol. 6, 2000, pp.585-591.
Cheah Boon Kheng, Malaysia- The Making of a Nation,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2002,pp.139-143.
Fong, Poh Seng.“The Kuomintang in Malaya”,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2, No.1,1961, pp.1-32.
Ku Abd. Rahman Ku Ismail."Malaysian Politics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rough Democracy" ,《亞太研究論壇》第32卷,2006年6月,頁3-13。
Ku, Hung-ting. “British colonialism versus Chinese Nationalism;Malayan Chinese under Governor Clementi,1930-1934”,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 Vol.44,1989, pp.91-103.
Lee, Kam Hing and Heng Pek Koon. “The Chinese in the Malaysian Political System,”The Chinese in Malaysia,edited by Lee Kam Hing and Tan Chee Beng(Shah Alam,Selangor: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pp.200-230.
Lim, San Kok. “Some Aspects of the Malayan Chinese Association,1949-1969”,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 26, No.2, 1971, pp.1-31.
Reid, Anthony. "Studying Southeast Asia in a Globalized Word",《東南亞學刊》Vol.1, No.2, 2004, pp.3-18.
Tan Chee Beng. “Nation-Buildingg and Being Chinese in a Southesat Asian State,”Changing Identit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since World War2,edited by Jennifer Cushman and Wang Gungwu,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88,pp.146-155.
Tan Liok Ee. "Dongjiaozong and the Challenge to Cultural Hegemony,1951-1987"
, Edited by Joel S. Kahn Francis Loh Kok Wah, Fragmented Vision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Malaysi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2,pp.181-201.
Tan Sooi Beng.“Counterpoints in the Performing Arts of Malaysia”,Fragmented Vision: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Malaysia,edited by Joel S. Kahn & Francis Loh Kok Wah.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1992,pp.282-303.
Tregonning, K.G. “Tan Cheng Lock:A Malayan Nationalist”,p.59;Margaret Roff,“Malayan Chinese Association,1948-65”,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History,6,No.2,1965, pp.1-42.
Wang Gungwu. “Chinese Politics in Malaysia”,Community and Nation:Essays o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Chinese, Singapore:Heineman Educational Books﹙Asia﹚Ltd,1981,pp.1-40.
Yong, C. F. “Pang,pang 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Singapore during the 1930s,” Journal of South Seas Society,Vol.32,1977, pp.32-45.
Yung Yuet-Hing. Contributions of the Chinese to Education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the Federated Malay States 1900-1941,Unpublished M.A. thesis ,Kuala Lumpur:University of Malaya,1967.

(C)Books:
Ahmad, Aziz Zariza. Mahathir's Paradigm Shift: The Man Behind the Vision. Perak Darul Ridzuan: Firma Malaysia Publishing, 1997.
Akashi, Yoji. The Nanyang Chinese National Salvation Movemant,1937-1941,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1970.
Andaya, Barbara Watson and Leonard Y. Andaya, A History of Malaysia,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2.
Cheeseman, H. R. “The Post-War Policy in education in Malaya,”The Yearbook of Education, London:Evans Brothers,1949.
Chou, Tse-tsu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Communism in the Nanyang University. Kuala Lumpur:Government Press,1964.
Fu, Mui Kim. The Kuomingtang in Malaya, Singapore:University of Singapore B. A. Honors Academic Exercise,1976.
Goh Cheng Teik. The Thirteenth Incudent and Democracy in Malaysia, Kuala Lumpu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Horowitz, Donald L. Ethnic Groups in Conflict, Berkely, Los Angeles &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Khun Eng Kuah-Pearce and Evelyn Hu-Dehart.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in the Chinese Diaspora,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6.
Kua, Kia Soong. The Chinese Schools of Malaysia, Kuala Lumpa:United Chinese School Committee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1985.
Loh, Fook Seng Philip. Seeds of Separatism: Educational Policy in Malaya,1874-1940, Kuala Lumpe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Loh Kok Wah.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Unity in Malaysia:Reform and Conflict in the 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 1971-73, Hong Kong:Maruzen Asia,1982.
Lee, Ting Hui. Chinese Schools in British Malaya:Policies and Politics, Singapore:South Seas Society, 2006.
Maaruf, Shaharuddin. Malay Ideas on Development:From Feudal Lord to Capitalist. Singapore: Times Book International. 1988.
MacNair, H. F. The Chinese Abroad,Shanghai: The Commercial Press, 1933.
Means, Gorden P. Malaysian Politics, New York :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70.
Milne, R. S. and Diane K Mauzy. Malaysian Politics under Mahathir.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Oo Yu Hock. Ethnic Chameleon: Multiracial Politics in Malaysia. Selangor Darul Ehsan: Pelanduk Publications, 1991.
Philip Loh Fook Seng,Seeds of Separatism: Educational Policy in Malaya,1874-1940,Kuala Lumpe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Purcell, Victor.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2.
Purcell, Victor. The Chinese in Malaya,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
Ross, Scott Alice. Tun Dato Sir Cheng Lock Tan. Singapore: Kefford Press ,1990.
Song, Ong-siang. One Hundred Years'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Turnbull, C. M. A History of Singapore, Kuala Lumpur:Oxford, 1982.
Tan, Liok Ee.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Malaya ,1945-1961 .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1997.
Yeo Siew Siang. Tan Cheng Lock :The Straits Legislator and Chinese Leader. Selangor Darul Ehsan: Pelanduk Publications, 1990.
Yong, C. F. and McKenna, R.B. The Kuomintang Movement in British Malaya,1912-1949 , Singapore: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1990.

(D)Newspapers
Straits Times,September 4-6,1951.
New Straits Times,6 August 1965.
New Straits Times,16 July 1969.
New Straits Times,18 August 1971.

B.Japanese Parts
Articles and Theses
千住一,〈日本による南洋群島統治に関する研究動向〉,日本植民地研究會編,《日本植民地研究》第18號,2006年,頁54-58。

C.Malay Parts
Book
Mohd. Reduan Haji Asli,Pemberontakan bersenjata komunis di Malaysia. Kuala Lumpur:Dewan Bahasa dan Pustaka,199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