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北近代都市空間之出現:清代至日治時期權力運作模式的變遷
作者:蘇碩斌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u, Shuo-bi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章英華
葉啟政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臺北市近代化地方空間權力均質化視覺化Taipeimodernizationplacespacepowerhomogenizationvisualiz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4) 博士論文(4)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17
中文摘要:
由艋舺、大稻埕、城內「三個市街」轉變為「一個都市」,是近代臺北都市的明顯地景變化。這個變化發生在日治中期,本文稱之為「近代都市空間之出現」,意指社會經歷了Anthony Giddens所說的「與地方去鑲嵌」(disembedded from place)的過程,成為近代國家架構下可以理性規畫的單位。
本文重點在以臺北為例,比較傳統中國與近代日本對臺統治的技術及知識體系,說明日本如何造就近代化的臺北,但同時也指出近代化的意義,不僅是外在的建設,還蘊含了更直接、更有效的權力支配。全文有六章,除第一章緒論、第六章結論之外,區分為清治及日治時期兩大部分對照分析。
第二章及第三章分析清代的臺北發展史,並將之放入中國的間架式政治架構下理解,並透過保甲體制、行郊運作、紳商勢力、建城動員等材料,指出國家對基層社會的治理是模糊統治的型態,清末臺北地方社會也因而具有半自主性格,是國家權力所不能貫透的。
第四章及第五章,則以清國統治對比,說明日本如何在臺北製造近代都市空間之出現。本文提出兩個近代空間的運作邏輯:均質化和視覺化。均質化指涉近代警察的涉透,加上行政體制對紳商的收編,使得清末地方社會的半自主性格被解消、異質性格均一化。視覺化指涉科學視線的能力,在衛生整肅、人地調查、都市計畫等大規模「看透空間」的都市改造過程中,臺北成為一個可以掌控、可以建設的都市。
在這兩個理論概念下,本文論證了在日治中期,臺北都市的治理對象已不再是「地方」,而是剝離了地方意義的「空間」,權力得以在每一吋土地上平均施行。這就是本文所強調的「近代社會」理論下探討的「都市空間之出現」。
.清代文獻史料
《丁禹生政書》(1987),丁日昌著,香港:丁新豹。
《平臺紀略》(1958),藍鼎元著,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14種。
《光緒朝東華續錄選集》(1969),朱壽朋輯,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277種。
《東征集》(1958),藍鼎元者,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
《東瀛識略》(1957),丁紹儀著,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2種。
《皇朝經世文統編卷三十五》(1980),邵之棠輯, 臺北:文海。
《重修臺灣府志》(1960),周元文著,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66種。
《問俗錄》(1997),陳盛韶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印。
《採硫日記》(1995),郁永河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 上海:上海古籍。
《淡水廳志》,陳培桂編修(1963),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
《淡新檔案(第一編行政)》(1995),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編輯,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1963),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
《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1968),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247種。
《清高宗實錄選輯(三)》(1964),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186種。
《清聖祖實錄選輯》(1963),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165種。
《清實錄臺灣史資料專輯》(1990),張本政主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斯未信齋文編》(1960),徐宗幹著,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87種。
《裨海紀遊》(1959),郁永河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第44種。
《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197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北:臺灣文獻叢刊第288種。
《福建臺灣奏摺》(1959),沈葆楨著,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29種。new window
《臺陽見聞錄》(1958),唐贊袞著,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30種。
《臺灣府志》(1960),高拱乾編修,臺北: 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
《臺灣紀事》(1959),吳子光著,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36種。
《臺灣通志》(1962),蔣師徹編修、薛紹元纂,臺北: 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
《臺灣詩鈔》(1970),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280種。
《臺案彙錄丙集》(1963),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業刊176種。
《臺案彙錄庚集》(1964),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業刊200種。
《臺灣府志》(1960),高拱乾纂,臺北: 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
《臺灣通史》(1962),連橫著,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
《臺海使槎錄》(1957),黃叔璥著,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
《諸羅縣志》(1962),周鍾瑄著,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
《劉壯肅公奏議》(1958),劉銘傳著,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27種。
《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1969),劉銘傳著,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276種。
《鯤瀛日記》(1969/1912),施景琛著,收入《臺灣遊記》,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89種。
.書籍、期刊、論文(作者姓氏為中文或日文部分)
大日方純夫(1992)《日本近代國家?成立?警察》,東京:校倉書房。
小田俊郎(2000)《臺灣醫學五十年》,洪有錫譯,臺北:前衛。
小林善紀(2001)《台灣論:新傲骨精神》,賴青松、蕭志強譯,臺北:前衛。
山根幸夫(1982)「臺灣舊慣調查會的成果」,吳密察譯,《臺灣風物》32(1):23-59。
山縣三郎(1992/1937)「致辭」,收入黃世孟編譯《臺灣都市計畫講習錄》,頁1-7,臺北:胡氏圖書。
川井田幸五郎(1919)《艋舺低地埋立事業調查書》,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中西牛郎(1908)《泰東哲學家李公小傳》,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中村孝志(1970)「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在臺灣的佈散」,收入賴永祥譯《臺灣史研究》,臺北:編者。
中村孝志(1991)「十七世紀中葉的淡水、基隆、臺北」,《臺灣風物》41(3):118-131。new window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合編(1987)《天地會(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尹章義(1980)《新莊發展史》,新莊:新莊市公所。
尹章義(1985)「臺灣地名個案研究之一--臺北」,《臺北文獻》直字72:113-128。
尹章義(1989)《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井手薰(1929)「臺北?都市美」,《臺灣時報》昭和四年11月號,頁96-102。
井出季和太(1936)《臺灣治績志》,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五島寧(1996)《日本統治下「京城」?都市計畫?關??歷史的研究》,東京:東京工業大學博士論文。
仁井田陞(1956)「中國?同族又?村落的土地所有問題--宋代以後?????『共同體』」,《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10:301-358。
文崇一(1975)「萬華地區的群體與權力結構」,《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39:19-56。
方豪(1972)「臺灣行郊研究導言與臺北行郊」,《東方雜誌》5(12):36-50。
王一剛(1959)「日據前後的城內」,《臺北文物》8(1):97-99。
王世慶(1972)「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臺灣文獻》23(4):3-38。new window
王世慶(1983)「一般行政」,《臺北市發展史(一)》,頁463-863,臺北:臺北市文獻會。
王世慶(1976)「海山史話(上)」,《臺北文獻》直字37:49-132。
王世慶(1985)「從清代臺灣農田水利的項目看農村社會關係」,收入氏著《清代臺灣社會經濟》,頁131-215,臺北:聯經。new window
王世慶(1991)「皇民化運動前的臺灣社會生活改善運動」,《史聯雜誌》19:1-36。
王世慶(1994)「清代臺灣的米產與外銷」,《清代臺灣社會經濟》,頁93-129, 臺北:聯經。new window
王世慶(1996)《淡水河流域水運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科所。
王先明(1997)《近代紳士-一個封建階層的歷史命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王先明(2000)《中國近代社會文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先明(2000)《中國近代社會文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泰升(1998)《臺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new window
王泰升等(1995)「試評 M. Allee所著〈Law and Local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Northern Taiw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臺灣史研究》2(1):213-217。
王飛龍(1952)「本市戶政之沿革」,《臺北文物》1(1):68-72。
王國璠主修(1977)《臺北市志.卷三政制志.戶政篇》,臺北:臺北市文獻會。
王詩琅(1979)《清廷臺灣棄留之議(王詩琅全集卷四:臺灣史論)》,高雄:德馨室。
王興安(1999)《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以新竹、苗栗為中心》,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北原糸子(1993)「江戶??東京?--都市問題?系譜」,收入成田龍一編《都市?民眾》,東京:吉川弘文館。
外務省條約局編(1990)《外地法制誌5:日本統治下50年?臺灣》,東京:文生書院。
平山勳(1934)《臺灣社會經濟史全集-第七冊》,臺北:臺灣經濟史學會。
田中一二編(1998/1931)《臺北市史》,李朝熙譯,臺北:臺北市文獻會。
矢內原忠雄(1985)《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周憲文譯,臺北:帕米爾書店。
石川欽一郎(1906)「臺灣風光?回想」, 《臺灣時報》昭和10年六月號:52-55。
石川欽一郎(1916)「臺灣?寫生地」,《中央美術》2(1):73-75。
石田賴房(1987)《日本近代都市計畫?百年》,東京:柏書房。
石田賴房(1992)《日本近代都市計畫史研究》,東京:柏書房。
石塚裕道(1991)《日本近代都市論,東京:1868-1923》,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伊能嘉矩(1905)《臺灣巡撫????劉銘傳》,臺北:新高堂。
伊能嘉矩(1920)「土地競爭?衝突???臺灣?分類械鬥」,《東洋時報》261號(1920.06.20.)。
伊能嘉矩(1991a/1928)《臺灣文化志中譯本(上卷)》,江慶林等譯,臺中:臺灣省文獻會。new window
伊能嘉矩(1991b/1928)《臺灣文化志中譯本(下卷)》,江慶林等譯,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吉見俊哉(1992)《博覽會?政治學》,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羽鳥重郎、荒井惠(1917)《通俗臺灣衛生》,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向山寬夫(1999/1987)《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民族運動史》,楊鴻儒等譯,臺北:福祿壽。
成田龍一(1993)《近代都市?民眾》,東京:吉川弘文館。
早川透(1992)「都市計畫理論與實際」,收入黃世孟編譯《臺灣都市計畫講習錄》,頁133-158,臺北:胡氏圖書。
朱志謀(1998)《國家與個人關係的再組:以日領時期自來水事業為中心的探討》,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萬里(1954)《臺北市都市建設史稿》,臺北:臺北市工務局。
朱德蘭(1986)「清初遷界令時中國船海上貿易之研究」,收入《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二輯)》,頁105-160,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new window
江丙坤(1972)《臺灣田賦事業改革之研究》,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江樹生(1998)「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收入張炎憲編《歷史文化與臺灣(二)》,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new window
西村睦男(1985)「臺北市地理學研究:日據時期」,余萬居譯,《思與言》23(3):3-34。new window
竹越與三郎(1905)《臺灣統治志》,東京:博文館。
吳文星(1978)「日據時代臺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16(3):62-89。new window
吳文星(1987)「白手起家的稻江巨商李春生」,收入張炎憲編《臺灣近代名人誌》,臺北:自立晚報社。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吳春暉(1959)「艋舺的古社團」,《臺北文物》8(3):95-104。
吳春暉(1960)「艋舺的古社團續述」,《臺北文物》9(4):30-34。
吳逸生(1960)「艋舺的古行號概述」,《臺北文物》9(1):1-12。
呂紹理(1998)《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new window
呂實強(1968)「同治年間寶順洋行租屋案」,《臺灣文獻》19(3):25-29。
宋光宇(1993)「霞海城隍廟與臺北大稻埕商業發展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2(2):291-336。new window
宋增璋(1980)《台灣撫墾志》(上冊),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尾□國吉(1941)「明治時代?思?出其?一」,《臺灣建築會誌》13(2):89-96。
尾□國吉(1943)「臺灣建築界?回顧」,《臺灣建築會誌》15(4):133-136。
李文治(1993)《明清時代封建土地關係的鬆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占才編(1994)《中國鐵路史》,汕頭大學出版社。
李壬癸(1991)「臺灣北部平埔族的分類及其語言關係」,《臺灣風物》41(4):197-214。
李根源(1953)「艋舺寺廟記」,《臺北文物》2(1):40-49。
李乾朗(1984)《臺灣建築史》,臺北:雄獅。new window
李健鴻(1998)《邊陲統制與倫理教化--臺灣社會救濟體制形成之研究(1683-1945)》,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李國祁(1978)「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3):131 -159。
李國祁(1982)《中國現代化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李崇僖(1996)《日本時代臺灣警察制度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添春(1962)「臺北地區之開拓與寺廟」,《臺北文獻》1:67-76。
村上綱實(1989)「植民地調查?後藤新平」,收入川合隆男編《近代日本社會調查史》,頁219-250,東京:慶應通信。
阪上福一編(1939)《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創立三十年記念論文集》,臺北:臺灣總督府博物館。
卓克華(1978)「艋舺行郊初探」,《臺灣文獻》29(1):188-192。new window
卓克華(1978)「行郊考」,《臺北文獻》直字45/46:427-444。
卓克華(1990)《清代臺灣的商戰集團》,臺北:臺原出版社。
周延壽等(1953)「艋舺耆老座談會紀錄」,《臺北文物》2(1):1-23。
岡田謙(1938)「臺灣北部?村落於??祭祀圈」,《民族學研究》4(1):1-22。
東鄉實、佐藤四郎(1916)《臺灣殖民發達史》,臺北:晃文館(1996年南天書局重印)。
東嘉生(1954)「清代臺灣?貿易?外國商業資本」,周學普譯,收入《臺灣經濟史(初集)》,頁86-102,臺北:臺灣銀行臺灣研究叢刊25種。
林玉茹(1994)「清初與中葉臺灣港口系統的演變:擴張期與穩定期(1683-1860)」,《臺灣文獻》45(3):31-79。
林玉茹(2000)《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new window
林偉盛(1993)《羅漢腳》,臺北:自立晚報。
林朝棨(1957)《臺灣地形》,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滿紅(1994)「清代來台郊商的興衰」,《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與社會科學》4(2):'173-193。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晚清臺灣經濟社會之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new window
林衡道(1978)《臺灣勝蹟採訪冊(第二輯)》,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松田芳郎(1988)「植民地?人口????」,收入溝口敏行等編《舊日本植民地經濟統計:推計?分析》,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
杵淵義房(1940)《臺灣社會事業史》, 臺北:德友會。
邱秀堂編(1986)《臺灣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邱函妮(2000)《街道的寫生者:日治時期的臺北圖像與城市空間》,臺北: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澎生(2000)「『數目字管理』是洞見或是限制?黃仁宇『大歷史觀』下的明清市場與政府」,《臺大歷史學報》26:351-376。new window
金耀基(1984)「現代化與中國現代歷史」,收入氏著《中國現代化與知識分子》,臺北:時報。new window
金耀基(1994)「中國人的『公』、『私』觀念」,《中國社會科學季刊》6:171-177。
青島勝三(1992)「都市概況一般調查」,收入黃世孟編譯《臺灣都市計畫講習錄》,頁247-274,臺北:胡氏圖書。
侯怡泓(1989)《早期臺灣都市發展性質的研究》,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姚人多(2001)「認識台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2:119-182。new window
後藤新平(1914)《日本植民政策一斑》,東京:拓植新報社。
後藤新平(1940/1901)《臺灣經營上舊慣制度?調查?必要???意見」》,東京。
持地六三郎(1912)《臺灣殖民政策》,東京:富山房。
施添福(1989)「清代臺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上)」,《臺灣風物》39(2):1-42。
施添福(1987)《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new window
施添福(1996)「臺灣堡圖-日本治臺的基本圖」,《臺灣堡圖-1904(明治三十七)年調製》,臺北:遠流。
架場久和(1998)「近代社會????-」,收入岩見和彥等編《基礎社會學》,東京:福村。
柯志明(1992)「糖業資本、農民與米糖部門關係:臺灣(1895-1940)與爪哇(1830-1940)殖民發展模式的比較」,收入陳秋坤等編,《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洪秋芬(1982)「日據初期臺灣的保甲制度(1895-190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39-471。new window
洪美齡(1980)《清代臺灣對福建供輸米縠關係之研究-一七二五∼一八六O》,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燕秋(1994)《日治前期臺灣之公共衛生-以防疫為中心之研究(1895-1920)》,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燕秋(1996)「醫學與殖民擴張--以日治時期臺灣瘧疾研究為例」,《新史學》7(3):133-173。new window
若林幹夫(1990)「都市空間?社會形態--熱?空間?冷??空間」,時間?空間?社會學》,東京:岩波新書。
若林幹夫(1992)《熱?都市冷??都市》,東京:弘文堂。
若林幹夫(1996)「空間、近代、都市-日本????近代空間?誕生」,收入吉見俊哉編《都市?空間 都市?身體》,東京:勁草書房。
若林幹夫(1997)「社會的時空性、時空的社會性」,收入太田省一編《分析‧現代社會:制度∕身體∕語言》,東京:八千代。
茂木敏夫(1992)「中華帝國?「近代」的再編?日本」,收入大江志乃夫等編《近代日本?植民地》,東京:岩波。
原口清(1986)《日本近代國家之形成》,李永熾譯,臺北:水牛。
唐君毅(1953)《中國文化的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
唐美君(1981)《臺灣傳統的社會結構》,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夏忠平(1996)《地圖的文化歷史地理學觀點--詮釋臺灣地圖史中地圖的文化意涵》,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黎明(1996)《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臺北:知書房。
徐裕健(1993)《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據時期臺北為個案》,臺北: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涂照彥(1993)《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人間。new window
高拱乾纂(1960)《臺灣府志》,臺北: 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
高賢治編(1978)《臺灣三百年史》,臺北:眾文。
高橋泰隆(1993)「植民地?鐵道?海運」,收入《近代日本?植民化(3)--植民地化?產業化》,頁263-289,東京:岩波書店。
堀內次雄(1935)「臺灣衛生事情?回顧」,《臺灣時報》 昭和10年3月號。
堀內次雄(1942)「臺灣衛生事始--領臺?當時思?出(下)」,《民俗臺灣》2(11):22-25。
崛進憲二(1993)「如何解讀臺灣都市的風水」,《哲學雜誌》3:78-101。
張仲禮(1991)《中國紳士──關于其在十九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李榮昌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張仲禮編(1996)《東南沿海城市與近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家坤等(1953)「大稻埕耆宿座談會紀錄」,《臺北文物》2(3):2-25。
張哲嘉(2002)「明代方志的地圖」,收入黃克武編《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中)。new window
張勝彥(1993)《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華世。new window
張景森(1991)《臺灣現代城市規劃: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考察(1895-1945)》,臺北: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菼(1976)「宜蘭兩次械鬥事件之立析」,《臺灣文獻》27:54-71。
張維安(1988)「近代中國社會階層結構-士紳與商人階層文獻之檢討」,收入《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上冊》,頁183-212,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淺見登郎(1928)《日本植民地統治論》,東京:巖松堂。
曹永和(1979)「早期臺灣歷史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張麗芬(1995)《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樟腦業》,臺南: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章英華(1986)「清末以來臺灣都市體系的變遷」,收入瞿海源、章英華編《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頁233-276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new window
章英華(1995)「臺北都會區的都市發展與內部結構」,收入《臺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與歷史的發展》,頁29-92,臺北:巨流。new window
章英華(1997)「臺灣的都市體系」,收入蔡勇美、章英華編《臺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
細井英夫(1992/1937)「建築取締講義」,收入黃世孟編譯《臺灣都市計畫講習錄》,頁9-14,臺北:胡氏圖書。
莊永明(1991)《臺北老街》,臺北:遠流。
莊永明(1998)《臺灣醫療史》,臺北:遠流。
莊金德(1957)「日據時期臺北之保甲」,《臺北文物》5(2/3):56-62。
莊英章(1989)「清代的臺灣漢人移民:一個社會人類學的考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4:179-203。new window
莊英章、陳運棟(1986)「晚清臺灣北部漢人拓墾型態的演變--以北埔姜家的墾闢事業為例」,收入瞿海源、章英華編《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頁1-45,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許雪姬(1987)《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許雪姬(1992)「日據時期的板橋林家---一個家族與政治的關係」,收入《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下冊)》,頁657-698,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許達然(1996)「械鬥和清朝臺灣社會」,《臺灣研究季刊》23:1-82。。new window
連雅堂(1976)《臺灣通史》,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連溫卿(1953)「大稻埕的經濟發展」,《臺北文物》2(3):13-25。
郭芬芝等(1953)「城內及附郊耆宿座談會紀錄」,《臺北文物》2(4):2-16。
郭廷以(1958)《臺灣史事概說》,臺北:正中。
陳孔立(1990)《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陳水逢(1968)《日本近代史》,臺北:中華學術院日本研究所。
陳正祥(1957)《臺北市誌》,臺北: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
陳其南(1987)《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new window
陳宗仁(1996)《從草地到街市-十八世紀新庄街的研究》,臺北:稻鄉。new window
陳昭瑛(2000)《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正中。
陳洛(1940/1896)「明年五月?期限?臺地?士民去留如何?對???意見」,收入《臺灣史料稿本第7卷》,出版地不詳。
陳秋坤(1995)「晚清法律與地方社會--以十九世紀臺灣北部為例」,《臺灣史研究》2:205-212。new window
陳章瑞(1989)《台北大稻埕的都市轉化:1851-1989》,臺北: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紹馨(1979)《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new window
陳惠雯(1997)《城市、店、家與婦女--大稻埕婦女日常生活史》,臺北: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夢痕(1969)「臺北三郊與大稻埕開創者林佑藻」,《臺北文獻》直字9/10:52-63。
陳朝興(1984)《西元1945年以前臺北市城市形式轉化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土木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碧笙(1982)《臺灣地方史》,北京:中華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豔紅(1987)《後藤新平在台殖民政策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鹿又光雄(1939)《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誌》,臺北:臺灣博覽會。
富永茂樹(1977)「???????改造事業」,收入河野健二編《????‧?????社會?成立》,東京:岩波書店。
富田芳郎(1937)「臺灣鄉鎮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7(3):85-109。new window
曾迺碩(1953)「清季大稻埕之茶葉」,《臺北文物》5(4):94-117。
曾迺碩(1982)「司法」,收入王國璠主修《臺北市發展史(二)》,頁983-1052,臺北:臺北市文獻會。
森正夫(1982)「中國前近代史研究????地域社會?視點」,《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史學部》28:201-223。
湯錦台(2001)《前進福爾摩沙:十七世紀大航海年代的台灣》,臺北:貓頭鷹。
滋賀秀三(1993/1987)「清代州縣衙門訴訟的若干研究心得-以淡新檔案為史料」,姚榮濤等譯,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8》,頁522-546,北京:中華書局。
費孝通(1993)《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臺北:風雲時代。
越澤民(1993)「臺灣、滿洲、中國的都市計畫」,收入《近代日本?植民化--植民地化?產業化》,頁183-241,東京:岩波書店。
飯塚??(1994)《植民都市?空間形成》,東京:岩波。
程佳惠(2001)《1935年臺灣博覽會之研究》,中壢: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仁宇(1985)《萬曆十五年》,臺北:食貨。
黃仁宇(1988)《放寬歷史的視界》,臺北:允晨。
黃世孟等(1987)《日據時期臺灣都市計畫範型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畫研究室。
黃世孟編譯(1992)「臺灣都市計畫講習錄」,頁9-14,臺北:胡氏圖書。
黃宗智(1998)「介於民間調解與官方審判之間:清代糾紛處理中的第三領域」,收入《民事審判與民間調解:清代的表達與實踐》,頁108-13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黃武達(1997)《日治時代(1895-1945)臺北市之近代都帝計畫》,板橋:臺灣都市史研究室。
黃武達(2000a)《追尋都市史之足跡--臺北近代都市之構成》,臺北:臺北市文獻會。new window
黃武達(2000b)《日治時代(1895-1945)臺灣都市計畫歷程之建構》,板橋:臺灣都市史研究室。
黃秀政(1992)《臺灣史研究》,臺北:學生。new window
黃秀政(1976)「清代分類械鬥事件之檢討」,《臺灣文獻》27(4):78-86。new window
黃克武(1984)「清季重商思想與商紳階層的興起」,《思與言》21(5)。new window
黃厚銘(2000)《網路社會的人際關係》,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得時(1953)「大稻埕發展史」,《臺北文物》2(1):81-94。
黃得時(1954)「城內的研考和臺北城」,《臺北文物》2(4):17-22。
黃得時(1957)《臺北市志稿卷一沿革志》,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黃得時(1981)「臺北市的疆域與沿革」,《臺北市發展史(一)》,臺北:臺北市文獻會。
黃啟木(1953)「分類械鬥與艋舺」,《臺北文物》2(1):55-58。
黃啟明(1953)「艋舺與龍山寺」,《臺北文物》2(1):47-51。
黃富三(1980)「劉銘傳與臺灣的近代化」,收入曹永和、黃富三編《臺灣史論叢第一輯》,臺北:眾文圖書公司。new window
黃富三(2000)「從劉銘傳開山撫番政策看清廷、地方官、士紳的互動」,《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五屆研討會》,新店:國史館。
黃順二(1975)「萬華地區的都市發展」,《中研院民族所集刊》39:1-18。
黃靜嘉(2002)《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臺北:商務。new window
塚本一郎等(1992/1937)「臺灣都市計畫令講義」,收入黃世孟編譯《臺灣都市計畫講習錄》,頁17-132,臺北:胡氏圖書。
楊子慧、張慶五(1991)《中國歷代的人口與戶籍》,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楊永彬(1996)《臺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1905年》,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彥杰(2000)《荷據時代臺灣史》,臺北:聯經。
楊雲萍(1956)「有關臺北市的二三古文書」,《臺北文物》5(1):16-27。
溝口雄三(1994)「中國與日本『公私』觀念之比較」,《二十一世紀》21:85-93。new window
溝口雄三(1999)《做為「方法」的中國》,林右崇譯,臺北:國立編譯館。
溝部英章(1976)「後藤新平論(一)」,《法學論叢》100(2):62-96。
溝部英章(1977)「後藤新平論(二)」,《法學論叢》101(2):36-59。
溫振華(1978)《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振華(1981a)「淡水開港與大稻埕之形成」,《歷史學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6:245-270。new window
溫振華(1981b)「開闢」,收入王國璠主修《臺北市發展史(一)》,臺北:臺北市文獻會。
溫振華(1986)《二十世紀初之臺北都市化》,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溫振華(1987)「日本殖民統治下臺北社會文化的變遷」,《臺灣風物》37(4):1-52。new window
溫振華(1989)「清代後期臺北盆地士人階層的成長」,《臺北文獻》直字90:1-31。
溫豐文(1996)「臺灣土地所有權制度之變遷」,《東海大學法學研究》10:299-309。new window
葉啟政(2000)《進出「行動-結構」的困境》,臺北:東大。
葉肅科(1993)《日落臺北城:日治時代臺北都市發展與台人日常生活(1895-1945)》,臺北:自立晚報。
詹素娟、劉益昌(1999)《大臺北都會區原住民歷史專輯:凱達格蘭調查報告》,臺北:臺北市文獻會委託執行。
鄒川雄(1998)《中國社會學理論》,臺北:洪葉。
鈴木榮太郎(1957)《都市社會學原理》,東京:有斐閣。
鈴木滿男(1970)「人類學者???台灣漢族社會研究?方法????-B. Gallin Hsin Hsing , Taiwan?批判?中心?」,《民族學研究》35(1)。
廖春生(1988)《臺北之都市轉化─以清代三市街(艋舺、大稻埕、城內)為例》,臺北: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漢臣(1953)「艋舺沿革志」,《臺北文物》2(1):12-17。
榮峰(1960)「北市科第表」,《臺北文物》9(1):24-39。
翟本瑞(1993)《心靈、思想與表達法(上)》,臺北:唐山。new window
聞鈞天(1971)《中國保甲制度》,臺北:臺灣商務。
臺北市文獻會(1988)《臺北市志》,臺北:編者。
臺北市役所編(1940)《臺北市政二十年史》,臺北:編者。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1971)《臺北市都市發展紀要》,臺北:編者。
臺北廳(1919)《臺北廳誌》,臺北:臺北廳。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78)《日本據臺初期重要檔案》,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臺灣私法商事編 》 (1961),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91種。
《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194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臺北:編者(1994年臺灣省政府主計處重印)。
臺灣茶商公會(1938)《組合沿革史》,臺北:臺灣茶商公會。
臺灣統計協會(1916)《統計行政論》,臺北:臺灣統計協會。
《臺灣堡圖(上)》(1996/1904),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調製,臺北 :遠流(複刻重印)。
臺灣總督府(1904)《臺灣事情》,臺北: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1916)《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民政局(1896)《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蹟提要第1篇》,臺北:編者。
臺灣總督府民政局(1904)《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蹟提要第9篇》,臺北:編者。
臺灣總督府民政局(1905)《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蹟提要第10篇》,臺北:編者。
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編(1908)《臺灣統治綜覽》,東京:編者。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86a/1939)《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志第一編:警察機關?構成》,東京都:綠蔭書房。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86b/1939)《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志第二編:領臺以後?治安狀況》,東京都:綠蔭書房。
臺灣總督府警察官及司獄官練習所(1927)《臺灣戶口制度要論》,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察官及司獄官練習所。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編(1990)《臺灣鐵道史(上卷)》,江慶林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艋舺龍山寺全志編纂委員會編(1951)《艋舺龍山寺全志》,臺北:編者。
劉若雯(1998)《大稻埕發展史(1860-1920年)》,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淑芬(1985)「清代臺灣的築城」,《食貨》14(11/12)。
劉廣明(1993)《宗法中國》,上海:上海三聯。
劉劍寒主編(1985)《臺北市路街史》,臺北:臺北市文獻會。
劉曉東(1983)「戶口」,收入王國璠主修《臺北市發展史(二)》,臺北:臺北市文獻會。
蔡采秀(1996)「從日治到戰後的臺北:一個都市性質轉變的歷史過程」,《臺灣史研究》3(2):5-50。
蔡厚男(1991)《臺灣都市公園的建制歷程》,臺北: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淵洯(1980)《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1684-1895)》,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淵洯(1985)「清代臺灣行郊發展的地方權力結構之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4:141-160。new window
蔡淵洯(1989)「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收入瞿海源、章英華編《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頁45-68,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蔡慧玉(1996)「日治臺灣(1920-1945)街庄行政的編制與運作」,《臺灣史研究》3(2):93-141。
鄭秀玲(1989)《日據時期新莊街區實質環境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振滿(1992)《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鄭淑屏(1986)《臺灣在日據時期警察法令與犯罪控制》,臺北: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良志(1982)《中國地圖學史》,北京:測繪出版社。
橋谷宏(1993)「植民地都市」,收入成田龍一編《都市?民眾》,頁215-236,東京:吉川弘文館。
賴子清(1969)「清代北臺之考選(上)」,《臺北文獻》直字9/10:166-183。
賴子清(1970)「清代北臺之考選(下)」,《臺北文獻》直字11/12:43-61。
戴炎輝(1963)「清代臺灣之大小租業」,《臺北文獻》4:1-18。
戴炎輝(1979)《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臨時灣土地調查局(1900)《清賦一斑》,臺北:臺灣土地調查局。
臨時灣土地調查局(1905)《臺灣土地調查事業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土地調查局。
薛琴(2000),《臺北市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專案報告書》,中原大學建築學系調查執行,臺北: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謝偉勳(2000)「歐斯曼調整式都帝計畫之探討」,《建築與規劃學報》創刊號:1-17。new window
鍾淑敏(1989)《日據被期臺灣總督府統治權的確立-1895-1906年》,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博秀(1992)《日據時期臺北市:殖民主義下都市計畫與空間構造》,臺北: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魏家弘(1996)《臺灣土地所有權概念的形成經過--從業到所有權》,臺北: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爾綱(1958)「太平天國革命前的人口壓迫問題」,收入包遵彭等編《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二輯第二冊,台北:正中書局,頁16-87。
蘇省行(1953)「艋舺舊街名考源」,《臺北文物》2(1):18-27。
蘇碩斌(2000)「傅柯的空間化思維」,《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8:155-189。new window
鶴見祐輔(1943a)《後藤新平傳(卷一)》,東京:太平洋。
鶴見祐輔(1943b)《後藤新平傳(卷二)》,東京:太平洋。
鷲巢敦哉(1938)《臺灣警察四十年史話》,臺北:著者。
鷲巢敦哉(1941)《日本保甲皇民化讀本》,臺北:臺灣警察協會。
.書籍、期刊、論文(作者姓氏為西文部分)
Allee, Mark A.(1994)Law and Local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Northern Taiw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erson, Benedict.(1999/1983)《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吳叡人譯,臺北:時報。
Appadurai, Arjun.(1996)"Number in the Colonial Imagination," in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Pp.114-135.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enevolo, Leonardo. (1999)《現代建築史》,鄒德儂等譯,臺北:田園城市文化。
Benevolo, Leonardo. (1993)The European City, Cambridge, Mass.:Blackwell。
Braudel, Fernand.(1980)On History. Tran. by Sarah Matthew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astells, Manual.(1977)The Urban Question: A Marxist Approach. translated by Alan Sheridan, London: Edward Arnold.
Castells, Manuel.(1999)「流動空間中社會意義的重建」,收入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型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臺北:明文書局。
Chang, Han-yu, and Ramon Myers.(1963)"Japanese Colonial Development Policy in Taiwan, 1895-1906: A Case of Bureaucratic Enterpernership," Journals of Asian Studies 22(4): 433-449.
Chang, Sen-dou.(2000/1977)「城市的形態與結構研究」,王嗣均譯,收入施堅雅編,《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頁84-111, 北京:中華書局.
Chase-Dunn, Christopher.(1992)"The National State as an Agent of Modernity," Problem of Communism 41: 29-37。
Chen, Ching-chih.(1975)"The Japanese Adaptation of the Pao-Chia System in Taiwan, 1895-1945,"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4: 391-416.
Chen, Ching-chih.(1984)"Police and Community Control in the Empire," in M. Peattie and R. Myers(eds.)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1895-1945. Pp. 275-311.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Chu, Tung-tsu.(1962)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 Cambridge, MA.: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Cohn., Bernard.(1996)Colonialism and Its Form of Knowledge: the British in India.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avidson, James W..(1972a/1903)《臺灣之過去與現在(一)》, 蔡啟恆譯, 臺北:臺灣銀行臺灣研究叢刊107種。
Davidson, James W..(1972b/1903)《臺灣之過去與現在(二)》, 蔡啟恆譯, 臺北:臺灣銀行臺灣研究叢刊107種。
Dray-Novey, Alison. (1993)紎patial Order and Police in Imperial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2(4):885-922。
Duara, Prasenjit.(1995/1988)《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 ,王福明譯,南京:江蘇人民。
Durkheim, Emile and Marcel Mauss. (1963) Primitive Classificati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Rodney Needham, London: Cohen & West.
Dutton, Michael Robert.(1992)Policing and Punishment in China: From Patriarchy to "the Peopl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uchtwang, Stephan.(1974)"City Temples in Taipei under Three Regimes," in W. Skinner(ed.)The Chinese City between Two Worlds. Pp. 263-303.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Feuchtwang, Stephan.(2000/1977)「學宮與城隍」,徐自立譯,收入施堅雅編《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 北京:中華書局。
Foucault, Michel.(1970/1966)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New York: Vintage. 另參見莫偉民譯(2001)《詞与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上海三聯。
Foucault, Michel.(1973/1963)The Birth of the Clinique: An Archaeology of Medical Perception. New York: Vintage.另參見劉絮愷譯(1994)《臨床醫學的誕生》 ,臺北 :時報。
Foucault, Michel.(1977/1975)Discipline and Punish, New York: Vintage。另參見劉北成譯(1997)《規訓與懲罰》,臺北:桂冠。
Foucault, Michel.(1978/1976)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 1, translated by Robert Hurley, New York: Pantheon Books。另參見張廷琛等譯(1989)《性史》,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
Foucault, Michel.(1980)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Colin Gordon et al.,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oucault, Michel.(1991/1978)"Governmentality," in Graham et al(eds.)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
Friedmann, John.(1987)Planning in the Public Domain: From Knowledge to Ac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iddens, Anthony.(1979)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 Action, Structure, and Contradiction in Social Analysi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iddens, Anthony.(1981)The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a Historical Materialism. London: Macmillan
Giddens, Anthony.(1984)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另參見李康、李猛譯(1998)《社會的構成》, 北京:三聯。
Giddens, Anthony.(1990)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London: Polity. 另參見田禾譯(2000)《現代性的後果》,南京:譯林。
Giddens, Anthony.(1991)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Cambridge: Polity. 另參見趙旭東、方文譯(1998)《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北京:三聯書店。
Giedion, Siegfried.(1967)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 the Growth of a New Trad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egory, Derek.(1997)"Lacan and Geography," in Georges Benko and Ulf Strohmayer(eds.)Space and Social Theory. Pp. 203-231. Oxford: Blackwell.
Gregory, Derek, and John Urry.(1985)"Introduction," in D. Gregory and J. Urry(eds.)Social Relations and Spatial Structures. London : Macmillan
Habermas, J?rgen.(1989)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MIT Press.
Hagerstrand, Torsten.(1967)Innovation Diffusion as a Spatial Proces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milton, Gary.(1979)"Regional Associations and Chinese City: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1(3): 346-361.
Harrell, Stevan.(1990)"From Xiadou to Yijun, the Decline of Ethnicity in Northern Taiwan, 1885-1895," Late Imperial China 11(1):99-127。
Harvey, David.(1985)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 Oxford: Basil Blackwell.
Harvey, David.(1985)Consciousness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Capitalist Urbaniza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Huang, Philip.(1993)"徟ublic Sphere/崟ivil Society in China? The Third Realm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Modern China 19(2): 216-240.
Huang, Philip.(1994)"Codified Law and Magistrial Adjudication: The Third Realm of Qing Justice," in K. Bernhardt and P. Huang(eds.)Civil Law in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Pp. 216-24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ameson, Fredric.(1988)笏ulture Mapping, in Cary Nelso and Lawrence Grossberg(Eds.)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Pp. 347-360. Urbana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Ka, Chih-ming.(1995)Japanese Colonialism in Taiwan: Land Tenure, Development, and Dependency, 1895-1945.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Kant, Immanuel .(1984)《純粹理性批判》,新竹:仰哲.
Keane, John.(1998)Civil Society: Old Images, New Visions.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King, Anthony.(1976)Colonial Urban Development: Culture, Social Power, and Environment.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King, Anthony.(1989)Urbanism, Colonialism, and the World-Economy: Cultural and Spatial Foundations of the World Urban System. London: Routledge.
Kuhn, Philip.(1970)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ilitar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1796-1864.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amley, Harry.(1964)The Taiwan Literati and Early Japanese Rule, 1895-1915: A Study of Their Reaction to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and Subsequent Responses to Colonial Rule and Modernization,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Lamley, Harry.(2000/1977)「修築臺灣三城的發軔與動力」,葉光廷譯,收入施堅雅編《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頁176-241,北京:中華書局。
Lardner, Dionysius.(1968/1850)Railway Economy: a Treatise on the New Art of Transport, its Management, Prospects & Relations. New York: A. M. Kelley.
Lefebvre, Henri.(1977)"Spatial Planning: Reflections on the Politics of Space," in R. Peet(ed.)Radical Geography. Pp. 339-352. Chicago: Maaroufa.
Lefebvre, Henri.(1979)「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 王志弘譯, 收入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理論讀本》, 臺北:田園文化。new window
Lefebvre, Henri(1991/1972)The Production of Space. Cambridge, MA.: Blackwell.
Lefebvre, Henri.(1996)Writings on Cities. Oxford: Blackwell.
Levenson, Joseph Richmond.(1968)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 A Tri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o, Ming-cheng Miriam.(1997)From National Physicians to Medical Modernists: Taiwanese Doctors under Japanese Rule.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cagan.
Marx, Karl, and Friedrich Engeles.(1965/1845)「德意志意識型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版出社。
Michael, Franz.(1973)「十九世紀中國的國家與社會」, 林滿紅譯,《食貨》3(6):336-342 。
Mumford, Louis.(1993/1961)《歷史中的城市-起源、演變與展望》,宋俊嶺、倪文彥譯,臺北:建築與文化。
Norberg-Schulz, Christian.(1986)《場所精神》,施植明譯,臺北:尚林。
Osterberg, Dag.(1988)Metasociology. Oslo: Norwegian University Press.
Park, Robert.(1967/1925)"The City: Suggestion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Human Behavior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In," in Robert Park et al(Eds.)The City. Pp. 1-46. Chicago: The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Peattie, Mark.(1984)"Japanese Attitute Towards Colonialism," in R. Myers and M. Peattie(eds.)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1895-1945. Pp. 80-127.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eattie, Mark.(1996)《植民地:帝國50年?興亡》, 淺野?L美譯,東京:讀賣新聞社。
Rabinow, Paul.(1993/1982)"Space, Knowledge and Power: An Interview with Michel Foucault," in Simon During(ed.), 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 Pp. 134-141. London: Routeledge.
Rankin, Mary.(1986)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Zhejang Province, 1865-1911.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 Press.
Relph, Edward.(1998)《現代都市地景》,謝慶達譯,臺北:田園生活。
Sahlins, Marshall.(1988)「原初豐裕社會」,丘延亮譯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1(1):159-181。new window
Said, Edward.(1978)Orientalism. London: Penguin.
Saunders.(1985)Social Theory and Urban Questions. New York: Holmes & Meier.
Schivelbusch, Wolfgang.(1986)The railway journey: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perception of time and space.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hepherd, John.(1993)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Sheridan, Alan.(1980)Michel Foucault: The Will to Truth. London: Tavistock.
Simmel, Georg.(1971/1908)"Conflict," in Donald Levine.(Ed.)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Selected Writing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kinner, G. William.(1964-1965)"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4(1-3): 3-43, 195-228, 363-99.
Skocpol, Theda, and Mageret Somers(1980)"The Use of Comparative History in Macrosocial Inquiry,"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2(2): 174-197.
Skocpol, Theda.(1984)"Emerging Agendas and Recurrent Strategies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in Theda Skocpol(ed.)Vision and Method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oja, Edward(1985)"The Spatiality of Socail Life," in Derek Gregory and John Urry(eds.)Social Relations and Spatial Structure. London: Macmillan.
Soja, Edward.(1989)The Postmodern Geography. London: Verso.
Strand, David.(1989)Rickshaw Beijing: 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1920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akekoshi, Yosaburo.(1907/1905)Japanese Rule in Formosa. Trans. by George Braithwaite,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Tsai, Hui-yu.(1993)"The Hoko System in Taiwan, 1895-1945: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文史學報》23:127-148.
Tsurumi, Patricia.(1984)"Colonial Education in Korea and Taiwan," in R. and M. Peattie(eds.)Myers.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1895-1945. Pp. 275-311.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uan, Yi-Fu.(1998/1977)《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潘桂成譯,臺北:國立編譯館.
Valentine, Gill.(1999)"Imagined Geographies: Geographical Knowledge of Self and Other in Everyday Life," in Doreen Massey et al.(eds). Human Geography Today. Pp. 47-61. London: Polity.
Wakeman, Frederic.(1993)"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Western Reflections on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Modern China 19(2): 108-138.
Wallerstein, Immanuel.(1998)《近代世界體系∕第一卷》,郭方等譯,臺北:桂冠。
Webster, Frank.(1999)《資訊社會理論》, 馮建三譯, 臺北:遠流。
Weber, Max.(1946).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World Religion, " in H. Gerth and C. W. Mills(Eds.)From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eber, Max.(1958)《The City》,tran. and edited by D. Martindale and G. Neuwirth. New York: Free Press。另參見康樂、簡惠美譯(1993)《非正當性的支配 : 城市的類型學》,臺北:允晨。
Weber, Max.(1964.)The Religion of China: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New York: Free Press.
Werlen, Benno.(1993/1988)Society, Action and Space. London: Routeledge.
Woolf, Stuart.(1989)"Statistics and Modern State,"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31(3): 588-604.
Wood, Denis.(1996)《地圖權力學》,王志弘等譯,臺北:時報。
Yang, C. K.(1965)Chinese Communist Society: The Family and the Village. Cambridge: M.I.T. Press.
Yang, Lien-sheng.(1969)"Economic Aspects of Public Works in Imperial China," in Excursions in Sinolog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Yee, Cordell D. K.(1987)"Chinese Maps in Political Culture," in H. B. and D. Woodward Harley(Eds). The History of Cartography Vol. 2 Book 2. Pp. 71-95.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