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邊陲統制與倫理教化-台灣社會救濟體制形成之研究(1683-1945)
作者:李健鴻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 Jiang-Hor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指導教授:林萬億
---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8
主題關鍵詞:邊陲統制倫理教化家庭倫理勞動倫理層級擴散Peripheral regulationethic moralizationfamily ethiclabor ethichierachical diffus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9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於:以歷史社會學的研究取向,從「國家」的角度重新
分析思考,台灣從清代到日本殖民時代,台灣作為一個邊陲社會的範例,
其社會救濟體制是如何形成的?促使台灣社會救濟體制形成的因素為何?
社會救濟與國家、階級、倫理三者之間的關係為何?國家是如何藉由社會
救濟政策的制定與推動,達到彌補統制經濟矛盾、統合社會階級矛盾,以
及進行倫理教化的目標?
基於以上考量,本文係以台灣清代到日本殖民時代表(1683∼1945),由
台灣地方政府所發動、辦理的社會救濟事業,作為研究對象,包括清代的
濟貧事業、米倉賑濟、兒童救濟、婦女救濟、醫療救濟,日本殖民時代的
濟貧事業,災難救濟、勞工救濟、兒童救濟、精神病患救濟、少年犯教化
救濟與浮浪者改造救濟等,並且依據國家施行社會救濟的主要內涵形式,
區分為七個歷史時期,分析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救濟的施行情形與意涵。
本文的主要論點認為:促使台灣社會救濟體制形成的主要因素為「邊陲社
會統制」、「國家行政體制」、「倫理教化控制」等三項,「邊陲社會統
制」因素包括國家統制經濟矛與社會階級矛盾兩部份,乃是促使社會問題
產生(特別是貧窮問題形成)的主因,「國家行政體制」因素則是指,台
灣地方官僚在推動社會救濟時,由於行政層級體制與政治文化的影響,而
往往必須同時面對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矛盾、自利型地方官僚的貪污弊端,
「倫理教化控制」因素,係指國家透過社會救濟進行新倫理道德的建構與
強化,在清代是以「家庭倫理」為主,而在日本殖民時代則是以「勞動倫
理」為主,以配合國家對台灣邊陲社會的治理。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