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慈善400年-
作者:經典雜誌
出版日期:2006
出版項:臺北:經典雜誌
集叢:探索系列
ISBN:9868141974
主題關鍵詞:社會福利臺灣歷史
學門:社會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黃世杰(19970200)。臺灣遊民問題與服務策略。福利社會,58,2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正一(1948)。臺灣社會事業的回顧與前瞻。臺灣新社會月刊,1(4),5+1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古善愚(1948)。一年來的臺灣社會工作。台灣新社會,1(3),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玉茹(19980900)。清代臺灣的洪水災害。臺灣文獻,49(3),83-1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唐羽(19870300)。清代臺灣移民生活史之研究:從渡禁與白契文字所作四項慣習之探討。臺灣文獻,38(1),1-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盛清沂(19701200)。清代本省之一般貧困暨行旅救濟事業。臺灣文獻,21(4),52-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藍吉富(20010900)。臺灣地區佛教研究的回顧與前瞻。佛教圖書館館訊,27,50-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萬億(19911200)。我國社會福利事業與研究的發展。中國社會學刊,15,74-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戴文鋒(19950600)。《海關醫報》與清末臺灣開港地區的疾病。思與言,33(2),157-2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熊光義、楊鴻義(1952)。日據時代的臺灣社會事業行政。社會工作,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胡東菊(2003)。在樂生40年,宗教陪我走出陰霾。樂生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徐正一(1948)。如何開展臺灣的社會服務工作。臺灣新社會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翼中(1948)。如何辦理臺灣社會事業。臺灣新社會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嘉逸、陳嘉祥(19811100)。民吾同胞--臺灣智能不足兒童問題現況報導。科學月刊,12(11),2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瓊齡(1993)。愛的橋梁,善的循環。慈濟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紫郎(1995)。為人間和平播種。慈濟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玉芳、張舜燕(1996)。臺灣發展史中的慈濟足跡。慈濟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瓊方(1996)。生死兩茫茫:安樂死的迷思。光華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韻(1996)。長夜明燈:曹慶照亮植物人。新觀念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文玲(1997)。余秋雨觀慈濟人文山水。慈濟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蕭琮琦(20050300)。為愛兒童而生,要陪兒童而行--臺灣家扶基金會兒童福利服務發展史。社區發展季刊,109,317-3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瓊方(2005)。創世的社福傳奇。光華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梁其姿(19880400)。殺嬰、棄嬰、育嬰堂。歷史月刊,3,4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貞德(20050600)。從師母到女宣--孫理蓮在戰後臺灣的醫療傳道經驗。新史學,16(2),95-1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文及元(1996)。「慈濟現象」初探。慈濟月刊,354,79-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維安(1995)。佛教慈濟與資源回收--生活世界觀點的社會學分析。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現代佛教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董芳苑(2002)。臺灣麻瘋救濟之父:戴仁壽博士。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健鴻(1998)。邊陲統制與倫理教化--台灣社會救濟體制形成之研究(1683-1945)(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慧華(1997)。孫理蓮(LillianR.Dickson)與基督教芥菜種會(TheMustardSeed,Inc.1954-)(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敏雄(1998)。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社會服務事工的發展(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淑楓(2004)。婦女、照顧與非營利組織--以創世基金會「植物人媽媽」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晏齊(2005)。從救恤到「社會事業」--台灣近代社會福利制度之建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戴文鋒(1991)。清代臺灣的社會救濟事業(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燕俐(2005)。國家對兒童態度的轉變--以台灣兒童福利行政與法制發展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戴雅芬(2002)。臺灣天然災害類古典詩歌研究--清代至日據時代(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威彬(2001)。近代台灣的癩病與療養--以樂生療養院為主軸(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健鴻(1996)。慈善與宰制:臺北縣社會福利事業史研究。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廖文欽(2002)。財團法人臺中縣東勢義渡社會福利基金會創立170週年紀念特刊。臺中縣:財團法人臺中縣東勢義渡社會福利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井上伊之助(1926)。生蕃記。警醒社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世賢(1978)。晚清治臺政策。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國鈞(1975)。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潘稀祺(2004)。臺灣盲人教育之父--甘為霖博士傳。台南:人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志敏(2004)。日治時期《臺灣民報》醫藥衛生史料輯錄。臺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Campbell, William M.(1889)。An Account of Missionary Success in The Island of Formosa。London:Trübner & Co.。  new window
9.Pickering, William Alexander、陳逸君(1994)。發現老臺灣。臺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64)。臺案彙錄己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財團法人私立樂山園(1937)。財團法人私立樂山園事業概要。臺北:財團法人私立樂山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蒲菲力(1974)。芥菜仍在茁長中。臺北:基督教芥菜種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金田(1996)。施乾傳。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臺灣教會公報週刊(1997)。臺灣古早教會巡禮。臺南:人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Ho, Samuel. P. S.(1978)。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1960-1970。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6.莊永明(19980620)。臺灣醫療史:以臺大醫院為主軸。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顏尚文、潘是輝(2000)。嘉義賴家發展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村上玉吉(1934)。南部臺灣誌。臺南:臺南州共榮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賴永祥(1990)。教會史話。台南:人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白尚德、鄭順德(2004)。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與臺灣原住民族的接觸1865-1940。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Campbell, William(1915)。Sketches from Formosa。Marshall Brothers。  new window
22.馬偕、周學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六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潘稀祺(1998)。新樓情.舊相簿:全台第一間西醫病院、歷史腳跡。台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樓醫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1995)。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灣基督長老教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路燈照(1985)。植物人與安樂死。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Campbell, William(1903)。Formosa under the Dutch。London:Kegan and Paul。  new window
27.甘為霖(1914)。闢邪歸正。新樓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臺南長老大會(1935)。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70周年紀念。臺灣教會公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賴惠川(1958)。關紅墨瀋。賴惠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文達(1958)。諸羅縣志。臺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徐宗幹(1959)。斯未信齋文編。臺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周省人(1960)。清代臺灣米價誌。臺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楊士養(1963)。南臺教會史(白話字)。臺灣教會公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1963)。清高宗實錄選籍。臺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1993)。臺灣私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1993)。臺灣省通誌卷2,人口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林文龍(1997)。社寮三百年開發史。社寮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莊吉發(2000)。清代臺灣自然災害及賑災措施。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甘為霖(2004)。臺南教士會議事錄。人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嘉義市城隍廟附設慈善會(2004)。嘉邑城隍廟附設慈善會22週年特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臨時臺灣舊憤調查會(1911)。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東京:東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相良吉哉(1923)。臺南州祠廟名鑑。臺灣日日新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杵淵義房(1939)。臺灣社會救濟事業史。臺灣總督府文教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井上伊之助(1960)。臺灣山地傳道記。新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秦賢次(1984)。樂山50。臺北縣私立樂山療養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山邊健太郎(1986)。現代史資料22:臺灣。株式會社みすず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張蒼松(1990)。典藏艋舺歲月,愛愛院:施乾與清水照子深情大愛盡託艋舺。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施乾、王昶雄、李天贈(1994)。孤苦人群像。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1995)。臺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南教會公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石倉啟一(1995)。井上伊之助:臺灣原住民にその生涯を:?さげた愛の人,內村鑑3の繼承者たち。教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楊雅慧(2000)。臺北人物誌:施乾。臺北市政府新聞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李懷、張嘉驊(2000)。正港臺灣人。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王昭文(2002)。拯救乞丐的社會改革者:施乾。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劉集成(2004)。臺北縣機關志:樂生療養院志。臺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島嶼柿子文化館(2005)。啟蒙師與父。柿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徐蘊康(2005)。臺灣百年人物誌(1)人間大愛:施乾與清水照子。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威爾森、蒲腓力(1973)。天使在她身旁。基督教芥菜種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孫理蓮(1981)。這是我的同胞。基督教芥菜種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趙傳安(1992)。振翅:趙傳安攝影作品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趙愛卿(1992)。生命.追尋.愛。創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1994)。郭執行長服務CCF30年紀念特輯。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潘淑情(2002)。庄腳囝仔出頭天:10個在逆境成長的故事。中華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2004)。恩典之路邁向更豐盛的生命:臺灣世界展望會40年特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2005)。社福常青樹:郭東曜執行長行腳。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蔡漢賢(2005)。中華文化與社會福利12講。中華社會行政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1871)。The Messenger and Missionary Record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England。London:James Nisbet & Co.。  new window
67.(1873)。The Messenger and Missionary Record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England。London:James Nisbet & Co.。  new window
68.(1899)。The Monthly Messenger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London。  new window
69.(1909)。The Monthly Messenger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England。London。  new window
70.(1921)。The Monthly Messenger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England。London。  new window
71.(1921)。The Messenger and Missionary Record of Tt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England。London:James Nisbet & Co.。  new window
72.賴惠川(1957)。悶紅墨屑。嘉義:賴惠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藍鼎元(1958)。平臺記略。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楊士養、林信堅(1989)。信仰偉人列傳。台南:人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陳盛韶(19911000)。問俗錄:福建、臺灣的民俗與社會。臺北:武陵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卓意雯(1993)。清代臺灣婦女的生活。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黃武東、徐謙信、賴永祥(1995)。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台南:人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鄭仰恩(2001)。宣教心.臺灣情:馬偕小傳。人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陳永興(1997)。臺灣醫療發展史。臺北:月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森丑之助、楊南郡(20000100)。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臺灣探險。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丁仁傑(19990000)。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Mackay, George Leslie、陳宏文(1996)。馬偕博士日記。人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許功明(2001)。馬偕博士收藏臺灣原住民文物:沉寂百年的海外遺珍:特展圖錄專輯。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井上伊之助、石井玲子(1997)。上帝在編織。人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賴世英(1887)。賴省齋公行述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萬億(2003)。福利產業化對社會福利團體之衝激論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維安。一種來自社會底層的改善力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97)。上帝派來的歡喜使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002)。2002年臺灣學校網頁博覽會:桃園縣信義國民小學「溫馨1世情.曹慶:植物人的故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彥斌(2003)。CCF在臺灣發光:照亮國內外貧童的希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情芷(2005)。無私奉獻的特教園丁:甘惠忠神父生涯發展歷程之分析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戴文鋒(1990)。育嬰堂與清代臺灣的兒童救濟事業,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世英(1897)。嘉城賴仁記家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甘為霖(1900)。聖詩歌(白話字),聚珍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甘為霖(1905)。治理教會(白話字),聚珍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鍾雲霓(2002)。遇見醫師:畢嘉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文星、曹永和、張勝彥、戴寶村、蔡相煇、詹素娟(2002)。施乾:臺灣近代社會救濟事業的先驅。臺灣歷史人物與事件。國立空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曹永和(1979)。清代臺灣之水災與風災。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